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危急时刻,够果决。杀宁王的时候,裴庆和李有仁还犹豫不决,但张越却是首先表态的。


    今天在这种庆功宴会上,张越更是如鱼得水,很有那种商务酒局中,活跃气氛的捧哏风范。


    “诗作的话,恰巧有一首有感而发。”萧令秋笑道。


    众人闻言,皆看向了萧令秋。他们这帮人,除了沈建安算是个书香门第出身以外,其余的人都是大老粗。


    加上军伍之人,向来被士绅歧视,所以他们心里也渴望附庸风雅。


    现在听着萧令秋有诗作,他们一个个的都竖起了耳朵,想听一听萧令秋的大作。


    萧令秋在众人的注视下,举起了手中酒杯,缓缓道:“将军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众人听着这两句,眉头轻挑。他们鉴赏水平有限,加上这句诗有些浅白,他们都没听出什么出奇新意。只觉得那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有种出征的紧迫感。


    随后众人便看着萧令秋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语气无比慨叹的接着道:“醉卧沙扬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最后一句诗一出,众人皆是神情一怔。


    醉卧沙扬君莫笑,半句诗显现出一种尽情酣醉之感。可是突然的急转直下,古来征战几人回,又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征战生死难卜,含有无限的悲叹。


    “醉卧沙扬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好诗,好诗啊。”


    “萧将军以谐谑之语,写出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诗句虽然蕴有悲叹,但却无消沉之意,反而旷达豪放。萧将军真是妙手偶得,文采斐然,我敬您一杯。”


    略懂诗词的沈建安,嘴里琢磨了下萧令秋的这首诗后,神情激动,神色大喜,对着萧令秋举杯。


    “萧将军文采斐然,文武双全啊。”


    “回头我得把这首诗记下来,以后跟人喝酒的时候,也念叨两句,吹上一吹。”


    “我也有此意,那些士绅总是瞧不起咱们,说咱们粗俗粗鄙。以后我就给他们念叨一下萧将军的这首诗,让他们开开眼。”


    众人皆举杯,对着萧令秋恭维道。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打算在元宝山立一块碑,以此缅怀纪念此宣府之战牺牲的将士。”萧令秋感慨道。


    众人闻言,都下意识的以为萧令秋是想夸耀功勋,随即皆附和:“理当如此,此战是近百年来未有之大胜,理当立碑,以壮士气。”


    “萧将军文采风流,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道尽了边军将士的忠勇。此宣府之战更是打击了北狄人的气焰,让他们往后不敢在肆意南下,理当立碑纪念。”沈建安吹捧附和。


    一扬庆功宴,觥筹交错之间,众人渐渐的以萧令秋马首是瞻。相互之间攀谈着,谈笑风生。


    如果这不是在宁王的丧葬期间,这种庆功宴一般还会有歌舞助兴。


    庆功宴结束之后,萧令秋往后的每日处理着军务,同时编撰钻研他获得的那些知识工艺。


    十二月下旬过半,萧令秋在元宝山,率领一众军官将领举行了立碑祭奠仪式。


    一块一丈多高的巨大石碑,竖立在了元宝山下,之前木扎合中军大营所在的位置。石碑上书: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以此祭奠宣府之战牺牲之将士。


    除此之外,石碑上还篆刻小字,明确记载了此次宣府之战的经过,以及一些英勇牺牲的将士姓名。


    立碑祭奠过后,萧令秋又去了一趟伤兵营。


    经过他的严格要求,整个伤兵营变得干净整洁卫生,不同伤情程度的伤兵,划分在了不同的营房内。


    高度白酒、大蒜素和水杨酸的提炼,有效的控制住了这些伤兵的伤口感染情况。加上不计成本的大量药材,和征辟而来的郎中大夫,让整个伤兵营没有以往的那种死气沉沉的迹象。


    “他现在怎么样了?”萧令秋来到了那名亲卫的身旁,看着他被包扎起来的小腿,不由得对医官问道。


    “回将军,这名军士的伤情暂时控制住了,我们做了清创排脓,也遏制住了他的高热,至少他的坏疽不会再恶化。”军医回答道。


    “那后续你们打算怎么治疗?”萧令秋接着问道。


    军医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回道:“我们打算用小刀剜去腐肉,辅以五倍子、大黄粉调醋外敷,敛疮解毒,最后用生黄芪膏和蜂蜜止痛生肌。”


    萧令秋听着军医的治疗方案,不由得蹙了蹙眉,他不懂这些药方的真正效用,只是疑惑军医为何到现在还不进行剜肉处理,随之他开口:“既然有医治之法,为何不继续呢?”


    军医一脸为难:“将军,这名军士的腐肉太多,剜肉过程疼痛难忍。之前做清创排脓时,用酒醉、冰冻、捆绑之法倒还管用,可是这剜肉的疼痛,一般人无法承受,我们怕剜肉之时,发生意外。


    我们还打算用另一种蛆虫食腐之法,用来清除军士小腿上的腐肉。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更温和一些。”


    萧令秋听到蛆虫食腐的方法,不由得眉眼直跳。蛆虫食腐这个法子,自古就有,甚至现代医院也有这个法子。可是古代培育出的蛆虫,上面全是病菌,风险极高。


    再说了,哪怕能尽可能的对蛆虫杀菌,但这大冬天的,蛆虫培育也是个问题。真等干净的蛆虫培育出来,这亲卫的腿多半已经废了。


    “蛆虫食腐之法不可。还是尽早剜肉吧,至于止痛麻醉问题,可用曼陀罗花,辅以火麻子,用热酒内服。甚至还可再用少量乌头。”


    萧令秋提出了一个麻醉方法。曼陀罗花的麻醉效果,来源于里面的一种生物碱,叫做东莨菪碱,这玩意还在一部缉毒剧中出现过。


    曼陀罗花的麻醉使用,在我国最早的使用记录是华佗的麻沸散。曼陀罗花的麻醉效果极佳,明代的【外科正宗】曾记载,一士兵截肢后,酣睡六时辰,醒但言渴,不觉断肢痛。


    军医听着萧令秋的麻醉法子,神情愕然。乌头能起到麻醉,他是知道的,但他不敢用,因为这玩意毒性太大,麻醉效果也一般。倒是曼陀罗花,他听说过,但并不了解。


    “将军,曼陀罗花貌似有剧毒啊。”军医面色迟疑为难。


    “可用姜汁浸泡,然后用酒炒,削弱毒性。用量最好不要超过一钱,以瞳孔散大为准。催醒之法,则用冷水喷面加上针刺人中,甚至还可用甘草绿豆汤。一旦中毒过深,可用防风汁灌服。”


    萧令秋讲解着。曼陀罗花加火麻子的内服麻醉法,来源于宋代窦材【扁鹊心书】的睡圣散。基于古籍统计,用睡圣散麻醉之后,进行痈疽切开手术,麻醉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三,平均苏醒时间在三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