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村长的一天要干什么?

作品:《她只想种田摆烂,世子却总想造反登基

    “你看她们多认真。”尤湘灵眼中满是欣慰,“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支女子护卫队就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卫玉书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不禁点头:“确实很有精神。不过训练要循序渐进,你可别急着要出成果,这样容易适得其反。”


    “放心,我有分寸。”尤湘灵拍拍他的肩膀,“倒是你那边,听说今天有人偷懒?”


    卫玉书无奈地摇头:“有几个小子,练到一半就溜去河边摸鱼了。不过其他人都很认真,特别是那几个老兵,帮了大忙。”


    尤湘灵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这是我拟的识字计划,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卫玉书接过竹简,只见上面工整地列着教学安排,从最简单的《千字文》开始,到实用的乘法口诀,甚至还有思想政治。


    “你想得真周到。”卫玉书由衷赞叹,“不过教政治是不是太早了?”


    尤湘灵摇摇头:“不早。只有让她们明白为何而战,才能真正发挥出实力。再说了,等她们学成了,说不定还能帮你带兵当谋士呢。”


    卫玉书忍俊不禁:“那我可就等着了。”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转身往村里走去。


    路过新建的学堂时,尤湘灵停下脚步,望着尚未完工的房舍出神。


    “等这里建好了,晚上就可以开课了。”她轻声说道。


    ………………


    村长的一天要干什么?


    答案是断官司。


    断很多官司。


    断断不完的官司。


    虽然平岭村的村民们都是被筛选过的,但只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清晨。


    晒谷场。


    尤湘灵正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豆浆。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操练声,卫玉书正带着护卫队的成员们晨练。


    “村长!村长!”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慌慌张张地跑来,“王婶和李婶又吵起来了,都快打起来了!”


    尤湘灵叹了口气,放下碗:“这次又是因为什么?”


    “李婶家的鸡跑到王婶家的菜园里,把刚种下的菜苗都啄坏了。”小女孩气喘吁吁地说,“王婶说要杀了那只鸡,李婶说要是敢动她的鸡,她就……”


    尤湘灵揉了揉太阳穴:“走吧,去看看。”


    还没走到王婶家门口,就听见两个妇人尖利的争吵声。


    围观的村民见尤湘灵来了,赶紧让出一条路。


    “村长您评评理!”王婶一把拉住尤湘灵的袖子,“她家的鸡天天来祸害我的菜园,这都第三回了!”


    李婶也不甘示弱:“谁让你不把篱笆修好?我家鸡又不是故意的!”


    尤湘灵看了看被啄得七零八落的菜苗,又看了看趾高气扬的大公鸡,突然伸手一抓,精准地捏住了鸡脖子。


    “这鸡我收下了。”她淡定地说,“王婶的损失由李婶赔偿,按市价算。至于这只鸡——”


    她晃了晃手中的公鸡:“今晚加菜,护卫队的大家训练辛苦,正好补补身子。”


    两个妇人都愣住了。


    围观的村民中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这……”李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


    “怎么?不满意?”尤湘灵挑眉,“那要不这样,李婶负责帮王婶重新种菜,王婶负责把篱笆修好。至于这只鸡——”


    她故意拖长声调:“我看它作恶多端,不如宰了吃了,肉两家平分。”


    王婶和李婶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地点头:“就按村长说的办。”


    尤湘灵微笑。


    很好,解决了。


    至于她为什么要提出两个解决方案,原因也很简单——


    如果你想开一个窗但别人不同意怎么办?


    那你开口就说要给天花板掀了。


    在别人拒绝你之后,你再退而求其次说要开一个窗,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当然,这个观点还有更方便理解的民间俗语,叫做——“欲借八百,开口三千。”


    尤湘灵拍了拍手上的鸡毛,转身要走,却被一个瘦小的身影拦住。


    “村长……”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仰着头,“我家的牛丢了……”


    尤湘灵蹲下身,平视着男孩:“什么时候丢的?”


    “昨、昨天傍晚……”男孩眼圈发红,“爹说都怪我放牛时贪玩……”


    尤湘灵摸摸他的头:“别急,我帮你找。”


    她站起身,对围观的村民说:“谁看见他家的牛了?”


    众人纷纷摇头。


    尤湘灵闭上眼睛,手掌贴在地上。


    片刻后,她睁开眼:“往北边找,应该在溪水下游的林子边上。”


    不到半个时辰,几个村民就牵着走失的牛回来了。


    小男孩欢呼着扑上去抱住牛脖子,转头对尤湘灵露出灿烂的笑容:“谢谢村长!”


    “不客气。”这一次,尤湘灵顺利离开了。


    ………………


    午后,尤湘灵正在新建的学堂里教女孩子们识字——柳青荷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村长!出事了!”张大山急冲冲地闯进来,“赵家男人和李家男人因为地界的事打起来了!”


    尤湘灵放下手中的竹简,对学生们说:“你们先自己练习。”


    然后跟着张大山快步往外走。


    田埂边上,两个中年汉子正扭打在一起,周围散落着锄头和扁担。


    见尤湘灵来了,两人这才松开手,但仍是怒目而视。


    “怎么回事?”尤湘灵沉声问道。


    “他家的田埂往我这边挪了三寸!”赵家汉子气呼呼地说。


    “放屁!明明是你家的秧苗种过界了!”李家汉子也不甘示弱。


    尤湘灵看了看两家的田地,突然从腰间拔出短剑。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将剑插在两块田的交界处:“以此为界,各退一步。谁再闹事,今年的收成就充公。”


    两个汉子顿时噤若寒蝉,灰溜溜地捡起农具各自回家去了。


    尤湘灵就坐在旁边的大石头上休息,监督他们。


    两个男人瞅瞅她都老实了,闷头干活,不仅没敢过界,甚至还默契地留出来一点空余。


    尤湘灵就一直搁这督工,直到卫玉书训练完护卫队,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


    “听说你今天又断了好几桩官司?”他笑着递给她一个水囊。


    尤湘灵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无奈地摇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这正是村民们信任你的表现。一个村子要兴旺,光有武力还不够,更需要有人主持公道。”


    尤湘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所以……明天还要继续当青天大老爷?”卫玉书打趣道。


    尤湘灵轻笑一声:“只要村民们需要,我就当下去。其实这样挺好的,虽然都是些琐事,但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心里特别踏实。”


    卫玉书没有回答,只是衣袖盖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