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人民战争!把太行山变成大雷区!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李云龙的大脑宕机了足足三秒钟。


    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


    “林川,你小子说啥?闹钟?就是那种滴滴答答,到点儿就响的玩意儿?”


    “对,就是那个。”林川认真地点了点头。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李云龙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你还想在阵地上睡一觉,让闹钟叫你起来打鬼子?”


    陈更也皱起了眉头,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闹钟和打仗能有什么联系。


    “旅长,团长,你们想啊。”林川开始了他的“科普”。


    “我们埋下的地雷,鬼子可以用工兵排掉。”


    “我们的猎杀营,可以狙杀工兵。但如果鬼子不计伤亡,用人命硬是趟出一条路来,怎么办?”


    “或者,他们干脆用重炮,对着可疑区域进行无差别轰炸,把地雷都给引爆了,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确实是地雷战的死穴。


    现代战争中,对付雷区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用炮火覆盖,或者用专门的扫雷车开路。


    鬼子虽然没有扫雷车,但他们有的是重炮。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让鬼子防不胜防,连大炮都没用的东西。”


    林川拿起笔,又在纸上画了一个草图。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炸药包,但旁边,却连接着一个由闹钟改装的简易定时装置。


    “这是……定时炸弹?”陈更的瞳孔猛地一缩。


    “没错。”林川点头。


    “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提前埋设在鬼子可能经过的道路、桥梁、宿营地,甚至是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比如,一个山谷的崖壁上。”


    “我们算好时间,等鬼子的大部队正好走到山谷中央的时候,‘叮铃铃’……”


    林川模仿着闹钟的声音,脸上露出恶魔般的微笑。


    “轰!成百上吨的石头和泥土塌方下来,直接把他们活埋!”


    “又或者,在他们宿营地的正中央,我们提前埋下一个。半夜三更,当所有鬼子都睡得跟死猪一样的时候……”


    “轰!”


    嘶——


    山洞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李云龙和陈更的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


    太他娘的阴了!


    这简直是把战争的艺术,玩到极致的阴损!


    地雷,是看得见的陷阱。


    狙击手,是躲在暗处的猎人。


    而这个定时炸弹,则是悬在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的铡刀!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伤亡,更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深入骨髓的恐惧。


    鬼子会发现,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是陷阱。


    他们头顶的每一片天空,都可能落下死神。


    甚至连时间,都成了他们最可怕的敌人!


    “有了这东西,鬼子的炮火覆盖,就成了笑话。”林川继续说道。


    “他们可以炸掉我们的地雷,但他们能把整个太行山都犁一遍吗?他们的大炮,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轰吗?”


    “只要他们停下来,我们的‘闹钟’,就会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间,最意想不到的地点,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


    “好!好!好!”陈更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满脸通红。


    “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


    “地雷,是我们的盾,负责阻敌。”


    “猎杀营,是我们的矛,负责点杀。”


    “而这个定时炸弹,就是我们的必杀技,负责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矛、盾、必杀技!三位一体!这套战法,简直天衣无缝!”


    陈更看着林川,眼神里已经不是欣赏和倚重,那简直就是崇拜!


    他现在觉得,总部把林川任命为华北兵工总负责人,简直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这小子,何止是一个技术专家。


    他根本就是一个天生的,懂得如何用技术来碾压敌人的战争艺术家!


    “闹钟!我马上给总部发电!”陈更再也坐不住了。


    “别说库存的,我就是让罗部长发动全军去收,去买,也得给你弄几百个来!”


    “不,是几千个!”


    “越多越好!”


    李云龙在一旁,已经彻底说不出话。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今天受到的冲击,比过去十年打的仗加起来都多。


    他看着林川,就像在看一个怪物。


    以前,他觉得打仗,就是靠着一股子悍不畏死的劲头,靠着手里的大刀片子和步枪。


    后来,有了林川,他觉得打仗,得靠大炮,得有火力优势。


    现在,林川告诉他,打仗,还能靠数学,靠物理,靠化学,甚至……还能靠闹钟!


    这他娘的,彻底颠覆他几十年的战争观。


    “林川,你小子……”李云龙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你老实告诉我,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是不是跟咱们不一样?”


    林川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总不能说,这些东西,在二十一世纪,都只是军事爱好者论坛里的入门知识吧。


    “旅长,作战计划已经定了。那我们现在,就该分工了。”林川把话题拉了回来。


    “好,你说!”陈更立刻进入了状态。


    “第一,成立‘地雷总指挥部’,我建议由旅长您亲自担任总指挥,政委负责思想动员工作。我们需要立刻发动全根据地的军民,投入到这扬‘人民地雷战’中来!”


    “没问题!”陈更一口答应。


    “第二,成立‘猎杀营’,我建议由李云龙团长,兼任这个营的营长!”


    “啥?我?”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


    “你小子有良心啊!还知道给老子留个好位置!”


    他早就对那猎杀小队的特种战术和“八一式”眼馋得不行,现在能身临其境的指挥,简直乐开了花。


    “团长你先别高兴。”林川给他泼了盆冷水,“这个营,指挥起来可不容易。五百人,分成几十个小组,散布在方圆百里的山区里。怎么联络?怎么协同?怎么补给?这都是难题。”


    “这……”李云龙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他擅长的是带着一个团冲锋陷阵,这种精细化的特种作战指挥,他还真没干过。


    “放心,我会给你配齐通讯设备,并且帮你制定详细的作战预案和通讯准则。”林川说道。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带着这群狼,在鬼子的后方,给我狠狠地咬!”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李龙一听不用自己操心那些复杂的玩意儿,立刻拍着胸脯保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川的目光,落在了周平顾问的身上。


    “周顾问,我需要您,还有您所有的学生,以及我们研究所最顶尖的技术力量,立刻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


    “全力攻关,枪械和地雷的生产线!”


    周平顾问扶了扶眼镜,郑重地点了点头。


    “林所长,你放心。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搞技术的,知道该做什么。”


    “我们不求上阵杀敌,但我们保证,让前线的战士们,有最锋利的刀,最坚固的盾!”


    “好!”


    林川重重地点头。


    太行山八路军这一战争机器,在这一刻,又一次围绕技术科学开始运转。


    陈更立刻赶回旅部,调动全旅资源。


    李云龙兴冲冲地跑去三八六旅各团,开始挑选组建猎杀营的兵王。


    周平则带着他的团队,一头扎进车间,开始将林川那些“魔鬼图纸”,变成现实。


    整个研究所,乃至整个三八六旅根据地,都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的战备状态。


    山谷里,机器的轰鸣声,二十四小时不曾停歇。


    各个村庄,临时搭建的草棚里,灯火通明。


    无数的百姓,在政工干部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组装那些结构简单的地雷。


    一车车的矿石、焦炭、生铁,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运进山谷。


    又变成一箱箱黑黝黝,沉甸甸的杀人利器,被运往前线的各个预设阵地。


    一扬史无前例的,以整个根据地为棋盘,以全体军民为棋子的“人民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林川,却把自己关在山洞里。


    他在沙盘前,站了整整一天一夜。


    脑海中,“红色军魂”系统的界面,正在不断闪烁。


    他需要兑换一些关键的技术,来支撑他这个庞大的计划。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仅有的5550点贡献点上。


    这点家底,要精打细算才行。


    “系统,给我筛选一下,关于简易引信、延时装置和特种炸药的图纸。”


    【叮!筛选完成。】


    【1. M1942型压发/拉发两用引信(简化版):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大规模生产。兑换需要:500贡献点。】


    【2. 钟表式机械延时引信(土法制造工艺):利用普通闹钟机芯改造,最大延时72小时,精度误差±5分钟。兑换需要:1000贡献点。】


    【3. 木柄手榴弹改‘跳雷’抛射装置图纸:利用现有手榴弹改造,成本低廉。兑换需要:300贡献点。】


    【4. RDX(黑索金)炸药实验室制备工艺(初级):威力是梯恩梯的1.5倍,感度更低,更安全。兑换需要:2000贡献点。】


    看着这几个选项,林川陷入了沉思。


    每一样,都是他现在急需的。


    特别是那个黑索金炸药,如果能搞出来,无论是地雷还是炮弹的威力,都将提升一个档次。


    但2000点,太贵了。


    他现在必须把每一分贡献点,都用在刀刃上。


    思虑再三,林川做出了决定。


    “兑换M1942型引信图纸,兑换钟表式延时引信工艺!”


    【叮!兑换成功!共消耗1500贡献点,剩余贡献点:4050点。】


    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林川的脑海。


    有了这两样东西,他的地雷战和“闹钟”计划,就有了最核心的技术保障。


    剩下的,就是生产,生产,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