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宋远廷的心像被刀绞一样,他用力抱住儿子:


    “爹当然知道!六郎本事在那,何须舞弊!又怎屑舞弊。


    这都是魏家的毒计,想彻底毁了我们!但真的就是真的,假不了。


    把心放肚子里,万事有爹呢。”


    宋远廷虽如此安慰六郎,但心中的愤怒和担忧却在不断交织着。


    魏家这一手实在是太毒了,直接攻击科举的底线,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就在宋远廷苦思对策,甚至考虑要不要亲自去省城击鼓鸣冤时,转机悄然出现了。


    首先登门的,是风尘仆仆赶回来的赵栓柱。


    他脸上带着喜色:“宋叔!找到了!邻府‘万通纸行’愿意给我们供货!


    虽然价格比‘文源’略高一点,但量大稳定。


    掌柜的说了,最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勾当!第一批纸已经在路上了!”


    纸张危机暂时缓解,给了宋远廷一丝喘息之机。


    紧接着,陈院首又带来了更重要的消息。他面色凝重又带着一丝庆幸:


    “远廷,省城有消息了!顾提学收到你的《辩诬书》后,并未置之不理。


    他联合了几位同样收到你书信且对‘宋氏兵法’内容有所了解的开明官员,在学政内部会议上据理力争!


    他们指出,宋明仁三场考试文章俱在,才思敏捷,逻辑清晰,远超同龄,绝无舞弊可能!


    所谓举报,空穴来风,毫无实据!


    强行复核,不仅寒了真正苦读学子的心,更会让朝廷抡才大典蒙羞!”


    “顾提学……他竟真的帮忙了?”宋远廷有些意外。


    其实当初求助顾提学时宋远廷并未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他对顾提学此人还是有些了解的。


    但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竟然还真就柳成荫。


    陈院首微微一笑,叹道:“此一时彼一时。


    顾提学虽为人有欠磊落,但如今你家四子连中秀才,六郎更是‘小三元’。


    这在他治下可是耀眼的政绩!魏家想动六郎,就是动他顾提学的脸面!


    况且,你那《辩诬书》写得确实好,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别的不说,顾提学可是个聪明人,知道该站在哪边。”


    墨韵阁的生意稳住,省府那边又有了助力,宋远廷总算大大的松了口气。


    然而万万令他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好的事情在后面呢。


    这日,临县县城来了一队气派的马车,直奔宋府。


    马车上挂着“沈记绸缎庄”的旗号。


    沈记,乃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绸缎商,富甲一方。


    从车上下来一位衣着华贵、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正是沈记的东家,沈万。


    沈万见到宋远廷,未语先笑,拱手道:“宋夫子,沈某不请自来,叨扰了!”


    宋远廷连忙还礼,心中疑惑,他与这位沈大商人素无交情。


    沈万开门见山:“沈某此来,一是恭贺夫子一门四秀才,尤其是六公子‘小三元’之喜!


    二是……”他顿了顿,正色道:


    “听闻夫子近来遇到些麻烦?沈某或许能略尽绵薄之力。”


    宋远廷有些懵,想了想还是要问清楚才好:“沈老板的好意,宋某感激不尽。


    只是恕宋某直言,在下与沈老板并无交集,沈老板为何要冒着得罪魏家的风险来帮我们?”


    “宋夫子可认识花蕊妹子。”


    “花蕊?自是认得。”


    沈万笑笑:“如今花蕊是在下的义妹。沈某便是从她那听到宋夫子的事情的。


    您这‘商贾夫子’可是咱们生意人的骄傲啊。


    再者说,既然我妹子开了口,沈某就没有不帮的道理。


    魏家虽然势大,但在商言商,我沈家也不是泥捏的!”


    沈万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魏阁老位高权重不假,但其家族在江南的生意,不少都要仰仗我们这些大商号的渠道和资金周转。


    沈某已联合了数家与魏家有生意往来的大商号,联名向魏家递了话。


    大意是:宋家乃我沈某世交,更是江南文坛新星。


    若因无端构陷而蒙冤,恐寒了江南士林与商界之心。


    于魏家清誉与生意,怕也多有不利。请魏阁老明察秋毫,约束子孙。”


    沈万这一手,打在了魏家的软肋上。魏家再势大,也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其体面和运作。


    江南商界巨头的联合施压,即使是魏阁老也不能完全无视。


    更重要的是,沈万将“构陷江南文坛新星”与“寒了江南士林之心”联系起来,这顶帽子扣下来,对魏阁老这样的文官领袖来说,分量极重。


    在顾提学等官员的内部力挺、沈万等商界巨头的联名施压,以及宋远廷自身《辩诬书》的舆论影响下,形势迅速逆转。


    省学政衙门很快发布公告:经查,院试案首宋明仁答卷真实。


    才学出众,绝无舞弊情事,其秀才功名确认无疑!所谓举报,查无实据,不予采信!


    同时,“文源纸坊”也灰溜溜地派人上门,表示“误会已澄清”,愿意恢复供货,价格还略有优惠。


    当然,宋远廷自是不会再给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机会了。


    至于州府官学那份“整肃学风”的公文也悄然无声地被束之高阁,无人再提。


    笼罩在宋家头上的阴云好像终于散去。


    宋府内,六郎紧绷的小脸终于放松,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魏珅得知结果后,气得在省城别院里摔碎了无数名贵瓷器。


    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商贾之家,竟然有如此能量,能搬动顾提学,还能让江南商界为其出头!


    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但家族长辈的警告言犹在耳,让他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


    “爹,魏家……还会再来吗?”用过晚饭后,五郎依旧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


    宋远廷看向儿子们,他不打算说谎,毕竟孩子们有长大的权利:


    “豺狼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猎物。但下一次,我们会准备得更充分。


    记住,自身强大,才是根本。你们的路,还很长。院试之后是乡试、会试、殿试!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让那些魑魅魍魉,不敢轻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