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绝不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陆临川二话不说,取出银子补齐了差价。
“川哥儿,这、这怎么行……”李诚急得直搓手。
陆临川情知这是丈夫送给妻子的礼物,他不好横插一脚,便道:“钱就当是我借给舅舅的,以后再还。”
李诚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感激道:“多谢川哥儿!”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陆临川笑着把包好的手镯塞到舅舅手里。
李诚握着玉镯,心里既惭愧又感动。
他想起妻子这些年跟着自己吃苦受累,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如今外甥出息了,不但不嫌弃他们,还这般照顾。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帮衬外甥,绝不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李水生对这些不感兴趣,早就跑到隔壁的糕点铺去了。
等陆临川和李诚找过去时,他怀里已经抱了一大堆吃食:糖葫芦、芝麻糖、桂花糕……
“就知道吃!”李诚瞪眼,“也不给你小雨妹妹买一点!”
李水生委屈道:“我就是买给妹妹的,娘说她爱吃甜的。”
李诚转头又对陆临川说:“川哥儿,你别给他钱,这小子就知道乱花。”
“水生也大了,以后还要帮我的忙,身上总得有些零用。”陆临川拍拍表弟的肩。
李水生点了点头,嘴里还塞着半块芝麻糖。
三人提着大包小包继续闲逛。
陆临川盘算着还需要添置的东西,忽然想到出行不便的问题。
“舅舅,你会赶驴车吗?”他停下脚步问道。
李诚顿了顿,答道:“没赶过驴车,但以前在老家赶过牛车,道理应该差不多。”
陆临川点点头,决定去牛马市看看行情,合适就买一辆驴车。
四川虽然也有驴,但数量不多。
驴是从汉代以后才传入南方的,但因为山地多、气候潮湿,始终没能像北方那样普及。
当地人更习惯用牛来拉车耕田。
“川哥儿想买驴车?”李诚问。
“嗯,以后出门办事方便些。”陆临川解释道,“马车太贵,养起来也费事,驴车正合适。”
李诚笑着点头:“好,以后川哥儿出门,就由我来赶车。”
三人转向牛马市。
越靠近市扬,人流越密集。
空气中混杂着牲畜粪便和草料的气味。
市扬入口处蹲着几排衣衫褴褛的人,脖子上插着草标。
这些都是被贩卖的人口,价格甚至比牲畜还便宜。
陆临川皱眉。
几个面色阴鸷的人牙子正在高声吆喝,像在叫卖货物一般。
忽然,一群家仆模样的人急匆匆地穿过人群,挨个查看被贩卖的女孩。
为首的管事满脸焦急,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陆临川看着那些家仆,猜测道:“看样子是哪家的小姐被拐子拐走了,这般兴师动众的找法,怕是难找到……”
“没想到京城也有人贩子。”李诚低声道,黝黑的脸上写满震惊。
陆临川轻叹一声:“这些畜生,什么时候都有。”
李诚忧心忡忡:“从四川到京师,一路上都不太平。兵荒马乱的,逃荒的人多,听说陕西还有反贼……”
闻言,陆临川沉默不语。
大虞立国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已经到了历史周期律的“三百年”大限。
天灾人祸,流民四起,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虽然还能勉强维持,但若再不有所作为,过几十年恐怕就要分崩离析。
忽然,陆临川想到最近闹得如火如荼的严党变法。
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恐怕……
封建王朝,该灭亡还是得灭亡。
自己将来是要力挽狂澜当裱糊匠,还是顺势而为扯旗称大王?
若真到了那一步,荣登九五,开创一代盛世也未尝不可……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不由失笑。
如今刚中会元,想这些还为时尚早。
穿过人市,终于来到牲畜交易区。
驴马嘶鸣声中,商贩们热情招揽顾客。
一个精瘦的中年汉子迎上来,指着身后几头毛色光亮的驴子夸耀:“这位公子,咱家的驴最是温顺,拉车耕地都是一把好手!”
陆临川不懂这些,便看向舅舅。
李诚会意,上前仔细检查驴子的牙口和蹄子,又摸了摸肌肉。
“这驴多大年纪了?”李诚问道,粗糙的手指在驴背上轻轻按压。
“才四岁口,正值壮年!”商贩拍着胸脯保证。
李诚摇摇头,掰开驴嘴:“看这牙,少说六岁了。”
他又指着驴背上一处旧伤:“这儿还受过伤,怕是使不了几年。”
商贩脸色一变,支吾着解释。
李诚虽然木讷,但常年与牲畜打交道,对这些门道一清二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十二两银子成交,连带一个半新的车厢。
陆临川暗自点头。
舅舅虽不善言辞,但在行的事上毫不含糊。
付钱时,他特意多给了商贩二钱银子:“劳烦帮忙套好车,再配副好鞍。”
商贩喜出望外,连连道谢,手脚麻利地备齐了全套用具。
李诚接过缰绳,站在驴车旁有些手足无措。
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缰绳,眉头微皱。
商贩看出端倪,试探着问道:“这位爷,您以前赶过驴车吗?”
李诚老实回答:“只赶过牛车。”
商贩了然一笑:“驴和牛性子不同。牛稳重,驴机灵。赶驴车得讲究个巧劲。”
说着,他示范性地抖了抖缰绳:“您看,这样轻轻一带就行,千万别使蛮力。”
李诚点点头,接过缰绳试着抖了抖。
驴子甩了甩耳朵,没有动弹。
“再轻些。”商贩指点道,“驴子聪明,您手重了它就不乐意。”
陆临川注意到舅舅的窘迫,温声道:“要不先让水生试试?”
李诚摇摇头:“不碍事,我再练练。”
他不想在外甥面前露怯,又试着抖了抖缰绳。
这次驴子终于迈开步子,拉着车缓缓前行。
“水生,你也来学学。”陆临川招呼表弟,“以后舅舅和你都能驾车。”
李水生兴奋地跑过来,在商贩指导下也试着赶了几步。
少年学得快,不一会儿就能让驴子听话地转弯了。
见他们基本掌握要领,商贩便拱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