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众人敬服

作品:《通天掀桌拒教,系统赐道成圣!

    鸿钧无奈点头示意离去。


    通天向诸圣告别,哈哈大笑地返回碧游宫。


    鸿钧眼中寒光一闪即逝。作为天道化身,想要动这些圣人,并不容易。


    鸿钧虽为天道级圣人,欲伤诸圣亦非易事。


    为何如此?


    鸿钧乃是洪荒唯一一位天道级圣人,难道还奈何不得其他几位圣人?


    圣人元神寄托于天道虚空,故而不死不灭,除非将其元神从天道虚空中彻底剥离。


    否则任何惩罚都难以奏效。


    再者,圣人因元神寄托虚空,天生便可感应天道变化。


    若要在天机明朗之时谋算圣人,几乎无从下手。


    除非身处大劫之中,天机混乱,才有机可乘。


    鸿钧既是天道化身,他的念头便是天道规则本身。他刚起一念,下一刻便被诸圣察觉。


    如此情形,又怎能成功谋算他人?


    除非身处大劫之中,那时天机隐没,鸿钧出手算计他人方可无往不利。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在诸位圣人尚未证道之前,早早布下无数后手,从无人注意之处落子,悄然推动天下大势。唯有从这两方面入手,才有可能真正影响到天道圣人。


    其余之时,想要操控这般存在,谈何容易?


    谁叫鸿钧乃是天道级圣人,而他所要算计的又是一群天道圣人?


    他甚至连一丝念头都不敢显露。


    只见他神色淡然地看着四圣争执不下,干脆神游物外,与天道交融合一。


    无论四圣如何争论,这封神大劫早已注定,是他成圣之初便定下的大事。


    任何一位圣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通天返回金鳌岛碧游宫,众弟子见他归来,皆是激动不已。


    赵公明快步上前,恭敬问候:“师尊,这些年您去了哪里?我们可想死您了!”


    其他弟子也纷纷点头附和。


    通天闻言轻笑,略带无奈。


    虽说他将三十六位弟子留在碧游宫中闭关修炼,但也同时启动了无极大阵中的时光法阵。


    洪荒外界一日,阵中便是千万年。


    他在紫霄宫待了一年,这些弟子在阵中却已度过数亿年!


    实在不易。


    他细细打量每一位弟子。


    见其法力深厚,根基扎实,心境从容,毫无急于求成之态。


    个个修为稳固无比。


    通天满意地点头:“很好,非常好。”


    “碧游宫内有一座混元无极大阵,其中设有时光法阵。”


    “洪荒一天,此地已是千万年。”


    “如今外界不过过去一年而已。”


    三十六位弟子听闻此言,面面相觑,皆倒吸一口凉气。


    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念头:若在此多修炼一些时日,岂不是比别人更容易早早突破?


    通天一眼看出他们心思,随即出声打断:“碧游宫中的时光法阵虽好,但终究不在洪荒世界之内,法则残缺不全。”


    “修行至大罗金仙之上,需融合天地法则,方能奠定道基。”


    “即便你们在阵中修炼再久,仍需步入红尘,斩断因果,参悟法则,方有望踏入准圣之境。”


    “时光法阵最大的用处,不过是为你们节省时间罢了。”


    “莫要以为修士寿命无穷,实则不然。洪荒之中劫难重重,接踵而来,足以令人怀疑自身道路。”


    “因此,务必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三十六位弟子闻言,皆心生敬畏,齐声应诺。


    他随手将众多宝物赐予诸位弟子。


    通天乃圣人,拿出的东西自然非凡。皆是至高无上的法宝。


    当年鸿钧欲借他之力,在分宝崖上赏赐不少珍宝。


    如今,这些宝物尽数归了弟子们所有。


    通天笑着开口:“这漫长岁月里,可有什么不解之处?”


    他打算尽一尽师尊之责,悉心指点一番。


    未曾想众弟子面面相觑,皆摇头不语。


    通天指着石矶问:“这是何故?”


    石矶上前一步,恭声道:“师尊太过厉害!您赐下的《上清玉宸金章》实乃无上典籍。”


    “此书中涵盖万象,弟子无论有何困惑,皆能从中找到答案。”


    “更妙的是,弟子何时参悟,皆由己心而定。”


    “若非公明师兄提醒,弟子尚未察觉时光已过如此之久。”


    原来一切皆因《上清玉宸金章》。此书正是通天昔日所立之道门总纲。


    其内不仅有大道总述,更有万千细纲。


    它如智能一般,为每位弟子量身定制修行法门。


    因此,无论通天是否在扬,对弟子们的修习影响并不大。


    换句话说,《上清玉宸金章》便是通天的一道化身,可随时指引他们前行。


    通天顿时轻松起来。


    他还特地赶回碧游宫,原以为要亲自指点一番。


    谁知弟子们竟已有如此自学成效!


    此事一解,便去了他心中最大一块挂念。


    “你等切不可懈怠。”他说,“碧游宫中无天劫威胁,若想提升境界,仍需外出历练。”


    通天神情肃然:“你等须谨记一事。”


    “求道之路,圣人只是起点,你们仍在门外徘徊,远未得道。”


    “万不可生骄慢之心。”


    三十六弟子齐声应诺,心中震撼难言。


    在师尊眼中,唯有证得圣位,才算是踏上求道之路。那要求之高,令人敬畏。


    如此说来,洪荒之中诸多大能,如三圣皇、镇元子、鲲鹏、云中子等,竟连门槛都未曾迈入。


    赵公明等人既感震撼,又觉兴奋。


    师尊通天圣人如此看重他们,对他们最起码的期望便是证道成圣。


    未曾想,自己竟也有此资质。


    修道之人,谁不愿证道成圣?


    修行越久,越觉自身渺小,对道亦愈加敬重。


    他们原本以为,能如云中子师兄一般,修至准圣之境,长生久视,已是极致。


    “在师尊心中,这些根本不值一提。”


    能成为师尊的弟子,是何等的福缘!


    通天冷声道:“我的弟子,将来皆要证道,否则,为何收你们入门?”


    “岂会丢人!”


    赵公明等众弟子纷纷跪拜:“我等定当刻苦修行,不负师尊厚望。”


    “怎么,怀疑我的话?”通天大笑一声。


    他抬手一点,顿时一片紫气翻腾,散发出耀眼的光华。


    “鸿蒙紫气!”三十六位弟子屏息凝神,《上清玉宸金章》中早已讲明——


    鸿蒙紫气,乃是成圣之机!


    这是通往圣道的根本,


    是踏入圣境的资格与凭证。


    换句话说,哪怕你道行高深,法力滔天,若无鸿蒙紫气,便永无成圣之日。


    而一旦得此紫气,只要道行圆满、法力深厚、功德具足,


    成圣只是水到渠成之事,只差时间早晚。


    三十六弟子万万没想到,他们竟有如此机缘,得此成圣契机!


    “发什么呆?”通天语气不善,“还不快将紫气纳入元神!”


    众人恍然惊醒,连忙将鸿蒙紫气收入己身。


    通天神情严肃:“别以为得了鸿蒙紫气就等于成圣,须记得昔日红云老祖的结局。”


    三十六弟子如遭雷击,心头震动。


    红云老祖堪称洪荒第一悲情人物。


    开局强大无比,却一步步走向毁灭,


    死得憋屈至极。


    即便时光久远,洪荒之中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你们不过是在碧游宫中修行了数亿年而已,难道从未察觉其中异样?”通天不愿弟子心生骄慢。


    众弟子彼此对视,最终目光落在云霄身上。


    通天心中暗自惊叹。原本的历史中,


    不论内门还是外门八大弟子,都不曾以云霄为首。


    便是这一世,自己收徒之时,她也并非首位入门之人。


    可如今,她却被三十六弟子共推为大师姐,


    真是命运奇妙。


    要知道,这群弟子中不乏金灵、无当、龟灵、乌云、赵公明这样的杰出之辈,


    偏偏云霄成了众人信服的领头之人。


    通天不由得陷入沉思。


    云霄上前一步,恭敬道:“师尊,我等在碧游宫中从不敢懈怠,对于《上清玉宸金章》的领悟,对天道的参修,从未松懈。”


    “各位同门平日里都极为自律,从未有过丝毫松懈。然而为何唯独法力提升,境界却毫无进展?”


    众弟子纷纷颔首。


    通天笑道:“你怎么看?”


    “弟子认为,恐怕是因为碧游宫屏蔽了我等的天劫!”云霄毫不犹豫地答道。


    通天点头称是:“你们的体悟并无差错。”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既然明白原因,为何不主动离开碧游宫,去渡那雷劫呢?”


    “弟子不敢。”云霄恭敬行礼,“当年师尊离宫前曾叮嘱我等,在宫中专心修习《上清玉宸金章》,静候您归来。”


    “未见师尊之前,弟子等人岂敢妄动?”


    通天微微一笑:“这正是我对你们的一个考验,看来你们都通过了。”


    “若连这点坚持都没有,也就没有资格做我的弟子。”


    他随即宣布:“从今日起,云霄便是我座下大师姐。”


    云霄面露惊诧,片刻后稳住心神,郑重回应:“云霄谨遵师兄之命。”


    其余弟子也无异议。


    云霄的见识、胸怀与言谈早已赢得众人敬服。她担此重任,诸仙皆心悦诚服。


    通天朗笑一声,随手一挥,将诛仙四剑赐予云霄:“这是诛仙剑阵,你与碧霄、琼霄、石矶,一同为我执剑!”


    他看得真切,当诛仙剑阵落入四位女仙之手时,她们的气运顿时焕然一变。


    通天含笑吩咐:“你们去迎接雷劫吧!”


    四仙因得诛仙剑阵加持,气运如苍龙腾空,飞扬跋扈。


    诛仙剑阵乃杀伐利器,竟将原本温婉恬静的四位女仙,转瞬化作凌厉杀星。


    如此变化,利弊参半,通常弊大于利,福祸难测。


    仙人之气运并非恒定,而是流动不居。


    运势来临时,天地相助;运数衰败时,英雄亦难自保。


    说的正是这一理。


    不过,这点小波折对通天而言并不算事。他是圣人,又有混沌钟护体,即便不立大教,护住三十六位弟子也不在话下。


    更何况,这一切皆是通天有意为之。


    他座下这三十六弟子,个个才智出众,德行深厚。


    而这四位女仙更是以仁德为本,秉持爱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