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我不可能做对不起苏总的事情
作品:《重生七零,离婚二嫁翻身改命》 刘云烟的日化厂里,车间的机器轰鸣声刚歇,王刚就攥着份皱巴巴的生产报表闯进办公室,搪瓷缸重重砸在桌上。
刘云烟正对着镜子补口红,镜面里映出男人涨红的脸,她慢悠悠旋上口红盖。
“这是怎么了?谁又惹你生气了?”
“我看了一下设备,不太行,生产出来的都是个什么东西。”
“急什么?咱们的新生产线不还没调试完?”
“调试完也拼不过!”
王刚把报表拍在她面前,手指戳着其中一行。
“苏叶这月又出了款新护手霜,成分表咱们化验了三次都没仿对,再这样下去,咱们那点启动资金撑不过半年!”
他是钢厂厂长出身,惯了按流程出牌,哪懂日化行业的瞬息万变,这段时间头发都愁白了大半。
刘云烟指尖划过报表上的数字,指甲在“研发投入”那栏顿了顿。
她比王刚更清楚苏叶的厉害,那女人不仅把服装厂做得风生水起,开日化厂更是顺风顺水,听说背后还有人物撑腰。
沉默半晌,她忽然抬眼:“要想赢,得先知道她的底牌。”
“怎么知道?”王刚挑眉。
“买通个人。”
刘云烟声音压得极低,眼神扫过窗外空荡荡的走廊。
“苏叶的厂子里总有贪心的,给够钱,还怕挖不来消息?”
王刚眼睛一亮,他在钢厂时就见过不少靠收买内线抢生意的事,当下就拍了大腿。
“这主意好!多少钱我来出,关键是要找个靠谱的。”
他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最好是能接触到配方和订单的,车间工人没用,管理层才行。”
刘云烟没接话,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管理层?她脑子里忽然闪过个身影,心口顿时像被针扎了下。
王刚见她迟疑,追问:“怎么?有合适的人选了?”
“我表姐,陈兰。”
刘云烟咬着下唇,声音艰涩。
“她是苏叶日化厂的生产主任,配方、产量、进货渠道,没有她不知道的。”
“还等什么呀?”王刚猛地站起来,又赶紧坐下,生怕动静太大被外面的人听见。
“自家人还不放心?赶紧找她说说,钱不是问题,每月给她开双倍工资都行!”
“你懂什么?”刘云烟猛地提高声音,又赶紧压低。
“上次我去日化厂应聘,我不知道那是苏叶的厂子,我表姐介绍我去,结果碰到苏叶,我跟苏叶差点搭起来,结果我表姐压根就不向着我,我俩吵得差点动手。
我表姐那人最讲规矩,眼里揉不得沙子,怎么可能帮咱们做这种事?”
想起陈兰当时鄙夷的眼神,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王刚的热情冷了半截,但转念一想,又不甘心。
“规矩能值几个钱?她一个生产主任,一个月撑死也就三千块,咱们给她五千,不,八千!再给她包个大红包,她能不动心?”
他掏出烟盒,点烟时手都在抖。
“云烟,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新开的厂子就倒闭吧?”
刘云烟看着他焦虑的样子,又想起两人偷偷开厂的不易。
她闭了闭眼,像是下定了决心:“我去试试,但我不敢保证能成。”
当天晚上,刘云烟提着个精致的礼品盒来到陈兰家门口。
陈兰家不大,收拾得一尘不染。
看到刘云烟,陈兰皱了皱眉,放下手里的活。
“你怎么来了?”
语气里满是疏离,和上次寿宴上的尖锐如出一辙。
刘云烟把礼品盒放在桌角,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
“姐,我知道上次是我不对,我今天来是想给你赔个罪。”
她顿了顿,观察着陈兰的脸色:“这是我托人从国外带的护肤品,听说效果不错,给你用。”
陈兰瞥了眼礼品盒,没动,反而客气的给她倒了杯水。
“有话就直说,你不是会特地来给我赔罪的人。”
她太了解这个表妹了,从小就精明,做什么事都带着目的。
刘云烟的心沉了沉,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姐,我和朋友开了家小日化厂,最近遇到点困难,想请你帮个忙。”
她不敢直接说收买的事,先探探口风。
“就是想问问你们厂的生产流程和进货渠道,我们也好参考参考。”
“参考?”陈兰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
“刘云烟,你当我傻还是当苏总傻?这是厂里的商业机密,我能随便告诉你?”
她站起身,指着门口:“我警告你,苏总待我不薄,我不可能做对不起她的事!你赶紧走!”
刘云烟没想到她反应这么激烈,赶紧上前一步。
“姐,你别生气,我们不是要偷你的配方,就是想知道点皮毛。”
她从包里掏出个信封,放在桌上。
“这里面有五千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先拿着。要是不够,我们还能再加。”
信封里的钱是她来之前数了三遍的,厚厚的一沓。
陈兰看到信封,脸色变得铁青,抓起信封就扔到刘云烟脚下。
“刘云烟!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她气得胸口起伏,继续道:“我在这个厂干了三年,苏总信任我才让我当主任,我怎么可能为了这点钱出卖她?你这种不择手段的人,难怪成不了大事!”
信封摔在地上,钱散了出来,红色的钞票撒了一地,格外刺眼。
刘云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又羞又恼,想发火又不敢,只能蹲下身捡钱。
她的手指碰到钞票时,能感觉到陈兰冰冷的目光落在她背上,像针一样扎人。
“姐,我知道你讲情义,但我们厂真的遇到问题了。”
刘云烟捡完钱,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哀求。
“我给你每月三千块,只要你帮我们半年,半年就好。”
她把钱重新塞进信封,又递到陈兰面前:“这些都是干净钱,不会让你担风险的。”
陈兰看着她递过来的信封,眼神复杂了一瞬。
三千块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
但她转念想到苏叶每次开会时的信任眼神,想到自己在车间里对工人们强调的“诚信”二字,又摇了摇头。
“你走吧,我不会帮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