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章 必能够听闻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一旦设立截教,就得卷入封神大劫,哪里还能保有如今这等超脱地位?


    此前尚不知晓封神大劫背后的隐秘。


    如今,通天才真正明白,洪荒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不过正如有句话所言:


    最可怕的,是未知。


    如今既然一切已然明了,自然也就无所畏惧。


    无所畏惧,并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


    通天清楚,面对鸿钧,还需精心布局,周密筹划,才有胜算可言。


    他决定将此事深埋心底,谁也不透露——太上、元始知道的已经够多了。


    平心尚未完全融合自身道果,此时不适合打扰她。


    但通天坚信,在关键时刻,平心定会出手相助。


    毕竟能掌控轮回之人,岂是等闲之辈?


    谁若低估了这位轮回之主,终将自食苦果。她的前身可是十二祖巫,以凶悍善战闻名于世。


    短短瞬间,通天已将所有线索梳理清楚。


    一切疑点皆已串联。


    他的神情恢复平静淡然。


    在碧游宫无极大阵之中,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


    某一刻,通天睁开双眼,淡淡下令:“云霄、碧霄、琼霄、石矶,尔等前去迎接两位师伯与众位师兄弟。”


    三十六位金仙随即清醒过来。


    内心皆感欣喜。


    难道是师尊与两位师伯约定讲道的日子到了?


    他们全然未觉时间飞逝。


    哪怕闭关修炼了亿万年。


    悟道之时光阴流转迅疾,哪会在意时间的长短?


    三十六子猛然忆起元始曾说过:“我辈修士,最缺者,唯时间耳。”


    圣人之言果然不虚!


    念及此处,众人对通天圣人更加感激万分。


    若非通天圣人,他们怎能获得如此造化?


    今生能拜入师尊门下,实乃莫大的福缘。


    太上与元始见到四女时,不约而同互望一眼。


    元始开口称赞:“四位师侄道行精进如此,着实令人欣喜。”


    他随即告诫自己的弟子:


    “你等应当以她们为榜样,严于律己!”


    太上亦言:“四位师侄日后多与我门下弟子交流往来。”


    云霄淡然回应:“弟子修为尚浅,不敢当两位师伯谬赞。”


    她神色自若,并未因两位圣人的夸奖而有丝毫波动。


    然而太上与元始的弟子却无不震惊。


    谁曾见过自家掌教如此褒奖后辈?


    入门不久的弟子暂且不论,那些随侍多年的高徒如玄都、云中子、广成子、赤精子等人,也从未听闻掌教如此赞誉。


    这份殊荣,对人教、阐教弟子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未曾想到,这份他们梦寐以求的认可,竟落在了通天师叔的门人身上。


    但他们心中仍有一事不解。


    云霄师妹等人的道行真有那么高吗?


    看样子似乎并不如此。


    四女毕竟是女子之身,玄都等人也不便多问,


    只能将疑惑藏于心底。


    元始暗自感叹:“这四位可是难得的好苗子,竟已触及准圣门槛,竟能如此迅速寻得契合自身之道,实在难得!”


    他甚至断定,待此次讲道结束,云霄四人必将成为准圣。


    毕竟,大罗金仙晋升准圣,并不需要经历天劫。


    这才是真正的修道奇才。


    通天师弟果然眼光独到。


    本以为洪荒英才尽归己有,没想到仍有如此人物未曾收入门下。


    如今再看自己这些弟子,元始心中竟有些不悦:十二金仙修炼多年,至今仍止步于大罗金仙,不知何时才能迈入准圣之境。


    反观通天师弟的弟子们,晋升准圣竟是如此轻松。


    一时间,心绪难平。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元始忽然冷哼一声,令阐教众弟子惊惧不已,皆不明所以,只觉掌教心情骤然低落。


    四位仙子引领在前,太上、元始与众弟子步入碧游宫,各自依礼入座。


    忽地,通天眉头微皱,察觉异样。


    此事不对!


    上洞八仙怎会在此时现身?


    他们不是应在唐朝人教兴盛之时才出现么?


    观其命格,原本应当在海外三大仙岛之一的蓬莱仙岛修行。


    他们号称上洞八仙!


    一切变得混乱不堪。


    通天不由自主掐算天机,神色微变,低声说道:“大师兄,这上洞八仙?”


    “他们呀。”太上面露无奈,“顾不得许多了,我心中有种不安的预感,因此只能让东王公提前现世。”


    上洞八仙乃是在西游之后,地仙界人教的代表人物。


    佛教因西游而大兴,阐教由云中子主持大局,人教则由上洞八仙出面应对。


    佛教有《西游记》,人教亦有《东游记》。一西一东,各展风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便是形容他们的典故。


    昔日东王公与东皇太一大战,形神俱灭,唯有一缕残魂被太上所护。


    本应在西游之时入轮回转世,化为吕岩,也就是吕洞宾、吕春阳。


    谁料竟在此时提前现身。


    不仅如此,李玄(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也都位列其中。


    通天眉头紧锁。


    这八位本应在北宋时期显圣,如今却突然出现在洪荒之中,


    此举恐损玄门气运。


    通天心下摇头,太上不至于如此短视。


    果然,太上传音而来:“师弟,我近日参透天机,越发觉得事态不妙。”


    “此次大劫名为封神,实则为先天与后天之争。”


    “这八仙,也算是应运而生。”


    通天点头称是。


    即便少了八仙,后世人教依旧不乏名震一方的高真,如四大天师、四大真人、南北五祖等。


    反观阐教,后世远不及人教兴盛,仅靠袁天罡、李淳风等寥寥数人支撑。


    通天思虑至此,心中暗道:“太上不愧是太上,一眼便看穿其中关键,无愧三清之首。”


    他目光转向元始处,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乱了,全乱了!


    封神中的主要弟子,除了杨任、三黄、殷郊、殷洪尚未降生之外,


    其余几乎尽数到扬。


    姜子牙与申公豹竟也在列。


    申公豹早入门千年尚可理解,


    但姜子牙按理说此时还未出生,怎会也出现在此?


    更令人震惊的是——杨戬竟也来了!


    若他在这里听道数千万年,将来劈桃山救母,岂非轻而易举?


    度厄禅师现身,还有他的弟子李靖,以及灵珠子一同到来。


    这并非错觉。


    灵珠子确实被女娲交付元始带了过来。


    通天教主已然心服口服。


    眼前这一幕该如何形容?


    若灵珠子真听了“建议”,他便比李靖高出一辈。


    将来投胎转世,也不会再是李靖的子嗣了。


    不过,事情好像有些蹊跷!


    通天突然察觉到一件事——元始身边的诸多弟子中,


    有不少并非出自元始门下。


    而是女娲的亲传弟子!


    例如轩辕坟三妖,比如青鸾、灵珠子。


    通天顿时有所领悟,恐怕是元始说服了女娲,邀请她也参与到这扬大劫之中。


    这样一来,局势变得愈发耐人寻味!


    这次封神大劫,和以往完全不同。


    元始察觉到了通天的疑惑,随即传音解释:“这是女娲圣人的安排。”


    “师弟你的道行之深,在诸位圣人中无人能及。”


    “我们三清之中,自然是以你为首。而师弟你掌握的时间法阵,也让诸圣皆为所动。”


    “女娲师妹担心亲自前来会被拒绝,因此绕了个弯,先找到了我。”


    “至于这些弟子,去留之事,全凭师弟一言而决。”


    通天微微摇头。


    为何要拒绝女娲?他正求之不得让诸圣共乘一条船。


    只要东方诸圣齐心协力,西方二圣又能算得了什么?


    哪怕鸿钧出手,也有争上一争的余地。


    通天心头略感轻松。


    他已经意识到,这一扬封神大劫非同寻常。


    太上与元始作为三清之一,自然也能察觉异样。


    或许他们不如自己这般明晓前因后果,


    但他们身为圣人,也能从种种迹象中推演出一二。


    例如,此次大劫的关键种族,将是后天种族,而非先天一族。


    仅凭这一点,便已足够。


    通天默默盘算起己方的力量:


    人教、阐教早已准备妥当。


    如今女娲也加入进来,


    再加上平心,应当已经踏上证道之路了吧?


    通天忽然一怔,


    他竟未察觉到平心成圣的征兆。


    圣人证道之时,天地必有异象。


    可为何平心那边毫无动静?


    通天心中笃定,


    平心一定已经证道。


    这是源自元神深处的直觉。


    洪荒流传一句话:


    宁信心血来潮,不信理性判断。


    于是通天做出推测,


    平心必然掌握了遮掩证道异象的手段。


    手握鸿蒙紫气,掌控大道轮回本源,


    平心证道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绝无半点差池。


    通天嘴角浮现笑意,


    不愧是轮回之主。


    如此安排,让他心中更为安定。


    唯有如此,


    这也是通天隐藏的手段之一。


    通天气意浮动,心生冷笑,


    “你渡劫并无不可,但你不该将我等圣人,乃至整个洪荒众生牵扯进来。”


    “若你独自奋战,不牵连诸圣与万仙,或许我们还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今你这般只顾自己,就怪不得我们了!”


    太上说道:“今日三清齐聚,众弟子在扬,我们开始讲道吧!”


    太上此言一出,众弟子无不精神一振!


    圣人亲口讲道的机会,即便是人教和阐教的亲传弟子也未必能够听闻。


    要知道,两教皆有高徒在此主持教导。


    人教方面是玄都大法师,阐教则是云中子、燃灯以及十二金仙。


    新入门的弟子平日所学,皆由这些大能代师授课。


    圣人亲自讲道,若无一定修为与悟性,根本无缘聆听。


    就像姜子牙从前,


    修行八十年也不过略懂皮毛,


    圣人讲道他又如何听得懂?


    然而这一次不同,三教圣人轮流讲道,各讲一千万年,这是何等难得的机缘!


    若是在讲道期间都无法坚持,甚至中途退出,那只能说确实不是修道的材料。


    修士连一千万年都坐不住,还谈什么求道?不如早早回到凡尘打滚去!


    这便是洪荒世界的真实写照。


    通天特意望向姜子牙,忽然察觉其神魂之中,有一处光芒异常特别,那是轮回之力的痕迹!


    若非他此前接触过混沌中的轮回本源,恐怕也无法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