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一堂课!钢铁的纪律!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这是个啥?
是口号吗?
还是说,林所长是个文化人,喜欢讲些听不懂的大道理?
五十个从全旅挑出来的精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迷茫。
他们都是各个部队的尖子,是上了刺刀能见红的好兵。
可面对这三个字,他们感觉比面对鬼子的机枪阵地还发怵。
“都说说,谁在战扬上,枪卡过壳?”
林川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问一个最实在的问题。
人群里,稀稀拉拉地举起十几只手。
林川又问:“那谁又遇到过,自己的枪坏了,捡起牺牲战友的枪,结果发现子弹不通用,眼睁睁看着鬼子冲上来干着急的?”
这一次,几乎所有人都举起手,不少人脸上还露出愤恨和后怕的神情。
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林川拿起脚边两个缴获来的,不同型号的步枪机匣,一个是三八大盖,一个是汉阳造。
“这两个玩意儿,都是干一样活,把子弹推进枪膛,再把弹壳拉出来。”
“可它们能换着用吗?”
他看着所有人,缓缓摇头。
“不能。”
“为什么?”
“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标准’下造出来的!”
“一个螺丝,差一毫米,你就拧不进去!”
“一个弹匣,宽了一点,你就塞不进去!”
“战扬上,就这一毫米的差距,就是一条人命!”
林川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众人心上。
“而我说的‘标准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要求,从今天起,我们研究所里出去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颗子弹,每一门炮,都必须一模一样!”
“尺寸、重量、公差,全都要用尺子卡,用图纸对!不能差一丝一毫!”
“我要让咱们的战士,在前线,随便捡起一个我们造的零件,就能安到自己的枪上!”
“枪坏了,不用往后方送,当扬花十秒钟换个零件,就能继续跟鬼子干!”
“这!就是标准化!”
话音落下,整个院子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那五十名学员的脸上,迷茫和困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他们都是老兵,他们太懂了!
这哪里是什么大道理?
这他娘的就是战斗力!是最直接,最管用的战斗力!
“我操!”
站在一旁的李云龙,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蹦起多高。
“我懂了!我彻底懂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指着那三个字,唾沫星子横飞。
“就是说,以后咱们的枪,都跟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一样,零件能随便换!”
“张大彪的枪栓坏了,直接从王大拿的枪上拆一个安上就能用!”
“好家伙!林兄弟!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简直是神仙法子!”
刘振华扶了扶眼镜,他看得比李云龙更深一层。
他走上前,看着林川,语气里满是郑重。
“林川同志,你这堂课,上得好。”
“这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思想问题,是纪律问题!”
“思想上统一,标准上统一,行动上才能统一!我们八路军,打仗靠的是纪律严明,造枪造炮,更要如此!”
“有这个‘标准化’,我们的兵工厂,才算有真正的‘军魂’!”
新来的副所长张博,更是掏出个小本本,奋笔疾书,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堂技术课,而是在见证一种全新的,属于八路军的军事工业思想的诞生。
看到所有人都领会精神,林川满意地点头。
思想问题解决,接下来,就是撸起袖子干活。
“思想统一,咱们的目标也要统一。”
林川指着那堆刚运来的,保养还算完好的小型车床和钻床。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很重。”
“第一,我们要用这些机器,为整个三八六旅,生产出标准化的武器弹药。”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我们要用这些‘小鸡’,去孵一个‘金凤凰’!”
“我们要造一台,能把几吨重的钢锭,像揉面团一样锻造成型的大家伙——水压机!”
“但是,要驱动这些机器,要让我们的工厂,晚上也能干活,我们首先需要一样东西。”
林川的目光,落在最后一辆大车上,那个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德国造的柴油发电机。
“我们需要,光!”
他转过身,对那五十个学员说道:“现在,我来分配任务!”
“所有原来的老师傅,跟着赵铁根师傅,负责整理所有物资,把那些铜锭、铝锭、合金刀头,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所有新来的学员,分成三组!”
“第一组,跟我来,我们的任务,是让这个大家伙,在天黑前,发出光来!”
“第二组,跟着李瘸子师傅,学习操作那些小型车床、钻床,你们要尽快熟悉这些新伙计的脾气!”
“第三组,由王承柱同志带队,你们的任务,是配合工兵连,重新勘探后山,为我们未来的‘金凤凰’,找一个足够大,足够安全的新家!”
“张副所长!”
“到!”张博立刻立正。
“后勤、人员调配、跟工兵连的协调,这些杂事,都交给你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博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响亮。
一声令下,整个研究所,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人人有事干,个个有目标。
傍晚时分,山谷里的天色渐渐暗下来。
发电机旁,围满了人。
林川带着第一组的学员,已经忙活小半天。
检查油路,清理滤网,接驳电线……
每一个步骤,林川都亲自讲解,亲手示范。
李云龙和刘振华也站在不远处,比谁都紧张,大气都不敢喘。
这玩意儿要是响了,那意义可就大了。
“都退后!”
林川做完最后的检查,对一个膀大腰圆的学员点了点头。
“拉!”
那学员深吸一口气,卯足了劲,猛地一拽启动绳!
“突突……吭……吭……”
发电机发出一阵沉闷的咳嗽声,冒出两股黑烟,然后就没了动静。
“再来!”
“吭……吭……突突突……”
又是一阵挣扎,还是没成功。
李云龙急了,撸起袖子就要上去:“他娘的,这德国佬的玩意儿也便秘?让老子来!”
“团长,别急。”林川拦住了他,又上前调整风门,“再试一次,这次匀速,拉到底!”
“是!”
那学员再次拉动启动绳。
“突……突突……突突突突——嗡——”
这一次,挣扎的声音,变成一阵稳定而有力的轰鸣!
整个山谷,都被这股钢铁的咆哮声给填满!
成功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林川拿起一根早就接好的电线,另一头,是一个光秃秃的灯泡。
他将电线接在发电机的输出端子上。
“滋……”
昏暗的天色下,那枚小小的钨丝,先是亮起一点暗淡的红光。
紧接着,红光变成了耀眼的橘黄!
最后,“啪”的一声,一团稳定、明亮、驱散整个山谷暮色的白色光芒,轰然绽放!
这是根据地里,第一盏用自己的发电机点亮的电灯!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他们呆呆地看着那团光,那团在山风中,稳定得没有一丝摇曳的光。
那光,照亮每个人震惊的脸庞,照亮他们眼中那炙热的渴望。
那不是一盏灯。
那是文明,是工业,是希望。
李云龙张着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看看那轰鸣作响的铁疙瘩,又看看那亮得晃眼的灯泡。
一个绝妙的主意,在他脑子里成型。
他一把抓住林川的胳膊,声音都在发抖。
“林……林兄弟……”
“这玩意儿……晚上,也能一直这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