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咱们家要走大运了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李氏摸了摸小雨的头:“确实,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穿补丁衣裳。”
小雨似乎听懂了,抬头看了哥哥一眼,虽然很快又低下头,但这细微的反应让陆临川心头一暖。
“对了。”陆临川忽想起什么,“舅妈识字会算,以后家里的账目就麻烦您帮着管了。”
既然决定要将舅舅一家纳入自己的发展规划,那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这事最好也提早定下来,免得以后劳心劳神。
这也是昨晚和母亲商议过后的结果。
王氏眼睛一亮,随即又摆手:“这怎么行,还是让你娘……”
“我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李氏笑着打断她,“你读过书,又会算账,再合适不过。”
王氏这才喜滋滋地应下:“那行,以后我帮着姐姐打理,等川哥儿娶媳妇了,再让外甥媳妇来操持。”
李氏笑了笑:“我这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儿媳妇……”
说着,她看了看正在埋头喝粥的陆临川。
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媒人说媒。
以后得让弟媳妇出去打听打听。
终身大事可拖延不得……
王氏知道姐姐的担忧,笑道:“你老人家就放心吧,等川哥儿考个状元回来,这上门来说媒的人都得把咱家门槛踏破……”
李诚和水生埋头吃饭,偶尔抬头憨厚地笑笑。
水生虽然木讷,但也知道表哥如今是家里的顶梁柱,眼里满是崇拜。
早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舅舅李诚看了看自己身上沾着油渍的旧衣裳,有些局促:“川哥儿,等我换件衣裳。”说完匆匆回屋去了。
陆临川和水生站在院子里等候。
表弟站在槐树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家。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黝黑的脸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屋檐下,李氏牵着陆小雨慢慢走着。
小姑娘个子只到陆临川腰间,穿着改小的粗布衣裙,安静得像个小木偶。
陆临川走过去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小雨,还记得哥哥吗?”
小姑娘下意识往母亲身后躲了躲,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她的眼神依旧空洞,像蒙着一层薄雾。
李氏轻轻叹了口气,却没有干预。
她知道兄妹之间需要重新熟悉。
陆临川很有耐心。
他保持着蹲姿,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半步:“哥哥给你买糖葫芦好不好?”
见妹妹还是没有反应,他又慢慢地向前伸手,替她理了理额前散乱的碎发。
突然,小姑娘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陆临川的手停在半空,担心自己是不是吓到她了。
一旁的母亲也紧张了起来:“川儿,算了,妹妹她……需要点时间。”
忽然,一个细若蚊蝇的声音响起:“哥……哥……”
陆临川先是一愣,然后笑容就爬到了脸上。
他轻声应道:“诶,哥哥在……看来,妹妹还记得我。”
母亲也高兴得眼眶微红:“我就说,她打小就跟你亲,怎么会把你忘了。”
站在槐树下的李水生拍手大叫道:“娘,小雨妹妹叫表哥了!”
王氏闻声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抹布,哈哈一笑:“小雨开口叫哥哥了!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咱们家要走大运了!”
李氏闻言,对弟媳妇笑道:“你这个嘴呀……真是什么好话都让你说了。”
陆临川也是会心一笑,小心翼翼地伸手,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头发。
见小姑娘没有躲闪,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时舅舅换好衣服从厢房出来。
他穿着一件半新的靛蓝长衫,虽然有些不合身,但总算体面了些:“川哥儿,走吧。”
陆临川蹲下身,柔声对妹妹说:“哥哥出去给你买新衣服好不好?”
小雨又恢复了沉默,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至少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躲回房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陆临川并不气馁。
方才那一声“哥哥”已经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他站起身,对母亲和舅妈点点头:“我们出去转转,午饭前回来。”
三人走出院门时,陆临川回头看了一眼。
小雨还站在原地,阳光照在她小小的身影上,像一幅安静的剪影。
……
三人出了槐树巷,沿着城南大街缓步前行。
清晨的京城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街道两侧的店铺陆续开张,小贩们支起摊位,吆喝声此起彼伏。
陆临川走在前面,为舅舅和表弟介绍街道。
李诚紧跟在后面,黝黑的脸上写满新奇,不时发出惊叹。
李水生则东张西望,眼睛瞪得溜圆,像是要把一切都装进脑子里。
“这条街叫朱雀街,往北走是贡院,往南是小市。”陆临川指着前方解释道,“咱们先去成衣铺买几件衣裳。”
转过两个街角,一家挂着“锦绣坊”招牌的店铺出现在眼前。
铺子里挂满了各色布料和成衣,几个妇人正在挑选。
“客官里边请!”伙计热情地迎上来,“要买些什么?”
陆临川略一思索:“七岁大的小姑娘,这么高。”他比划了一下妹妹的身高:“比较瘦,要几件合身的衣裳。”
伙计麻利地取出几套成衣:“您看这套兰白色的如何?料子是上好的杭绸,夏天穿着凉快。”
陆临川仔细检查了针脚和布料,又挑了两套素雅的衣裙。
离开成衣铺,三人来到一家首饰铺。
铺子里陈设雅致,柜台里摆满了各式首饰。
“这支银簪如何?”陆临川指着一支素雅的簪子问道。
簪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花蕊处嵌着几粒细小的珍珠,既不张扬又显精致。
掌柜小心地取出簪子:“公子好眼力,这是新到的款式,适合小姑娘戴。”
陆临川满意地点头,又为母亲挑了一块羊脂玉平安符。
玉质温润,上面刻着“平安”二字,用红绳穿着。
李诚在柜台前徘徊许久,目光落在一个碧玉手镯上。
他摸了摸怀里的钱袋,犹豫不决。
那是他攒了许久的私房钱,可还是差了不少。
陆临川注意到他的神情,主动问道:“舅舅想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