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贾家母子的阴谋

作品:《四合院:开局踹飞易中海众禽傻眼

    屋里头,贾东旭看着那影子消失,眼睛里那股子憋屈的恨意,又冒了出来。


    “妈,您瞧见没?那孙子走了!”


    他转过头,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被院里还没走干净的人听见。


    贾张氏正拿着块凉毛巾敷着自个儿的脸,半边脸肿得跟猪头似的,一碰就钻心地疼。


    她从牙缝里“嘶”了一声,三角眼眯成一条缝,也往窗外瞟了一眼。


    “走了好。”


    她含糊不清地哼了一声。


    “那小兔崽子一走,那屋里不就剩下一个丫头片子,一个赔钱货了么?”


    贾东旭搓了搓手,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


    “一个十八,一个才七岁,俩女的,能有多大劲儿?”


    “妈,要不我今天不去厂里了,我……”


    “你给我闭嘴!”


    贾张氏没等他说完,就猛地把毛巾摔在了桌上,震得桌上的破茶缸子都跳了一下。


    “你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么!”


    她瞪着儿子,眼神凶狠。


    “早上儿刚挨的揍,你忘了?我这张脸,忘了?”


    “你那肚子,现在不疼了?”


    贾东旭被她吼得一缩脖子,下意识地捂了捂肚子,那地方好像还真有点隐隐作痛。


    “我……我这不是着急嘛。”


    他小声嘟囔了一句。


    “急?急有什么用!”


    贾张氏喘着粗气,胸口起伏着。


    “兔子进了笼子,你还怕它飞了不成?”


    “那小骚蹄子,既然住进来了,就跑不了。”


    “今天,你给我老老实实去上班,一个字儿都别多说,见了谁都给我耷拉着脑袋。”


    “咱们得先让他们觉着,咱怕了,咱服了。”


    她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阴冷的算计。


    “等过个十天半个月的,风头过去了,大伙儿把这事儿给忘了。”


    “到时候,再找机会。”


    “何雨柱白天在丰泽园,天不黑回不来。”


    “院里头,大白天有几个人?”


    “你瞅准了空子,把那丫头骗出去,那屋里,不就剩她一个了?”


    “到时候,你想怎么着,还不是你说了算?”


    贾东旭听着他妈的话,眼睛越来越亮。


    对啊!


    还是妈想得周到。


    这事儿,不能急。


    得慢慢来,得有耐心。


    他心里头那股子邪火,被他妈这么一说,反倒沉淀下来,变成了一股更阴沉的盘算。


    “我明白了,妈。”


    “我听您的,我这就去上班。”


    他站起身,整了整身上那件皱巴巴的工服。


    “您在家也安生点儿,别出去招惹是非,也别去跟那小蹄子吵。”


    “放心。”


    贾张氏重新拿起凉毛巾,敷在脸上,闭上了眼睛。


    “妈心里有数。”


    贾东旭这才推开门,低着头,快步走出了院子。


    ……


    北沟沿胡同的清晨,空气里带着一丝槐花的甜味儿。


    何雨柱骑着车,车轱辘压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咯噔”声。


    没带雨水,车后座空着,他骑得飞快。


    很快,就到了棉花胡同,师父王福亭家门口。


    他把车停稳,上前“梆梆梆”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师娘李秀莲。


    “哟,柱子来啦。”


    李秀莲脸上带着笑,往他身后瞅了瞅。


    “今儿怎么就你自个儿?雨水呢?”


    “师娘,雨水今儿不过来了。”


    何雨柱笑着打了声招呼。


    “我那个亲戚,昨儿不是刚从乡下来嘛,我就让雨水在家陪陪她,俩人正好做个伴儿。”


    “哦?”


    李秀莲的眼睛亮了一下,下意识地跟里屋走出来的王福亭对视了一眼。


    俩口子那眼神,就跟接上了头似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昨儿晚上,王福亭就把后厨那事儿,添油加醋地跟自个儿老婆子学了一遍。


    说那姑娘长得怎么俊,怎么水灵,看着就是个本分人。


    又说柱子这小子怎么护着人家,那架势,活脱脱就是护着自个儿媳妇。


    最后,王福亭下了个结论。


    这事儿,有门儿!


    他这个当师父的,得推一把。


    李秀莲一听,心里头也乐开了花。


    她早就把何雨柱当半个儿子看了,这孩子的人生大事,她能不上心?


    十六岁怎么了?


    先定下来,培养着感情,过两年一到岁数,正好办事儿!


    这会儿一听何雨柱说,把雨水留家里,让那姑娘陪着。


    这不就是创造机会嘛!


    说明柱子这小子,心里头也有那意思!


    “好,好,应该的。”


    李秀莲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看何雨柱的眼神,就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亲戚刚来,是得好好陪陪。”


    “让雨水在家也好,俩小姑娘说说话,热闹。”


    王福亭也背着手走了过来,他刚吃完早饭,嘴里叼着根牙签。


    “嗯,你办得不错。”


    他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语气里透着一股子“孺子可教”的欣慰。


    “你那亲戚,叫什么啊?多大了?家里头是干嘛的?”


    李秀莲在旁边,看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嘴。


    “叫秦淮如,十八了,家里是种地的。”


    何雨柱也没多想,随口就答了。


    “哦……秦淮如,好名字。”


    李秀莲点点头,心里头已经把这名字给记下了。


    何雨柱瞅了瞅天色,看师父还在那儿剔牙,一副悠闲的样儿。


    “师父,师娘,那我先走了。”


    “我先把车骑到店里去,省得下工了再跑您这一趟。”


    “去吧去吧。”


    王福亭挥了挥手,那架势,就跟赶苍蝇似的。


    “路上骑快点,别耽误了灶上的活儿。”


    “得嘞!”


    何雨柱应了一声,翻身上车,脚下一蹬,自行车“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李秀莲捅了捅王福亭的胳膊。


    “哎,老王,你瞧见没?”


    “瞧见什么?”


    王福亭明知故问。


    “柱子这小子,开窍了!”


    李秀莲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点兴奋。


    “这感情啊,就得多处,处着处着,不就有了嘛!”


    “那是。”


    王福亭得意地一挺胸脯。


    “也不看看是谁的徒弟。”


    “这事儿啊,我看,八九不离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