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恭喜四川顺庆营山县老爷陆临川
作品:《被诬科举舞弊?一篇六国论惊天下》 这时,赵明德等人也跟了出来,上前行礼道:“伯母安好。”
李氏注意到他们胸前的红花,想起方才听到的报喜声,连忙道:“好,你们也好,恭喜两位贤侄高中!”
她悄悄看了眼儿子,心中暗叹:只要人平安就好,功名之事,来日方长……
陆临川看着母亲疲惫却欣慰的神情,心中暖流涌动,轻声道:“我在附近租了一间院子,等会馆这边的事结束,我们就搬过去住。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我再慢慢跟您说。”
李氏闻言,心头一惊:“京城的房子可不便宜,我们还是……”
“钱的事您放心,儿子正在写话本,有进项。”陆临川解释,指了指白景明,“多亏子瑜兄帮忙引荐书局。”
青楼赢钱的事,可不好捅到长辈跟前。
李氏闻言,点了点头,压下心中的疑惑,没有多说什么。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锣鼓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差役手持铜锣,快步朝会馆走来,为首的差役高声喊道:
“捷报!恭喜四川顺庆营山县老爷陆临川,高中丙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金銮殿面圣!”
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陆临川身上。
陆临川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
会元?
自己竟中了会元?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科举会元的含金量。
这相当于前世高考全省第一,不,比那还要难得百倍。
全国数万举人,三年才出一个会元啊!
原以为卷入舞弊案后,即便洗清冤屈,考官们为避嫌也会将他黜落。
毕竟在官扬中,明哲保身才是常态。
没想到结果不仅上榜,还一举夺魁。
严党在其中出了多少力?
代价是什么?
不管怎样,这个结果都远超预期。
“怀远!”柳通激动道,“会元!你是会元!哈哈哈哈!”
赵明德红了眼眶:“我就知道!以怀远之才,必能高中!”
陆临川虽然也十分高兴,但面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白景明站在一旁,圆脸上写满惊叹。
如今严党主持变法,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怀远前途不可限量。
他暗自庆幸自己慧眼识珠,早早结交。
会馆内的举子们闻声而出,如潮水般涌向陆临川。
有人拱手道贺,有人投来艳羡的目光,更多人则是想沾沾这位新科会元的喜气。
“陆会元!恭喜恭喜!”
“在下早就说过,陆兄文章锦绣……”
“会试第一,殿试必入一甲!提前恭喜陆兄!”
“……”
李氏呆立在原地,泪水模糊了视线。
她原以为儿子已经……没想到不仅平安无事,还高中会元。
二十年的含辛茹苦,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她颤抖着双手,想上前又不敢,生怕惊扰了儿子的风光时刻。
李诚和王氏站在姐姐身后,脸上写满欣喜。
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他们知道会试上榜就是进士老爷。
姐姐这些年独自抚养川哥儿,如今终于熬出头了。
“看到你表哥没有?”王氏拽过儿子的衣袖,“现在多风光?你也给老娘争点气……”
李水生憨厚地笑着,没有回答,眼中满是羡慕。
王氏看看儿子,又看看木讷的丈夫,嗔道:“老娘早晚要被你们父子气死!”
说着,她高兴地哭了起来。
会馆掌柜三步并作两步冲出来,朝陆临川深深一揖:“恭喜陆会元!贺喜陆会元!城南会馆自开馆以来,还是第一次出会元呢!”
有了陆临川这块金字招牌,往后会馆定能吸引更多举子入住,生意必然更上一层楼。
掌柜转身对李氏等人恭敬道:“几位贵客快请进,已经备好了茶点。”
他朝伙计使了个眼色:“去后厨吩咐,今日要好好款待贵人!”
李氏等人何曾受过这般礼遇?
他们局促地跟着伙计走进会馆,被安排在雅座。
陆临川掏出银钱打赏给报喜的差役后,也和众人一起进了会馆。
精致的茶点摆满案几,上好的茶叶散发着清香。
李氏捧着茶盏,手指微微发抖。
这样的瓷器,在乡下是要供在祠堂里的。
她望向被众人簇拥的儿子,泪水再次涌出。
陆家列祖列宗在上,川儿有出息了……
王氏艳羡地看着陆临川,又瞥了眼自家儿子,暗自叹了口气。
李水生却浑然不觉,正捧着糕点大快朵颐。
零星又有喜报传来,但在陆临川这个会元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直到日上三竿,榜单才全部通报完毕。
城南会馆住了二百多名举子,竟有二十七人中贡士,比例之高堪称历届之最。
掌柜喜不自胜,当即宣布:“今日老朽做东,宴请诸位老爷!”
整个会馆顿时热闹起来。
伙计们忙着张罗酒席,举子们三三两两议论着榜单。
白景明虽然落第,却依旧笑容满面。
“三位‘进士’老爷以后可要提携小弟啊!”他打趣道,眼中毫无失落。
于他而言,科举不过是锦上添花,没有就没有吧,能与陆临川结交才是真正的收获。
陆临川笑道:“子瑜兄豁达,必定前途无量。”
趁着众人准备宴席的间隙,陆临川将母亲等人暂时安顿在自己的厢房。
他吩咐伙计打来热水,又让厨房准备了些易消化的吃食。
“你们先歇息。”他轻声道,“这一路辛苦了。”
李氏拭去泪水,摆手道:“你去忙你的,别管我们了。”
看着儿子胸前的红花,她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待陆临川告退后,屋内只剩下三位女眷。
王氏关上门,拉着李氏的手道:“姐姐,川哥儿没事,还有出息了。你也熬出头了……”
李氏再也抑制不住,伏在王氏肩头痛哭起来。
这一路的担惊受怕,二十年的含辛茹苦,都在泪水中宣泄。
陆小雨安静地坐在角落,小手捧着糕点,对大人的情绪变化浑然不觉。
前院,宴席已经摆开。
陆临川带着舅舅和表弟入席,与众多贡士把酒言欢。
两位四川乡下来的老实人从未见过这么多读书人老爷,显得有些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