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姚青凌擦了擦口水

作品:《夫君迎青梅入府?我带崽高嫁将门

    姚青凌看着蔺拾渊,一边想一边说:“有没有可能……这些官员府中都有皇宫里流出来的物件,或是收取贿赂时,收纳了贡品。这些官员对这些好物收得多了,也就当寻常物品,并不在意。”


    就像穿惯了绫罗绸缎的人,从来不会觉得穿绫罗绸缎有什么不妥,可其实这身衣裳,不该穿在他们的身上。


    “以往他们筹办宴会,从来不留意这些物品。甚至为了彰显自己府上的阔绰华丽,为了面子,为了体现他们的尊贵,刻意摆放使用那些非凡物品。”


    “可是,皇宫大案出来了,他们谨慎起来,于是就叫我荟八方的人帮他们筹办。荟八方的物件虽比不上贡品,却也拿得出手……”


    姚青凌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蔺拾渊微微笑着看她,眼睛明亮。


    她总是这么聪明,而且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她就能察觉。


    男人开口:“你说对了。”


    姚青凌一怔,倒了杯水递给他:“愿闻其详。”


    蔺拾渊坐下来,慢慢说起来:“其实我今日去辰王府,并非忻城侯夫人说的,路上碰巧遇到,而是忻城侯特意邀请我同去。”


    “不止是今日的王府,早在前些日子,侯爷便有意无意地命人请我去。”


    那些人都是忻城侯爷的人,只要侯爷说句话,蔺拾渊就是那些人的朋友,去“开眼界”,或者去“交朋友”。


    蔺拾渊长期在南境,这是他在京为官的第一年,趁着宴会与官员走动倒也说得过去。


    “……我不可能明着去搜查那些官员的府邸,参加宴会是个很好的法子。”


    姚青凌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那,可有收获?”


    蔺拾渊冷笑一声:“有些人仗着位高权重,是不在意使用了什么东西的。”


    蔺拾渊的手上,有宫内赏赐的记录,哪些官员或家属在什么时候,得到皇帝或后宫后妃的赏赐,都记录在案。


    有些不该出现的东西,还是被他发现了的。


    比如,户部尚书府,竟然有麋鹿。


    上古传说,麋鹿是姜子牙的坐骑,一直被视为祥瑞。上林苑的围场饲养了四只,宫内有两只,避暑山庄有两只。


    可尚书府,居然养了两对,还堂而皇之的,给前来宴会的赏玩。


    再比如,李侍郎府上宴请用的大闸蟹,竟然比御膳房的大了一倍。


    再比如,他们将野鸭当作鸿雁送入宫内。


    这些本不是什么大事,可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小事,多了也就成了大事。


    更不要提宫内库房的那些宝物,御药房的那些珍贵药材。


    蔺拾渊又说:“你可知,太医院的院判,他给宾客的随礼,是安宫牛黄丸。”


    姚青凌张了张嘴:“这……”


    她听何茵提起过,这安宫牛黄丸,需要犀角和牛黄,麝香等珍贵药材。这些药材极其难得,就连何大夫都来找青凌,问她有没有办法拿到以上几种药材。


    这样珍贵的药,竟成了客礼?


    当然,能拿到安宫牛黄丸的,定然不会是普通客人。


    姚青凌深吸口气:“难怪皇上震怒。”


    她只知道皇宫流出了假货,也知道宫内腐败严重,但真听到这些珍贵东西居然在官员中成了寻常东西,还是震惊了下。


    蔺拾渊又说了几件贡品,什么七级嵌宝佛塔,鎏金镶嵌琉璃珠兽形金砚盒,金蝉玉叶饰件……


    姚青凌听得口水都快流出来。


    这些好东西,谁不想拥有几件?


    若是普通百姓有一粒安宫牛黄丸,她敢说,真要到救命的时候,百姓都不敢服用,宁愿自己死了,也要将这宝贝传给后人。


    还有那书画名家倪瓒的丛篁古木图,釉里红寿石花卉纹瓷瓶,金凤簪……


    姚青凌捏着帕子擦了擦唇角,压了压生出来的欲望。


    是啊,欲望。


    这些彰显身份,显出主人特殊性的宝贝,便是听一听都想拥有,更别提摆在眼前了。


    姚青凌说:“可掌握证据,能查办吗?”


    这么大面积的贪腐,怎么查?几乎整个朝堂官员都涉及了。


    正因为几乎人人都有,所以皇上真要查办,估计只能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就如黄河决堤的那桩大案一样,最后只是象征性地惩办了几个人。


    姚青凌此刻不担心案子能不能破,反而担心蔺拾渊的安全。


    蔺拾渊冷笑:“你想得轻了。”


    “嗯?怎么说?”


    “朝堂每年都拨款维修黄河堤岸,这项工程,从先帝时期就开始了。先帝不知道周太傅贪了吗?不知道那些官员大贪特贪吗?”


    姚青凌神色严肃,她想了想,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眼,压低了嗓音:“你是说……黄河案,其实是先帝留给皇上的一项‘遗产’?”


    有句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那些老臣,仗着新帝登基后还没有建功立业,利用手中的权势打压皇权,造成朝堂失衡。所以才会出现,新帝登基之后,这些老臣必须清除,新皇才能掌控实权。


    可是,要清除那些老臣不是随口一句话,要有理由。有足够重的罪名,拿下这些老臣。


    黄河决堤,致使两岸变成一片汪洋泽国,无数百姓死伤,无数人流离失所……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明明可以避免,可为了新皇帝的将来,他们任由发生了。


    姚青凌想通了之后,身体一阵寒凉。


    她抱紧了手炉。


    她忍不住想,若她也居住在黄河岸边,她也就成了滚滚浪涛中的一具尸体,最后喂了鱼……


    可是京中的贵人们,包括皇帝是不会这样换位思考的。


    他们身处在最安全的地方,穿着绫罗绸缎,吃着精致的粮食,想着的是,怎么巩固自己的权势,自己的荣华富贵,怎么不让自己的权势和荣华富贵被人夺取。


    一场大案,无数人的生命,只是一场权力的较量。


    “……你是说,皇上在黄河岸的较量中失败,他要在这一场皇宫大案中,取得胜利?”


    黄河决堤后,查办了无数官员,可严惩的只是底下官员,真正的罪臣,诸如周太傅,也只是流放千里。周家在北境,甚至还能得到善待。


    蔺拾渊点了点头,眼眸中闪过一抹冷色。


    皇权是冰冷的。


    哪怕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位,他真心为百姓吗?


    未必。


    黄河决堤,距离京城太远了,水淹不到皇宫,皇帝并未真正损失什么。他失去的,只是一部分子民而已。


    可是,皇宫里的东西,吃得穿的用的,包括女人,都是皇帝的。


    可有人把手伸到了他的身边,他就不能忍了。


    姚青凌不知道蔺拾渊在想什么,她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


    “……黄河决堤那件案子办得不彻底,让那些官员以为皇上软弱,对他们做了让步。所以,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就造成……宫廷物件盗窃猖獗,下面官员胆大欺君……”


    “皇上想借此事件,再展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