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前兆
作品:《她只想种田摆烂,世子却总想造反登基》 两人并肩站在一块儿,卫玉书检查着弓箭:“明天一早就出发,先去小呆带我去的河边林子看看。”
尤湘灵则整理着背篓:“我带上些布袋,遇到能吃的野果野菜都可以带回来。”
小呆在一旁打了个响鼻,亲昵地蹭了蹭尤湘灵的肩膀。
尤湘灵轻笑着拍拍它:“你也要好好休息,明天还要靠你驮东西呢。”
………………
翌日。
天刚蒙蒙亮,尤湘灵和卫玉书便收拾妥当准备出发。
尤湘灵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衣裳,头上扎着一条青布巾,背着弓箭,腰间别着短刀,显得格外英武。
“把这个带上。”尤湘灵将一个小布包递给卫玉书,“里面是些干粮和草药,以防万一。”
卫玉书接过布包,仔细地系在腰间:“你确定要带这么多布袋?”
尤湘灵笑着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布袋,又恢复了往日的乐观:“当然,我可是打算满载而归的。”
两人牵着小呆出了院门,晨雾还未散去,远处的山林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先去西边的山坡,”尤湘灵指着前方说道,“那里有一片野果林,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有不少野莓。而且那边地势平缓,应该安全些。”
两人一路前行,尤湘灵一边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辨认着路边的植物,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手中的弓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湘灵。”卫玉书突然压低声音道,“前面有动静。”
尤湘灵立即停下脚步,顺着卫玉书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微微晃动,隐约能看到一个灰色的身影。
“是野兔。”尤湘灵轻声道。
卫玉书从她那里拿来了弓箭,搭箭上弦:“今晚可以加餐了。”
他屏息凝神,一箭射出,野兔应声倒地。
尤湘灵小跑过去捡起猎物,赞许地看向卫玉书:“好箭法!”
“运气好罢了。”卫玉书谦虚道,将野兔捆好挂在马背上。
之后,二人一路前行,可惜没再找到什么别的收获。
他们去了之前去过的河边,发现如今的河水最深的地方,也只能勉强没过脚踝——幸运的是,他们没再遇见什么野兽。
不过他们也不敢多逗留,灌了水便匆匆离开。
随着尤湘灵又跟着卫玉书,去他昨日取水的地方看。
那是一处山涧。
据卫玉书所说,昨日有细细的水流从缝隙之中流出,虽然不多,但胜在安全,附近没有猛兽出没。
可惜的是,今日来时,石壁都已经变得干燥了。
好在,尤湘灵在附近发现了几丛野莓,虽然不多,但足够两人解渴。
“累了吗?”卫玉书递给她一个水囊,“喝点水休息一下。”
众所周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什么湖水河水各种生水,不管看起来有多干净,都是不能直接喝的。
不是因为上流可能有人尿尿。
而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你看不见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
古人虽然没有显微镜和发达的科技证明这一点,但生存的经验也能让他们明白。
尤湘灵和卫玉书是从家里烧了水灌进水囊里带来的,山上的水则灌进空着的水囊准备带下山。
尤湘灵接过水囊,望着已经装了小个小布袋的野莓,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不累,看到有收获,反而更有干劲了。”
卫玉书看着她被阳光映红的脸庞,轻声道:“有你在真好。”
尤湘灵脸上刚泛起红晕,正要说话,忽然听到林中传来异样的声响。
卫玉书立即起身,弓箭在手:“什么声音?”
两人屏息凝听,一阵低沉的咆哮从密林深处传来,惊起一片飞鸟。
尤湘灵脸色一变:“不好,是熊!快走!”
两人匆忙收拾东西,牵着小呆往山下退去。
尤湘灵回头望了一眼,隐约看到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林间移动。
两人加快脚步,直到回到开阔地带才松了口气。
“幸好发现得早。”尤湘灵拍着胸口,还有些后怕。
卫玉书点点头:“山里野兽饿急了确实危险。今天就到这里吧,这些收获也不错了。”
“嗯,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水源……虽然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尤湘灵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轻声道,“明天我们还来吗?”
今日灌得水倒是能坚持几天了。
卫玉书道:“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找找看有没有更好的,不会在这个夏季干枯的水源。”
远处,村子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
………………
夕阳西沉,暮色四合。
尤湘灵和卫玉书回到家中,将今日的收获一一归置妥当。
野兔被尤湘灵处理干净,她本来想一半用来做菜,一半晒干成肉干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这兔子瘦巴巴的,总共也没几两肉。
她想了想,还是直接吃了吧。
至于野莓,则清洗干净当做饭后水果。
“我来生火做饭。”卫玉书说着,熟练地架起灶台上的铁锅。
他拿起水瓢,却发现水缸已经见底,只舀出小半瓢浑浊的水。
见状,他眉头微蹙:“先用今天灌来的水吧……对了,湘灵,村里的水井怎么样了?”
尤湘灵摇摇头:“井水已经降到最底层了,怕是撑不了几天。”
她走到院中,望着远处干涸的河床,河底的鹅卵石在夕阳下一览无余。
“连河都干了……”她轻声叹道。
她又默默回了厨房,蹲下身帮着添柴火。
灶膛里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她担忧的面容:“若是连我们找到的河也干了……”
“那就再往深处找。”卫玉书坚定地说,手中的木勺轻轻搅动着锅里的粥,“总会有办法的。”
粥煮好了,虽然稀薄,倒也香甜。
两人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就着暮色用饭。
远处传来村民们的交谈声,隐约能听到“水井”、“干旱”之类的字眼。
“村里人都在为水发愁。”
卫玉书望向山:“我们也是。”
尤湘灵叹了口气。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和村里的人抢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