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天罗地网!给鬼子飞机准备的坟场!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半小时后,兵工厂后山。
越往上走,山风越是凄厉,呼啸着灌进脖领,寒意直透骨髓。
赵锋紧跟在林川身后,每一步都踩得极稳,可心脏却被那风声挤压得狂跳不止。
他不是没见过炮,炮兵侦察队里的七十五毫米步兵炮他天天摸。
但这条通往山顶的路,却给他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前方似乎有某种超乎他想象极限的存在,正在等待。
当他踏上山顶的瞬间,肺里的空气被猛然抽空。
整个人僵在原地。
这里已经不再是光秃秃的山脊。
一座座由高标号水泥与“铁轨钢筋”浇筑而成的半永固式炮台,像一头头沉默的青灰色巨兽,狰狞地咬合在山体之上。
三十六门炮口斜指苍穹的“望天猴”,呈“品”字形交错分布。
冰冷的炮身在月光下,反射着一片森然的金属光泽。
那是一座巨大到让人窒息的钢铁杀阵!
这不是他认知中的“炮兵阵地”。
这是一个要塞!
每一座炮台的炮位、半地下弹药库、人员掩体三位一体,通过蛛网般的堑壕连接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
战士们赤膊在寒风中,紧张地搬运炮弹,擦拭炮身,演练着装填流程。
金属的碰撞声,低沉的口令声,战士们口中呼出的浓重白气,交织成一曲肃杀的战争交响。
空气中,浓烈的枪油、硝石和冰冷水泥混合的味道,狠狠钻进赵锋的鼻腔,让他血液的流速陡然加快。
“感觉怎么样?”
林川停下脚步,声音在山风中显得格外平静。
赵锋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声音因极度的震撼而有些发紧,他能感到自己的声带在轻微颤抖。
“报告林所长!壮观!不……是恐怖!”
他一字一顿,发自肺腑。
“我……我感觉,就算天上的神仙驾着云路过,也别想从这儿飞过去!”
“神仙?”
林川笑了,那笑容里没有一丝温度。
“你的敌人不是神仙,赵锋同志。”
“他们是鬼子最顶尖的飞行员,驾驶着时速三百公里的杀戮机器,他们信奉的是武士道,而不是漫天神佛。”
他指着那些炮台,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这里,是兵工厂防空阵地,你的第一连,三十六门‘望天猴’,负责拱卫我们的大脑和心脏。”
他又指向远方水电站所在的漆黑山谷轮廓。
“在那边,还有你的第二连,同样是三十六门炮,负责保护我们未来的动力源泉。”
“两个连,七十二门炮,一南一北,互为犄角,构成足以覆盖整个核心区域的交叉火力。”
林川的声音冰冷而锋利,像一把外科手术刀,无情地剖开战争的本质。
“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那就是将我们头顶这片天空,变成一座为日军航空队量身定做的钢铁坟场!”
“一个有来无回的死亡禁区!”
钢铁坟场!
死亡禁区!
赵锋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看着那些昂然矗立的火炮,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一个个即将吞噬苍穹、撕裂敌机的无情卫士。
“林所长,我……我该怎么做?”
他迫不及待地问,声音里带着对未知力量的渴望与颤抖。
“跟我来。”
林川带着他,走进了位于阵地中心的一座半地下指挥所。
指挥所不大,但五脏俱全。
墙上挂着巨大的坐标地图,桌上摆着数部电话、黄铜计算尺和一整套赵锋从未见过的、带着刻度盘和精密指针的仪器。
“这里,就是你的战场。”
林川指着那张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火力覆盖扇区。
“你的两个连,七十二门炮,所有的炮位坐标、射击诸元,我都已经帮你计算并标注好了。每个炮位都铺设了有线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你这里。”
林川拿起桌上一份用牛皮纸包裹的厚厚文件,递给赵锋。
“这是我为你编写的《防空作战指挥手册》。”
赵锋双手接过,入手沉重如铁。
他翻开第一页,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停滞了。
上面不是战术条例,也不是射击口诀。
那是一张复杂的函数图表,曲线和数据看得他头皮发麻。
标题是——《不同风速下,近炸引信预设提前量修正曲线》。
他手指颤抖着飞快地翻到第二页,是另一张图——《目标俯冲角与炮弹抛物线顶点切合模型》。
第三页,竟然是一张手绘的、类似电路图的《多目标威胁等级快速判定流程图》!
这哪里是指挥手册?
这分明是一本来自未来的、天书般的战争科学论文集!
“记住,赵锋。”林川的声音变得异常凝重。
“你的任务,不是让炮手凭着感觉去瞄准某一架飞机。那是神枪手的活,不是现代防空炮兵该干的事。”
“你的任务,”林川伸出手指,在半空中虚划出一个立方体。
“是根据侦察兵提供的敌机群航向和速度,通过计算,在它们必经的航线上,预先设置一个三维坐标里的死亡囚笼!”
“敌机群一旦闯进来,我们的炮弹甚至不需要精确命中!”
“近炸引信会保证它们在最佳距离引爆,上千块高速破片组成的金属风暴,足以将任何飞机撕成碎片!只要被蹭到,就是机毁人亡!”
赵锋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无数炮弹在空中交织,爆炸的火光和破片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绞杀之网的恐怖景象!
“你指挥的不是七十二门炮。”
林川看着他,一字一顿。
“你指挥的是一张用钢铁和火焰编织的,捕猎飞鸟的巨网!”
“你要做的,就是算准时机,在最正确的位置,把这张网,给我狠狠地撒出去!”
林川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烧红的钢珠,狠狠烙进赵锋的大脑。
他握着那本“天书”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我明白了,林所长!”赵锋的眼神中燃起狂热的火焰,那是知识分子见到终极真理时的狂喜,更是对强大力量的绝对自信。
“我一定把这本手册,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
“光刻进脑子还不够。”林川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有不到三天时间。”
“这三天里,你必须带着你的两个连,完成至少十次模拟合练。我要你和你的炮手们,把整套流程练成肌肉记忆!”
“接到命令,一秒钟之内,炮弹上膛!”
“十秒钟之内,所有射击诸元必须调整完毕!”
“是!”
赵锋大声应道,胸中燃起一团火,转身就要冲出指挥所。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认识他的兵,熟悉他的炮。
“等等。”林川叫住了他。
赵锋回过头,有些疑惑。
林川从桌子下,拿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物体,递给了他。
“我个人送你的‘上任礼物’。”
赵锋好奇地接过,入手极沉。
他三两下解开油布,一具造型奇特的望远镜出现在眼前。
它比普通的军用望远镜要大得多,镜筒粗长,上面还刻着复杂的密位刻度和一个可以旋转的精密表盘,充满了德国工业品般的质感。
“这是……”
“二十倍大口径炮队镜,我自己做的。”林川平静地说,“校正过弹道,自带简易测距功能。”
“有了它,在天气好的时候,你甚至能看清五千米高空上,鬼子飞行员在投弹前,嘴角是带着狞笑,还是因恐惧而扭曲。”
“以后,它就是你的眼睛,也是你指挥的权杖。”
“用它,去为我们看好这片天。”
赵锋捧着这具沉甸甸的望远镜,感觉自己捧着的不再是一具仪器。
这是科学的权杖。
是决胜于千米之外的自信。
是整个根据地数十万军民交付于他一人的,天空的钥匙!
他猛然抬头,向林川,郑重地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他眼中的震撼与狂热,在这一刻尽数褪去,凝固成钢铁般的意志与锋芒,声音不再颤抖,而是如同山巅之岩,决绝而坚定。
“请林所长放心!”
“人在,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