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 章 当“服务员”
作品:《权力巅峰之中央选调生》 窗帘缝隙里挤进来的阳光格外刺眼,张志霖费力地睁开眼,混沌的意识花了好几秒才清醒 —— 自己正躺在酒店柔软的大床上,旁边床上是打着鼾声的刘德凡。
再看看时间,已经上午十点了。至于昨晚的“战况”,他啥都不记得了,少有的喝断片了。
晕晕乎乎的下了床,踉跄着摸进卫生间洗漱。张志霖来燕城是有任务的,得趁杨正尧校长不忙的时候,去拜见一下,精神头必须得支棱起来。
不一会,刘德凡也睁了眼睛,扯着嗓子嚷嚷:“志霖,昨晚是我把你背回来的,跟个死猪一样,哥们够意思吧!”
张志霖扬声回道:“绝对仗义,赶紧起来收拾收拾,今天请你吃好的!”
刘德凡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一骨碌爬下床:“我记得楼下就有家姚记炒肝,再喝点豆汁,配着刚出锅的包子、焦圈,那滋味,简直绝了!”
虽然在燕城待了十年,但张志霖实在消受不起炒肝和豆汁的滋味,除非往里头灌半瓶醋。
二人洗漱过后,刚准备出门,敲门声就 “笃笃” 响了起来。
拉开门的瞬间,张志霖愣了愣 —— 门口站着的竟是赵芸汐和妹妹张楚瑶,手里还提着早饭。
见哥哥眼神里浮起疑惑,张楚瑶一脸笑意说道:“哥,我一大早就过来了,刚跟嫂子给你们买了早饭。还热乎着呢,快吃了解解酒!”
这丫头,生怕自己哥哥讨不着媳妇,使劲的撮合。
才跟赵芸汐相处了一早上,张楚瑶就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美丽动人,又对哥哥有意思的“未来嫂子”。
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张志霖和刘德凡吃着“爱心早餐”。
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多了,张志霖放下碗筷,摸出手机拨通了杨正尧校长的号码。
刚响了几声就被接通,电话中传来了校长熟悉的声音:“志霖,听东升说你来燕城了?”
“是的校长,” 张志霖坐直了身子,语气恭敬起来,“想给您汇报一下工作。”
“下午三点吧。” 杨正尧的声音顿了顿,添上一句,“我和东升、张升小酌几杯,你来‘甲所’吧,老地方。”
张志霖惊喜地回道:“好嘞校长,我三点准时到。”
挂了电话,他抬眼正好对上赵芸汐望过来的目光。她唇边漾着浅浅的笑意,温声道:“待会我和楚瑶去逛街,看的给她买几件衣服。”
还没等张志霖接话,妹妹抢先开口:“我正好没有秋衣,谢谢芸汐姐!哥,你忙你的吧!”
张志霖无奈地笑了笑,从包里抽出一叠钱递给妹妹,叮嘱道:“都上大学了,该好好拾掇拾掇了,穿得漂亮些。芸汐,那就麻烦你了。”
赵芸汐眼尾的笑意更盛:“楚瑶本就是个活脱脱的美人胚子,稍微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放心吧,保证不辱使命!”
一旁的刘德凡见状,故意捂着心口哀嚎起来:“你们一家三口明晃晃地秀恩爱,我这个外人成了多余!”
忽然,他眼中倏地闪过一抹光亮,脸上竟浮起几分不自然的羞涩,转向张楚瑶问道:“妹妹,你应该没有男朋友吧?”
张楚瑶想都没想,直接摆了摆手:“德凡哥,我才大一呀,得好好学习。你都快二十八了,找别人吧!”
刘德凡却半点不泄气,反而往前凑了凑:“只要有真情实意,年龄不是问题!楚瑶,,等会儿去买衣服带上我呗?我不光能给你当参谋,拎包跑腿也绝对是一把好手,我和你哥可是过命的交情呀!”
张志霖怒道:“刘德凡,少打我妹妹主意,不看看你多老了!”
刘德凡脖子一梗,不服气地回怼:“你个老男人,比我还大两个月!别忘了,咱都是光棍汉!”
张志霖懒得和他吵,直接躺床上养精蓄锐去了。
赵芸汐和张楚瑶知道张志霖下午有要紧的事,便也没再打扰,收拾完碗筷出门逛街。谁知刘德凡像块甩不掉的牛皮糖,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愣是要当个 “贴身跟班”。
……
中午一点半,床头的闹钟准时响起,将张志霖从浅眠中唤醒。他起身走到洗漱台前,用冷水匆匆抹了把脸,冰凉的触感顺着皮肤蔓延开,混沌的脑子才算彻底清醒过来,倦意也消散了大半。
打车到华大校门,他熟门熟路地直奔 “甲所”。这里树林成荫、花草簇拥,还有草木山冈、溪流环绕,真是一处难得的清幽之地。
推开杨正尧校长惯用的包间门,张志霖没多耽搁,叫来工作人员点餐。他对几位领导的口味早已烂熟于心,略一思忖便点好了几道常吃的凉菜。
接着,他又让工作人员把校长的存酒搬来一箱,开始醒酒,这也是校长喝酒的习惯,自然不会疏忽。做完这些,他才在桌边坐下,静候领导们到来。
2点50分,包间外传来脚步声,张志霖赶忙起身,快步出去迎接,果然是杨正尧校长、俞东升司长和张升局长。
他毕恭毕敬地问候道:“校长好,张局长、俞司长好!”
杨正尧看了看桌子上的几道菜,笑着说道:“来了有一会儿吧?看着沉稳了些!”
俞东升说道:“乡镇书记,是一镇发展的‘领头雁’、群众的‘主心骨’,责任千钧,‘沉稳’是驾驭这份责任的关键素养。所以说,还是基层锻炼人呀!”
张升也感叹道:“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能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本领,提升能力。志霖,能踏踏实实的干几年乡镇书记,确实是难得的机遇!”
这还是张局长第一次提出希冀,张志霖赶忙应答:“乡镇书记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宝贵的成长机遇。请张局长放心,我会珍惜这个为群众办实事的平台、珍惜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的舞台、珍惜为一方发展担当作为的使命!”
看的出来,大家对乡镇工作确实感兴趣,主要是他们都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现在想弥补也来不及了。
几人落座后,张志霖主动充当“服务员”,给三位领导端茶斟酒。
杨正尧继续说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正因为工作繁杂,才能磨炼心性,增长才干。好好干上几年,就能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志霖,讲讲这几个月在回水湾镇干了哪些工作?”
张志霖当即汇报:“到了回水湾镇后,我推荐人大主席去县里任职,然后利用空缺岗位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捋顺了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初步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杨正尧插言道:“挂职副县长很难有话语权,你是如何推动人事调整?”
张志霖回道:“镇上实施了八个项目,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务、组织部长等领导打过招呼,我提个小要求,他们轻易不会拒绝。”
张升点了点头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基层确实存在一些乱象,短期内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为了开展工作,不得不做一些妥协,这也是无奈之举。志霖,你继续。”
“我把信访工作当做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这两个月处理了28起信访案件,如宅基地界限争议、集体资产纠纷、村干部腐败等等,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时间久、证据少……
这些信访问题几乎都绕不开村干部办事推诿、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甚至涉及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
整整半个小时,三位领导听得全神贯注,桌上的酒杯几乎没动过。
张志霖讲的这些,是他们在调研中难以触及的基层现状。
杨正尧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赞许:“志霖,你这实实在在干了不少事!那依你看,基层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张志霖略微思忖,回道:“我个人认为,要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的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想问题、作决策,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多做好事。”
他稍作停顿,语气更显恳切:“工作上,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到田间里头与群众沟通交流、谈心交友,在拉家常、聊琐事中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并把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群众树真情、动真心,要到最艰苦、最边远的地方去,到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一线去,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杨正尧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住点头;俞东升和张升也凝神沉思,不时微微颔首。
显而易见,三位领导对张志霖在基层的工作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