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她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
作品:《重生七零,离婚二嫁翻身改命》 顾寒川知道苏叶在担心他,这几年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孩子,她的心里也承受了很大的折磨。
他之所以想当警察啊,就是因为小雪失踪的原因。
祖国这么大,太需要他们这种人了。
苏叶不想跟他吵架,但还是气道:“顾寒川,我真觉得你很自私。
你去当警察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跟孩子都会陷入危险中,还有你,你好不容易回来了,难道还想我守活寡吗?”
苏叶这些话说出来有些伤人,但她还是没忍住说出来了。
顾寒川一顿,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生气的树叶。
这件事情,是他的不对。
“自私!顾寒川你简直太自私了!”
苏叶的声音带着尖锐的颤抖,指尖因为用力攥着衣角而泛白,指节处隐隐发痛。
昏黄的灯泡下,她眼里的水光像碎了的玻璃,每一片都映着顾寒川沉默的脸庞。
刚才那句“退伍后想当警察”还飘在空气里,像一根烧红的针,狠狠扎进她最敏感的地方。
顾寒川坐在一旁,光着的膀子肩线挺括,却透着疲惫。
他看着苏叶泛红的眼眶,喉结滚动了两下,最终只化作一声极轻的叹息。
他太懂她的激动,这两年多他假死,她一夜白头,一个人撑起服装厂和刚起步的日化公司,既要应对陈浩南那样的同行挤兑,又要提防生意场上的明枪暗箭,夜里收到他延期归队的电报时,不知哭湿过多少枕巾。
“我知道你担心……”
他刚开口,就被苏叶猛地打断。
“你知道?你知道什么!”
苏叶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迅速染上哭腔。
“警察是什么?你在部队我还能盼着你守着纪律保平安,当了警察呢?哪天出去就回不来了,我怎么办?”
她一个女人,要承担的实在太多了。
这些恐惧她从没跟他说过,只敢在深夜对着他的照片偷偷掉眼泪。
顾寒川依旧沉默,只是眼她眼神里的愧疚越来越重。
他比谁都清楚从警的风险,基层民警要应对随时突发的案件,加班是常态,甚至可能直面歹徒的刀枪,可穿着军装守护家国的这些年,让他骨子里刻着“守护”二字,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是他心底最坚定的念想。
但他没法对苏叶的恐惧视而不见,那是两年来聚少离多熬出的牵挂,重得压在两人心上。
苏叶见他不反驳,心里的委屈更甚,一把扯过被子裹住自己,像只受了伤的刺猬缩在床角。
被子挡住了光线,也挡住了她的脸,只有压抑的呜咽声不断透出来,从断断续续到撕心裂肺,仿佛要把这两年的不安和恐惧都哭出来。
顾寒川僵坐了许久,才轻轻掀开被子一角,从身后慢慢环住她。
这是他们两口子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吵架。
苏叶第一次面对他发脾气。
他的手掌带着常年握枪的薄茧,贴着她冰凉的手背,力度不重却异常坚定。
苏叶像被烫到一样猛地挣扎,手脚并用地推他,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胳膊里。
“放开我!你去找你的警察当啊!”
“我不放开。”
顾寒川的声音贴着她的耳廓,带着热气。
“苏叶,我不放开你。”
他任由她挣扎,手臂始终稳稳地圈着她,像锚一样定在她身后。
苏叶挣扎的力气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肩膀的抽搐,眼泪浸湿了他的袖口,带着温热的凉意。
顾寒川没再说话,只是一下下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受惊的孩子。
这一抱,就到了后半夜。
接下来的几天,苏叶没再提警察的事,只是看着顾寒川的眼神总带着些复杂。
他帮她去日化厂查看生产,帮服装厂的工人修理卡顿的缝纫机,闲暇时就坐在院子里擦那把旧军刀,阳光落在他身上,镀着一层柔和的光晕。
周三下午,苏叶去大市场考察原料,在市场里听到两个老太太在议论。
“王刚跟那个刘云烟听说压根就没分开,两人拿钱,合伙开了家日化厂,排场大得很!”
苏叶心里一沉,脚步顿了顿。
回到家时,顾寒川正帮她晒被子。
夕阳透过窗棂,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苏
叶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这两天夜里,她总能摸到他枕下的军功章,想起他说“想守护更多人”时眼里的光。
她突然明白,自己的恐惧,源于这两年独自支撑的不安,可顾寒川的梦想,从来不是不顾家的自私,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晚饭时,苏叶给顾寒川盛了碗汤,轻声说。
“我想通了,你想当警察,就去当吧。”
顾寒川握筷的手一顿,抬头看她,眼里满是惊讶。
苏叶避开他的目光,耳根泛红。
“我就一个要求,每次出任务都要平安回来。还有,不准当不顾家的警察。”
顾寒川的眼睛亮了起来,起身走到她身边,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又轻轻把她揽进怀里。
“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次,苏叶没有挣扎,反而伸手环住了他的腰,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熟悉的皂角香。
安稳的日子没持续几天,县城南头就传来消息,王刚和刘云烟合开的日化厂正式投产了。
开业那天鞭炮放了半个钟头,据说厂房是按最先进的规格建的,还挖走了苏叶日化厂两个老技术员。
赵晴抱着账本找到苏叶时,脸色发白。
“苏总,他们的肥皂定价比我们低三一毛钱,还说要跟所有商场签独家供货协议,跟当年肥皂厂最风光的时候一样架势!”
苏叶站在窗前,看着南边方向飘来的青烟,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沿。
陈浩南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
“需要我帮忙查查他们的资金来源吗?钢厂的账目,我或许能托人问问。”
苏叶回头看他,笑了笑:“必须查,我们的成本就在那里摆着,用的都是好东西,有些企业干着干着,就失踪了,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相营销方式,反顾客都不是傻子,就算用过他们的香皂,回头也会在价钱和别的方向做出对比的。”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吹动着服装厂院中的梧桐叶。
苏叶知道,王刚和刘云烟的日化厂只是开始。
县城的生意场,又要掀起一场风浪了。
但,她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