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回村二

作品:《四合院之我是雨水舅父

    踢了踢竹篓说,“我给伯军叔家带的礼物,随意看吧!”


    朱大头也没让别人动手,蹲下身子掀开了盖着竹篓的油布。


    看到是两斤左右的肥肉,一捆粉条,两个猪蹄,一袋子白面有十斤左右,最后把纸包拿起来闻了闻,香甜的红糖味直冲鼻腔。


    朱大头站起身给祁安竖起了大拇指说,“你小子是个知恩图报的,回了城没瞧不起咱乡下人。”


    “别拍马屁了,拍的再舒服也没你的份儿,我能走了吗?”


    “能,哥哥刚好要回村,顺路送你,讲究吧?”


    又扭头对二根说,“把驴车牵过来。”


    “朱大头,你想干嘛?是想玩半路打劫吗?”


    根据原主的记忆,朱大头这货向来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东西,齐安可不相信他有这么好心。


    “嘿,瞎说什么大实话呢?有事跟你商量,走走走,快上车。”


    祁安后退一步,躲开朱大头伸过来的手说,“别,你先说,你不说清楚我可不敢坐。


    别到时候坐趟驴车,这些东西全成车费了。”


    “小安子,过分了哈,哥哥是这种人吗?


    就是想问问你这些东西好不好买。


    不瞒你说,你嫂子现在大着肚子呢!再有俩月就生了,不管是红糖还是白面我都想要。”


    “这有啥好问的,四九城你又不是没去过。


    只要有钱,你拉一牛车回来都行。”


    祁安说着话,直接坐到了驴车上。


    “咱又不是地主老财,家里能有几个闲钱。


    大拐子上个月给媳妇买了半斤红糖八毛。


    前天大壮在四九城买了一斤一块九,整整差了三毛。


    给哥哥说说这是咋回事呗!”


    “我哪知道咋回事,虽然都是红糖,品质还是有差别的。


    对了,镇子上卖多少一斤?”


    “镇子上一块八,可他家红糖就像你说的那个什么品质不好,不够甜还发黑。


    你买这个红糖我虽然没看,可搭鼻子一闻就知道是好东西。


    说说呗兄弟,你这是在哪买的?”


    祁安心说,系统签到给的呗。


    祁安拿起包着红糖的纸包说,“你还民兵队长呢!不认字吗?


    兴盛斋糕点铺子里买的,两块四一斤。”


    祁安并不是胡说,这些红糖的品质和兴盛斋的差不多,价格他记得就是在两块四左右。


    至于包装纸,原本自然是用来包点心的。


    朱大头沉默,他确实不认得几个字,正在学。


    刚学会写自己名字,写出来还只有自个认识。


    兴盛斋的糕点名扬四九城,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消费的地方。


    祁安想到回村里的目地,还有空间里的五十公斤红糖。


    “朱大头,知道小爷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走镖呗!刀口舔血的买卖,有什么好炫耀的?”


    话是这样说,祁安还是从朱大头声音里听出了羡慕。


    建国前,武馆很多。


    只是,能进武馆学武的人,无一不是富贵之家。


    祁安的事早已经不是秘密,毕竟他进四九城开介绍信的时候,必须得把事情说清楚。


    在这个缺乏娱乐的年代,他的身世只用了一天,就在十里八村传遍了。


    大家也知道了祁安的武艺为什么会这么好。


    “给你大字不识一个的憨货有什么好炫耀的,小爷说的是人脉。


    比如这红糖,你们去买,明码标价两块四一斤。


    我跟他们大掌柜很熟,要是打个招呼,最多给我算两块。”


    祁安说的很是自信,跟真的似的。


    “当真,嘿嘿,小安,安哥儿,您看能不能帮哥哥买点。”


    “说你憨,你还真是不长脑子。


    不怕告诉你,这一斤红糖我也是两块四买的。


    这么点东西,那不好意思惊动他们大掌柜。


    想要两块的价格,你得去人家仓库里提货,一回至少也得买几十斤。


    给人省了运费,才好占这个便宜,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朱刚点头,心说,“也对,人家兴盛斋的大掌柜啥身份?因为一斤红糖麻烦人家,多丢人呐!”


    看到朱刚又开始沉默,闷头赶车,祁安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小爷准备在四九城开家饭馆,需要很多猎物,你有没有想法?”


    驴车走到村口的时候,祁安和朱刚达成了协议。


    朱刚按四九城的价格负责收十里八村的猎物和山货,并送到指定地点,祁安每斤支付一毛钱的辛苦费。


    朱刚有权利要求祁安用棉布,红糖,粮食等物品支付费用,不能高于市扬价。


    “朱大哥,这是地址,后天就可以开始送。


    有一点我要说明白了,现在天气热不好保存,你可得熏好了。


    要是变质了别怪小弟不讲情面,我可不要。”


    “小安兄弟放心,就是从村里随便扒拉一个老娘们也熏不坏,那就这么说定了。”


    “就这么说定了,只要前期合作的好,回头咱就签个契约。


    活的,死的,熏的,腌的,还有各种山货,咱们写一个明确的价格表,您看成吗?”


    “行,一听就靠谱。”朱大头更满意了。


    看着渐渐走远了驴车,祁安突然有种天命之子的感觉。


    他原本还打算跟村长合作,民兵队长可比村长靠谱多了,至少安全方面不用担心。


    今天回去以后,祁安就准备找人把那片临街的废墟清理一下,搭个棚子整几张桌子先干着。


    要是军管处阻止,祁安就去菜市扬先整个摊位。


    空间里有现成的食材,几乎是无本的买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有钱把那片空地买下来了。


    到时候开家小酒馆,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燕王庙村,八成的村民都姓燕,剩下的两成都是解放后政府安置在这里的。


    祁安携重礼上门,村长燕伯军自然很是开心。


    三分地还给村里,当初分的小院还给祁安留着。


    只要政府不整改,燕伯军保证不销掉他的户口。


    至于会不会信守承诺,祁安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


    拿了好处不办事,大不了掀桌子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