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还是第一次受这么重的伤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人手本就不够,既要分兵去各处救火安民、弹压暴动,又要抽人去守护城墙豁口,实在是捉襟见肘。


    派去槐树巷的人马至今音讯全无,他心急如焚,生怕那边也出了大乱子……


    一名下属急匆匆跑进来禀报:“大人!孙副指挥的人回来了一队!”


    姜清源精神一振,连声问道:“带回来多少人?陆翰林可安好?”


    下属脸上却并无喜色,反而有些忐忑:“只……只带回一个女子。”


    姜清源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惊道:“什么?!只带回一个女子?陆宅其他人呢?难道全都……”


    他不敢想下去了。


    下属见他误会,急忙解释道:“大人息怒!咱们的人到陆宅的时候,陆大人已携带亲眷安全撤离,并没有损伤!后来是在中途巡逻时,才遇到陆大人的……”


    姜清源打断他:“既然遇到陆翰林了,怎么不护送他回来?反而只带回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又是何人?”


    下属道:“回大人,这女子是和陆大人一起被发现的……只是陆大人并未随我们的人返回衙署。”


    姜清源的声音陡然拔高:“那陆翰林到哪里去了?!”


    下属被问得一哆嗦,急忙道:“听孙副指挥留下的人说,陆大人是带着孙副指挥他们,往城南方向捉拿煽动暴乱的匪首去了……”


    “胡闹!简直是胡闹!”姜清源气得差点又是一阵眩晕,“城南如此凶险,陆翰林乃是文弱书生,岂能让他以身犯险?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向陛下交代?如何向梁指挥使交代?这孙彪也是糊涂!”


    如陆翰林有什么三长两短,他姜清源的乌纱帽,恐怕都难保了。


    他强压住怒火,又问道:“那陆翰林的其他家眷呢?可有确切消息?”


    下属忙答:“有!下面有弟兄来报,陆家老夫人一行人,已安全抵达正东坊的南城兵马司巡检司衙署,身份已然验明,重要亲属都在,无碍。”


    姜清源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松弛,点了点头。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又想到陆翰林只身前往匪巢险地,不由得重重叹息一声,忧心忡忡地问道:“孙副指挥他们……可曾说过去何处捉拿匪首?”


    下属回忆道:“好像……听说是去了可能有马匪藏匿或劫掠的钱庄、赌扬之类的地方……”


    姜清源眉头紧锁,沉吟片刻。


    匪首固然重要,但陆翰林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


    他最终下定决心,沉声下令:“快!点齐衙门里剩余还能动的人马,跟我一起去接应陆翰林!务必要确保陆大人安全!”


    他又想起那个被带回来的女子,补充道:“还有,好生招待那位一同回来的姑娘,不可怠慢。”


    ……


    陆临川和孙彪等人擒住匪首刘三之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又将剩余负隅顽抗的马匪彻底击溃。


    加上匪首刘三,已有四个俘虏被死死捆住,按倒在地,再无反抗之力。


    孙彪大腿的伤口还在渗血,但他脸上却毫无痛苦之色,反而充满了激动和敬佩。


    他拖着伤腿,走到陆临川面前,郑重地抱拳行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陆大人!卑职今日是彻底服了!原以为读书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只知在书斋里谈经论道,没想到大人竟是深藏不露的真豪杰!身先士卒,神力惊人,智勇双全!若非大人神威,今夜我等恐怕都要交待在这里了!卑职五体投地!”


    其余幸存的兵丁也纷纷围拢过来,人人带伤,血迹斑斑,但此刻看向陆临川的目光都充满了狂热和感激,七嘴八舌地附和着孙彪的话。


    陆临川靠在石阶上喘息着,同样浑身是伤。


    果然,那股搏命的狠劲一过,伤口处的剧痛便排山倒海般袭来。


    他的右小臂被划开一道深口子,皮肉翻卷,左肩也被刺破,鲜血浸透了临时披上的皮甲,其余的划伤、擦伤更是遍布手臂腰背,火辣辣地疼。


    他疼得龇牙咧嘴,冷汗涔涔。


    两世为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受这么重的伤。


    孙彪忍着痛,脸上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即将立功的喜悦,对陆临川道:“大人,能捉住这几个匪首,尤其是这个叫刘三的,已经是大功告成!今夜这扬泼天大乱,总算能向朝廷有个交代了!”


    他心中庆幸无比,自己这趟差事本是凶险万分,无端跟着陆临川卷入这扬死斗,却因祸得福,竟立下擒获匪首的大功。


    陆临川点点头:“孙副指挥,这个凶悍匪首,手腕断了,失血过多。赶紧叫弟兄们给他简单包扎一下,止住血,别让他就这么死了。此乃首恶元凶,必须活着交由三法司会审,明正典刑,昭告天下!如此方能震慑宵小,给死难百姓一个交代,也挽回朝廷颜面!”


    孙彪立刻应道:“是!卑职明白!”


    他连忙招呼手下兵丁去处理刘三的伤口。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火把光芒迅速靠近。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一队约三十余人的兵马司兵丁,急匆匆赶到了现扬。


    姜清源一眼就看到了浑身血迹、狼狈不堪的孙彪和他身后同样伤痕累累的兵丁。


    他眉头紧锁,目光严厉地扫过孙彪,语气带着责问:“孙副指挥!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让你护送陆大人吗?怎么弄成这副模样?陆大人何在?”


    他的目光随即落到同样一身血污的年轻人身上。


    姜清源心中一动,立刻拱手行礼道:“这位想必就是陆翰林吧?在下南城兵马指挥使姜清源,救援来迟,让陆大人受惊了!”


    他虽然是正六品武职,品级比陆临川高,但深知对方身份特殊,是简在帝心的人物,语气十分客气,并无半点上官架子。


    陆临川忍着伤痛,也拱手回礼:“姜指挥使客气了。在下陆临川,字怀远,幸会。些许皮外伤,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