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都快气死了还反驳不了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这话后半段虽然是胡说八道的,但胜在冠冕堂皇,无人可以反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一时之困便妄言国家倾覆,非但无益于社稷,反会淆乱民心、蛊惑视听,此绝非读书人当为之举!”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方才的疑虑一扫而空。
那提问的中年书生脸色涨红,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不敢反驳如此伟大、光荣、正确的话。
否则,坐实了“妄言倾覆”、“乱民心”的罪名,东厂、锦衣卫请喝茶可不是闹着玩的。
陆临川见他色厉内荏,心中冷笑。
众所周知,他陆临川从来都是得理不饶人,琼林宴过后,连科道言官弹劾他之前都要掂量掂量……
既然你敢出来刁难我,想借着踩我来扬名,那就要做好身败名裂的准备。
“至于足下所言‘影射’之说,更是荒谬。”他反击道,“佛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怀天下者读《三国》,见的是兴衰之道;胸藏韬略者读《三国》,悟的是用兵之法;唯有蝇营狗苟之辈,才会杯弓蛇影,见风就是雨!”
他声音陡然提高:“此书如明镜高悬,照见人心。君子见仁,小人见佞。足下今日这般联想,不知是胸怀何等心思?”
闻言,众人目光齐刷刷射向那书生。
那书生面色惨白,额头渗出冷汗,缩着脖子往人群里躲,引起一阵讥笑……
梁玉珂在远处看得两眼放光,对骂人有了全新的理解,言辞犀利,都快气死了还反驳不了。
难怪陆公子能写出《三国演义》这种大气磅礴的书。
梁玉瑶心底也泛起一丝甜意与骄傲。
那番掷地有声的言论,引经据典,气度恢弘,不仅化解了危机,更显露出经世济民的胸怀与锋芒毕露的才情。
梁玉珂眼珠一转,忽然凑到姐姐耳边:“等他打发走那些人,我们叫姐夫……叫陆公子过来说会儿话可好?”
梁玉瑶立刻摇头:“男女有别,婚期未至,怎么能私下相晤?”
她虽也渴望与那人说上几句话,哪怕只是隔着帘子听听他的声音也好,但礼法森严,她身为梁家女儿,皇后亲妹,更需谨言慎行。
反正都会成亲,何必急于一时?
“好啦好啦,知道啦,二姐知书达理。”梁玉珂撇撇嘴,表面应承,暗地里却对侍立在车外的贴身丫鬟春桃招了招手。
春桃会意,立刻凑近车窗。
梁玉瑶警觉:“你又打什么主意?”
“没什么。”梁玉珂眨眨眼,“我让春桃去买点心,我要边吃边看。”
梁玉瑶将信将疑:“你做什么?别胡来。”
梁玉珂嘿嘿一笑,对着春桃飞快地耳语了几句。
春桃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梁玉瑶看着妹妹那副“奸计得逞”的模样,心中隐隐不安,却又拿她没办法,只得轻轻叹了口气……
将那不怀好意之人驳斥得哑口无言,陆临川十分满意,准备继续回答“书友”的问题。
就着“主旨”这个话头,人群中又有一人发问:“陆翰林,您方才说《三国演义》是以文载道,寓教于乐。我等愚钝,能否请您再仔细讲讲此书主旨?”
陆临川闻言,微微一笑。
这才对嘛,要问就问作品相关的问题。
前世他对《三国演义》研究得极为透彻,真要深入剖析,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但此刻身处大庭广众之下,所言必须得体,更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正气。
他略一沉吟:“《三国演义》一书,其主旨在于彰明正道,激扬忠义。
“全书以昭烈帝刘玄德为主脉。玄德公虽出身微末,然胸怀大志,以仁德为本,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其一生颠沛流离,屡遭困厄,然志节不移,百折不挠。自涿郡起兵,至白帝托孤,其间历经徐州之败、荆州之失、夷陵之痛,飘零半生,然其坚韧不拔之志,仁民爱物之心,始终如一。此等坚韧卓绝之品格,实乃大丈夫之楷模!”
他声音清朗,引得众人屏息凝听。
“至于诸葛武侯,”陆临川继续道,语气中充满敬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报先主知遇之恩,为酬托孤之重,夙夜忧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天动地。纵使天命难违,星落五丈原,其忠贞之志,亦如日月昭昭,永垂青史!季汉君臣,虽处偏安之境,然其上下同心,矢志不渝,欲以仁德光复汉祚。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其气节之壮烈,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他环视众人:“诸位方才所问英雄,何为英雄?非徒以力胜,非徒以智取。如玄德公之仁德坚韧,如武侯之忠贞勤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为真英雄!《孟子》有云:‘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人生天地之间,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纵使前路荆棘,事不可为,亦当秉持正道,勇毅前行,方不负此生。这便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陆临川说得气势雄浑,饱含深情,将刘备集团的艰辛奋斗、浪漫理想与悲壮气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极具感染力。
众人都被深深感染,胸中激荡不已。
原以为话本不过是市井消遣之物,未曾想竟能承载如此厚重的情怀与深刻的道理。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中爆发出阵阵赞叹。
“陆翰林高义!真乃吾辈楷模!”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来话本亦可载圣人大道!”
“昭烈帝、诸葛武侯,真千古英雄也!陆状元解得好!”
“……”
陈掌柜和羊守拙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抑。
他们除了为书中主旨被陆临川阐释得如此透彻而高兴外,更敏锐地意识到,经此一番宣扬,《三国演义》的销路必将更加火爆,销量估计又要翻上好几倍。
这全都是陆状元的功劳啊!
今日这事传扬出去,不知会有多少读书人对《三国演义》刮目相看,争相购阅;又不知会有多少闺阁女子倾慕陆翰林的才华与见识,芳心暗许……
斜对街角停驻的青帷马车内。
梁玉瑶透过帘隙,望着人群中那挺拔的身影,听着他那番雄浑激昂的言论。
这样的志气,这样的见识,这样的胸襟,哪一个女子能不为之倾心?
她不由开始庆幸自己能得此良人共度余生,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与暖意,仿佛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对未来充满了宁静的期待。
梁玉珂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
这番豪言壮语,甚合她的心意。
两女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但都默契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将目光投向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任由那份激荡在胸中无声地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