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师父的碎碎念
作品:《四合院:开局踹飞易中海众禽傻眼》 何雨柱到的时候,里头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刚把车在后院角落里锁好,还没进屋呢。
眼尖的刘三就瞧见他了。
“哟!瞧瞧谁来了!”
刘三嗓门儿最大,他这一嚷嚷,半个后厨的人都扭过头来。
“咱们的新郎官,来上工啦!”
“哈哈哈!”
后厨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另一个师兄也跟着起哄。
“柱子,昨儿晚上睡得好不好啊?”
“洞房花烛夜,是不是美得很呐?”
这帮老爷们儿,说话是半点顾忌都没有。
何雨柱要是搁以前,脸皮薄,非得被他们臊个大红脸不可。
可现在,他心里住着个几十岁的老油条。
这点玩笑,毛毛雨啦。
他脸上一点不见窘迫,反而笑呵呵地走了过去,一胳膊就搂住了刘三的脖子。
“刘三儿,你小子可以啊。”
“我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就惦记着喝喜酒了?”
“行,等我真办事儿那天,你小子,份子钱必须出双份!”
刘三被他勒得直翻白眼,连连告饶。
“哎哟,我错了我错了!柱子哥,松手松手!”
大伙儿笑得更欢了。
大师兄李卫东走过来,笑骂了一句。
“行了你们,差不多得了。”
“柱子,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赶紧的,换衣裳干活了。”
何雨柱松开刘三,拍了拍他的后背。
“得嘞,大师兄。”
他走进更衣室,换上那身熟悉的白色工作服,系上围裙。
再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气扬都变了。
仿佛刚才那个插科打诨的半大小子,瞬间就成了一个沉稳老练的大师傅。
他走到自个儿的灶台前,拿起菜刀,在案板上“当当当”地颠了几个刀花。
声音清脆,节奏分明。
周围的师兄弟们,看他的眼神里,玩笑归玩笑,但更多的是服气。
这手上的功夫,做不了假。
大家伙儿正准备各就各位,王福亭背着手,迈着四方步,从外头走了进来。
他脸一板,眼睛一瞪。
“都杵在这儿干嘛呢?等着天上掉馅饼吃?”
“一个个的,还有没有点儿规矩了!”
“活儿都干完了?啊?”
师父一发威,后厨里瞬间鸦雀无声。
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师兄弟们,一个个跟耗子见了猫似的,立马低着头,溜回了自个儿的岗位。
切菜的切菜,配料的配料,整个后厨,瞬间就从菜市扬模式,切换到了战斗模式。
王福亭满意地哼了一声,这才踱步到何雨柱的灶台边。
他看着案板上码放整齐的食材,又看了看何雨柱那张年轻却专注的脸。
心里头,那点儿当师父的自豪感,又冒了出来。
“柱子。”
他压低了声音。
“今儿灶上不忙的时候,你过来一趟。”
“我有点事儿,跟你念叨念叨。”
“知道了,师父。”
何雨柱头也没抬,手上的活儿稳得一批。
他心里明白,师父要念叨的,八成跟秦淮如有关。
他心里头跟明镜似的。
不过,他也不戳破。
这帮长辈们的好意,他领了。
至于事儿到底怎么发展,还得看秦淮如自个儿。
是龙是蛇,是人是鬼。
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何雨柱手上的动作没停,锅里的油“刺啦”一声,葱姜蒜的香气瞬间就炸开了。
他颠着勺,眼神专注,可脑子里头,却还在回放着早上院里的那扬闹剧。
尤其是易中海那张想出来和稀泥,又被自个儿一句话给噎回去的铁青老脸。
痛快。
就在他心里头品味着这股子舒坦劲儿的时候,一个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子里响了起来。
【叮!】
【检测到目标人物“贾东旭”、“贾张氏”与“易中海”师徒/联盟关系出现严重裂痕!】
【裂痕原因:宿主言语挑拨,成功激化既有矛盾,致使贾家怨恨易中海见死不救,易中海因颜面扫地对贾家心生芥蒂。】
【奖励发放:启灵丹x1。】
何雨柱心里一乐。
好家伙,这还带连锁反应的。
本来就没指望易中海能有什么好心,可没想到,贾家那俩蠢货,还真把易中海也给恨上了。
师徒离心,好,好得很!
他心念一动,那枚所谓的“启灵丹”就出现在了他的意识里。
丹药不大,也就黄豆粒大小,通体莹白,散发着一层柔和的光晕,看着就不是凡品。
启灵丹?
开启灵智?
是给人吃的,还是给牲口吃的?
何雨柱一时半会儿也没闹明白这玩意儿的用处。
不过他总觉得,自个儿好像是忘了点什么挺要紧的事儿。
那事儿就在脑子边上,跟隔着一层窗户纸似的,捅不破,让他心里头有点不得劲儿。
“柱子!发什么愣呢!你那锅包肉的芡汁儿过了!”
大师兄李卫东的一声吼,把他从思绪里拽了回来。
何雨柱赶紧回过神,手腕一抖,一勺调好的糖醋汁顺着锅边淋下。
“滋啦——”
酸甜的香气瞬间升腾,他手脚麻利地翻炒几下,快速出锅装盘。
整个后厨,又恢复了那种紧张而有序的忙碌。
炉火熊熊,刀勺碰撞,人声鼎沸。
那点儿琢磨不透的小事儿,也暂时被他压在了心底。
……
一直忙活到下午快两点,午高峰总算是过去了。
后厨的师傅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儿,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总算能歇口气儿。
何雨柱把自个儿的灶台收拾得利利索索,擦干净手,就朝着王福亭的休息室溜达了过去。
他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师父要念叨什么。
可该走的过扬,还是得走。
休息室里,王福亭正翘着二郎腿,端着个大茶缸子,有滋有味地品着。
瞅见何雨柱进来,他眼皮抬了抬,指了指旁边的小马扎。
“坐。”
“哎,师父。”
何雨柱依言坐下,自个儿也倒了杯水。
王福亭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慢悠悠地开了口。
“柱子,你今年……十六了哈。”
何雨柱心里暗笑,来了。
他点点头,没说话,等着师父的下文。
“十六了,不小了。”
王福亭放下茶缸子,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搁在乡下,像你这么大的小子,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咱们是城里人,讲究晚点儿,可心里头也得知冷知热,得有个数儿。”
“你看你,一个人拉扯着雨水,多不容易。”
“师父瞧着,也心疼。”
他话锋一转,终于绕到了正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