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今晚不给你吃豆饼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虽然嘴上说殿试不必太过紧张,但多年养成的考试习惯还是让他不由自主地认真准备起来。


    他翻阅了历年殿试的题目和优秀答卷,又仔细研读了严党变法的各项政策,确保自己对朝局有全面的了解。


    期间,他抽空去了一趟会馆,邀请柳通、赵明德和白景明到家中做客。


    三人欣然应允,跟着陆临川来到槐树巷的小院。


    舅妈王氏得知有客人要来,早早地就开始准备。


    她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活,锅铲翻飞间,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陆续出锅。


    水煮鱼片红艳鲜亮,麻婆豆腐香气扑鼻,回锅肉肥而不腻,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毛血旺,红油上飘着翠绿的葱花。


    “川哥儿的朋友都是读书人,咱们可不能怠慢了。”王氏一边翻炒锅里的菜,一边对帮忙的李诚说道。


    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正午时分,客人们陆续到齐。


    白景明带了一坛上好的花雕酒作为礼物。


    “怀远兄的新居真不错!”白景明环顾四周,笑着说道。


    他的目光在那棵老槐树上停留片刻,又看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堂屋,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众人落座后,王氏将一道道菜肴端上桌。


    红彤彤的辣椒和花椒在菜里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是地道的川菜,几位别客气。”陆临川招呼道,亲自为每个人斟上酒。


    柳通和赵明德都是四川人,对辣味早已习惯,吃得津津有味。


    白景明是浙江人,刚开始还能勉强应付,但几口下去就辣得满脸通红,不停地用袖子擦汗。


    “子瑜兄,要不要给你换碗清水涮一涮?”陆临川关切地问道。


    白景明摆摆手,强撑着说道:“不必不必,这味道……咳咳……很特别,我很喜欢。”


    他说着又夹了一筷子麻婆豆腐,结果辣得直咳嗽,眼泪都流出来了。


    李诚见状,赶紧去厨房端来一碗清水:“白老爷,涮一涮再吃。”


    白景明感激地接过汤碗,一口气喝了大半,这才缓过劲来。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由衷地赞叹道:“夫人手艺真好,这菜虽然辣,但味道确实鲜美。”


    王氏听了眉开眼笑,又给每人添了一碗米饭。


    她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年轻人吃得热火朝天,心里很是满足。


    陆临川注意到白景明实在吃不消,悄悄让舅妈又炒了两个不辣的菜。


    一顿饭下来,众人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饭后,几人移步书房喝茶聊天。


    陆临川取出新写的《三国演义》手稿给白景明过目。


    白景明读得入迷,连连称赞。


    柳通和赵明德则讨论着殿试可能的题目,各抒己见,相谈甚欢。


    天色渐晚时,三人才起身告辞。


    王氏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包自制辣酱,硬塞给他们带走。


    送走客人后,王氏对陆临川说:“川哥儿,你这些朋友都是体面人,以后常请他们来家里坐坐。”


    陆临川笑着点头。


    舅妈虽然出身不高,但待人接物确实周到。


    这两天的相处,让他越发觉得留下舅舅一家是个明智的决定。


    ……


    四月初一,殿试之日。


    天还未亮,槐树巷的小院里已亮起了灯火。


    李氏和王氏早早起床,在厨房里忙活。


    灶上的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案板上摆着刚擀好的面条,旁边的小碗里盛着葱花和香油。


    “川哥儿今日殿试,得吃顿热乎的。”李氏一边搅动锅里的面条,一边念叨着。


    王氏麻利地切着咸菜:“姐姐放心,我都备好了。面条是昨晚就揉好的,劲道着呢。”


    院子里,李诚正套着驴车。


    这头驴脾气倔得很,这几日和李诚磨合得不算顺利。


    李诚是个老实人,平日里话不多,可一旦较起真来,比驴还倔。


    “今天可别闹脾气。”李诚拍了拍驴脖子,低声嘱咐,“川哥儿殿试,耽误不得。”


    驴子甩了甩耳朵,喷了个响鼻,也不知听没听懂。


    李诚试着拉了拉缰绳,驴子却一动不动,反而低头啃起了地上的草料。


    “你这倔驴!”李诚急了,拽着缰绳用力一扯,“再不走,今晚不给你吃豆饼!”


    驴子被扯得仰了仰头,却仍不肯挪步,反而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副“你奈我何”的架势。


    李诚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李水生揉着眼睛走了过来,见父亲和驴子僵持不下,忍不住笑了:“爹,你越急它越不听话,得哄着来。”


    说着,他走过去,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糖,递到驴子嘴边。


    驴子嗅了嗅,舌头一卷,把糖卷进了嘴里,嚼了两下,竟乖乖迈开了步子。


    李诚瞪大眼睛:“这、这……”


    李水生憨厚一笑:“昨儿个我偷偷喂了它几次,它记着呢。”


    李诚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小子……”


    ……


    堂屋里,陆临川洗漱完毕,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直裰。


    殿试虽不要求穿官服,但考生们大多会选一身得体的衣裳,以示庄重。


    “川哥儿,快来吃面!”王氏端着热气腾腾的面碗走进来,面上卧着两个荷包蛋,撒了葱花,香气扑鼻。


    陆临川坐下,接过筷子:“谢谢舅妈。”


    李氏坐在一旁,目光慈爱地看着儿子:“慢点吃,别烫着。”


    陆临川点点头,低头吃了起来。


    面条劲道,汤头鲜美,荷包蛋煎得恰到好处,蛋黄还是溏心的。


    “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他笑着说道。


    李氏眼眶微红:“你小时候最爱吃我煮的面,每次考试前都要吃一碗……”


    ……


    天还未亮,陆临川准备出发。


    李氏和王氏一路送到院门口,仍不放心地嘱咐着。


    李氏眼眶微红,伸手替儿子整了整衣领:“川儿,娘不求你高中状元,只求你平平安安的。”


    陆临川握住母亲的手,温声道:“娘放心,儿子会好好的。”


    李水生站在一旁,挠了挠头:“表哥,我……我就不跟着去了,在家帮娘和姑姑干活。”


    陆临川笑着拍拍他的肩:“好,家里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