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山里头,掏出个新世界!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太行山大捷的硝烟,在凛冽的寒风中渐渐散去。


    持续了数日的追歼战宣告结束。


    日军第一军主力被彻底打残,狼狈地逃回各自的据点,龟缩不出,华北的战略态势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但对于三八六旅根据地来说,真正的“大会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愚公”工程指挥部。


    李云龙刚从苏联专家彼得罗夫那边脱身,又一头扎进了这里。


    他腆着肚子,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屁股,双手叉腰,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唾沫横飞。


    “都给老子听清楚了!”


    “仗打完了,缴获也分完了,一个个都吃饱喝足了,别他娘的以为就能躺下来睡大觉!”


    “告诉你们,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沙盘上,震得上面代表山川河流的泥块簌簌掉落。


    “从今天起,咱们基建工程兵团,正式回归!”


    他指着沙盘背后那座巍峨的大山,嗓门又拔高八度。


    “看到没?第一期工程,经过王老根等五百矿工与旅部工兵营的收尾工作,今天就要正式验收了!”


    “验收?”一营长张大彪挠了挠头,满脸不解,“团长,不就是挖了几个大洞吗?有啥好验收的?”


    “你懂个屁!”


    李云龙眼睛一瞪。


    “那叫洞吗?那叫‘一号厅’和‘二号厅’!是咱们兵工厂未来的心肝宝贝!”


    “是咱们以后造大炮、造坦克、甚至造飞机的老巢!”


    “今天,林老弟要亲自来剪彩!哦不,是验收!咱们得把场面给他搞得漂漂亮亮的!”


    李云龙的声音里满是压不住的炫耀。


    “让林老弟看看,咱们基建工程兵团,不光能打仗,更能干活!”


    他把“林老弟”这三个字咬得极重,脸上是藏不住的得意。


    现在整个根据地,谁不知道林川是他李云龙的兄弟?只要说到林川,他李云龙脸上就有光!


    正说着,帐篷帘子一掀,林川和陈更旅长、周平顾问一行人走了进来。


    “哟,老李,挺像那么回事儿嘛,都开上会了?”陈更旅长笑呵呵地调侃。


    “旅长!林老弟!”


    李云龙一看来人,立马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屁颠屁颠地迎了上去。


    林川摆了摆手,目光直接落在那巨大的沙盘上。


    “我今天来,是办正事的。老李,第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都做好了吗?”


    “林老弟!放心,我李云龙办事,保证完成!”


    李云龙把胸脯拍得邦邦响。


    “你之前交代的,所有坑道壁的浮石都清理干净,地面也初步平整,通风管道的预留口也都按照图纸留出来。我亲自带着人检查了三遍,绝对没问题!”


    “口说无凭。”林川笑了笑,“走吧,带我们去现场看看。”


    “好嘞!”


    李云龙兴冲冲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走出了帐篷。


    眼前,是一片宏伟到疯狂的建设工地。


    数千名战士和从附近村子动员来的老乡,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有人在用林川设计的轨道矿车,将山洞里挖出的最后一批碎石运出来。


    有人在平整地面,为后续的设备搬迁做准备。


    还有人,正在给刚刚浇筑完的几个大型设备基座洒水养护。


    整个山谷,不再是之前那个死气沉沉的战场,而是变成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巨大工厂。


    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众人穿过喧闹的工地,来到了峭壁之下。


    峭壁上,赫然出现了两个巨大而规整的拱形洞口。


    洞口上方,用红漆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愚公”。


    洞口两侧,站着两排荷枪实弹的警卫,神情肃穆。


    “林老弟,旅长,请!”李云龙像个炫耀自家新房的主人,满脸自豪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林川点了点头,率先走了进去。


    一踏入洞口,外界的喧嚣被瞬间斩断。


    一股干燥、凉爽的空气迎面而来。


    这是一条宽达十米,高近八米的主坑道,地面已被碎石和黄土混合压实,坚硬无比。


    坑道两侧的岩壁,在定向爆破技术的作用下,光滑平整,几乎看不到任何突出的棱角。


    最让人心头发紧的,是头顶。


    每隔五米,就有一道由德国进口的高强度层压木构成的巨大拱形支架,将整个坑道牢牢撑住,传递出一种坚不可摧的厚重感。


    坑道壁上,还预留出了一排排的线槽,为将来的电力和通讯线路准备。


    “我的天……”


    周平顾问推了推眼镜,手掌抚上冰冷的岩壁,指尖传来的平滑质感让他浑身一震。


    “这岩壁的光滑度,这支护的规整……我在德国鲁尔区的矿井,都见不到如此惊人的标准!”


    他身后的王涛更是看得两眼发直,小本子拿在手里,却忘了记录,嘴里只是失神地念叨着。


    “新奥法……应力闭环……原来这就是新-奥-法……”


    他仿佛看见了自己教科书上的理论,活了过来。


    “嘿嘿,周顾问,这算啥。”李云龙得意地笑道,“这还只是门脸,好东西还在里头呢!”


    众人继续往里走。


    大约深入了一百多米,主坑道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到能吞噬光线的地下空间,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片空间,长约百米,宽五十米,层高超过十五米。


    地面已被高标号水泥完全硬化,平整如镜。


    空间的中央,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设备基座已经浇筑完毕,上面还用木牌标注着“瑞士肖布林102”、“德国德克尔FP1”等字样。


    “这里,就是‘一号厅’。”


    林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激起轻微的回响。


    “以后,所有从苏联援助来的高精度机床,都会安装在这里。这里,将是我们整个太行山军工联合体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陈更旅长看着这宏伟的地下车间,心潮澎湃。


    他的脑海中,一台台精密的机床轰鸣作响,一个个核心的武器部件在此诞生,最终汇聚成保家卫国的钢铁洪流。


    “好!好一个‘大脑’!”陈更旅长重重地拍了拍林川的肩膀。


    “有了这个坚不可摧的老巢,咱们就再也不怕小鬼子的飞机大炮了!”


    李云龙激动地搓着手,绕着那些设备基座转来转去,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乖乖,这么大的地方,得摆多少好东西啊!以后老子是不是想要什么炮,林老弟你都能给咱造出来?”


    “只要材料和设备跟得上,理论上是这样。”林川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随后,一行人又通过一条侧向的通道,来到了另一个规模稍小,但同样震撼的地下空间。


    这里是“二号厅”。


    相比“一号厅”的“精细”,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粗犷的重工业气息。


    地面上,一个直径超过五米的巨大地坑已经挖好,旁边堆放着耐火砖和各种管道,那是为五吨电弧炉准备的。


    不远处,万能轧机和五百吨水压机的基座也已浇筑完毕,如沉睡的钢铁巨兽,威武雄壮。


    “这里,就是我们的‘钢铁骨骼’。”林川指着那巨大的地坑说道。


    “等电弧炉安装完毕,我们就能在这里,炼出我们自己的特种合金钢!”


    他话锋一转。


    “到时候,无论是高强度炮管,还是坦克装甲,都将不再是梦想!”


    “坦克……装甲?!”


    最后四个字,让李云龙的呼吸骤然停滞。


    他嘴里叼着的烟屁股“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双眼瞬间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林川。


    那眼神里,不再是崇拜。


    而是一种对钢铁和火力最原始、最狂热的贪婪与敬畏。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矿工服,满脸褶子,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过来。


    他手里拿着一把小锤子,在一个支护木梁上敲了敲,又在岩壁上摸了摸。


    “王老根!”李云龙一见来人,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


    “怎么样?对我们基建工程兵团干的活儿,还满意吧?”


    来人正是之前林川请来的老矿工,王老根,如今“愚公”工程的技术总顾问。


    王老根没理会李云龙的献宝,而是径直走到林川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总工,我王老根挖了一辈子矿,走南闯北,自以为是这行里的祖宗。”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敬畏。


    “可我从没见过像您这样的神仙手段!这定向爆破,这支护结构,还有这整体规划……我算是开了眼了!”


    “老汉我今天把话放这儿,有您这套法子,别说掏空一座山,就是把整个太行山脉给翻个底朝天,也不是不可能!”


    “王师傅言重了。”林川扶起老人。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能这么快完成第一期工程,离不开您和几百位老师傅的经验,更离不开几千名战士们不分昼夜的辛苦。”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热。


    林川检查完所有的细节,确认与图纸完全相符,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


    “我宣布,‘愚公’工程第一期,正式通过验收!”


    “从今天起,启动搬迁计划!”


    他转向陈更和李云龙,下达了新的指令。


    “旅长,老李,我需要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在三天之内,将所有已经运抵的精密机床、电弧炉、轧机等核心设备,全部搬迁进‘一号厅’和‘二号厅’!”


    “并且,在七天之内,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有问题吗?”


    “没问题!”


    李云龙和陈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声音响彻了整个地下空间。


    一场规模空前的工业大迁徙,即将在太行山的腹地,轰轰烈烈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