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给炮筒子接骨!让它能抬头!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王承柱!你个兔崽子,给老子滚过来!”
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在整个山谷里回荡,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蛮横。
没过多久,一个身板扎实,满脸精悍的汉子就一路小跑地过来了,正是炮兵营营长王承柱,也是尖刀排排长。
他身后,还跟着他那个排最精锐的十几个炮手。
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手上布满老茧,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炮火熏出来的沉稳。
“团长!林所长!”王承柱跑到跟前,一个立正,敬了个军礼,动作干脆利落。
“林总指挥!”李云龙扭头看向林川,那张黑脸上满是兴奋,咧开的大嘴快要咧到耳根子,“人给你拉来了!炮也正在路上!你小子就说吧,这大手术,咱们从哪儿下刀?”
此时,兵工厂的工人们已经行动起来。
十几门保养得油光锃亮的“一式”75毫米步兵炮,被从炮库里一门接一门地拖了出来,朝着后山的总装车间运去。
那扬面,热火朝天,像是在准备一扬盛大的阅兵。
林川的目光从王承柱和他手下那帮炮手身上扫过,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人,就是他计划中最关键的执行者。
技术再先进,也得靠人来操作。
“承柱,一会儿有得是你们忙的。”林川说道,随即转向李云龙,“团长,跟我来车间。”
总装车间里,灯火通明。
第一门“一式”步兵炮已经被推到车间的正中央,几台高亮度的探照灯从不同角度照在它身上,每一个零件的细节都清晰可见。
周平带着研究所里所有的技术员,早就等在这里。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困惑和期待。
他们都知道林川要给炮动手术?但是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动?
彼得罗夫和他的苏联专家团队,也被“请”到了车间的一个角落。
他们没有被允许靠近,但可以清楚地看到车间中央的一切。
彼得罗夫的眉头紧锁,他实在是想不通。
步兵炮就是步兵炮,它的设计用途就是支援步兵,攻击地面目标。
它的炮架结构,决定了它的最大仰角超不过45度。
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你怎么改?
难道,他想重新设计制造一个新的炮架?
不可能!
那需要精密的设计,复杂的铸造和机加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完不成!
可日本人,最多只给他们二十四个小时。
“林总指挥,这……到底要怎么个动手术法?”周平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忍不住先开口问道。
他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准备随时记录林川的“奇思妙想”。
林川没有直接回答。
他走到那门步兵炮前,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冰冷的炮管。
然后,他蹲下身,指着火炮的摇架和高低机连接的部分。
“问题,出在这里。”林川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一式’步兵炮为了追求低矮的火线高度和稳定性,整个炮架设计得非常紧凑。它的高低机齿弧,也就是控制炮管抬头的这个零件,行程非常短。”
“这就导致,它的最大仰角,理论上只有45度。实际上,为了防止后座时炮尾撞地,有效仰角连40度都不到。”
“40度的仰角,炮弹飞出去,最高也就能打到两千多米。鬼子的轰炸机,在三千米以上的高度进行水平轰炸,咱们的炮弹连人家的脚底板都够不着。”
林川用最简单直白的话,解释了问题的核心。
在扬的所有人,包括李云龙和王承柱,都听懂了。
说白了,就是这炮,抬不起头来!
是个“低头族”!
“那……那咋办?”李云龙急了,“林老弟,你总不能是想把这玩意儿给融了,重新造一个吧?”
“当然不。”林川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我们没时间,也没那个条件。”
“所以,我们不跟它讲道理,我们用最简单,最粗暴的办法。”
他转头看向周平。
“周顾问,还记得我们为了方便运输,是怎么把炮架拆开的吗?”
周平一愣,随即眼睛一亮!
“我明白了!”
“我们不改造它本身,我们改造它的‘地基’!”
林川打了个响指。
“没错!我们不动它复杂的摇架和高低机,我们只对它的‘大架’下手!”
“一式”步兵炮采用的是开脚式大架,就是炮身下面那两条可以张开的“腿”。
这两条腿,通过一个枢轴和炮身连接。
“把它的枢轴拆了!”林川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工人们立刻围了上去,用扳手和撬棍,叮叮当当地忙活起来。
很快,连接着炮轮和两条大架的整个下半部分,就被完整地拆了下来。
光秃秃的炮身上半部分,被临时用几个枕木给垫了起来。
“接下来,”林川拿起一根粉笔,在车间的水泥地上,迅速地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
那是一个带着一个倾斜角度的,三角形的钢架结构。
“周顾问,团长,你们看。”
“我们不需要它能灵活地调整角度,我们只需要一个固定的,能让它‘抬头’的角度!”
“用我们最好的钢板,焊这么一个底座。底座前面,用来固定炮轮的轴。后面,直接把炮身的枢轴焊死在这个斜面上!”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它做一个‘坡’,让它从一出生,就是昂着头的!”
这个想法一出来,整个车间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的草图。
太……太他娘的简单粗暴了!
这不是改装了,这就是“接骨”!
把炮的“腰”给打断,然后强行给它接上一段,让它只能朝天上看!
“这个角度,我计算过,75度!”林川的语气斩钉截铁,“以75度角发射,配合我们新研发的增程药剂,炮弹的弹道顶点,可以轻松超过四千米!足够覆盖鬼子轰炸机的飞行高度!”
“可……可是……”一个技术员结结巴巴地问道,“这样一来,这炮不就成了个死疙瘩?不能调方向,不能调高低,这还叫炮吗?”
“谁说不能调方向?”李云龙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兴奋地吼道,“这玩意儿有轮子!方向不对,咱们几十号人,抬着它转个方向不就行了!”
“至于高低?”李云龙嘿嘿一笑,“咱们打的是三千米高空的飞机,要那么精细的高低调整干嘛?只要炮弹能打到那个高度,剩下的,就交给林老弟说的那个‘长眼睛的引信’了!”
简单!
粗暴!
有效!
这套理论,完全符合李云龙的战争哲学!
彼得罗夫在远处,已经彻底看傻了。
他的脑子嗡嗡作响。
还能这样?
还能这样干?
这完全不符合任何炮兵装备的设计规范!
这简直就是一群疯子!
可偏偏,他用自己那严谨的工程学大脑稍微一想,竟然发现,这个看似疯狂的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他们放弃了火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把所有的属性,全都点在“射高”这一个点上!
用最快的速度,达成唯一的目标!
“还愣着干什么!”林川的声音提高几度,“电焊机!钢板!切割机!都给我动起来!”
“是!”
整个总装车间,瞬间变成一个疯狂的钢铁作坊。
刺眼的电焊弧光亮起,切割机发出刺耳的尖啸,大锤敲击钢板的声音,叮当作响。
王承柱和他手下的炮手们,也顾不上什么技术兵种的矜持,全都脱了上衣,露出古铜色的肌肉,和工人们一起,抬钢板,递工具,干得热火朝天。
不到一个小时。
第一个经过“魔改”的,造型无比怪异的炮架底座,就新鲜出炉。
它被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工人们合力,将炮身的上半部分,重新安装了上去。
这一次,炮身的枢轴,被死死地焊在那个倾斜75度的钢架上。
当最后一根枕木被抽走。
那门“一式”步兵炮,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昂然挺立在车间中央。
它的炮口,不再是平视前方,而是高高地扬起,直指着车间的屋顶。
仿佛一头不甘于在陆地匍匐的野兽,第一次,将它渴望的目光,投向了天空。
“我的天……”王承柱看着眼前这门脱胎换骨的“新炮”,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震撼。
它不再是一门步兵炮了。
它是一门……简易的高射炮!
“成功了!”李云龙兴奋地挥舞着拳头。
“不,这只是第一步。”林川的表情依旧冷静,“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他转过身,目光投向研究所的方向。
“走,我们去给炮弹,装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