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没有几个时辰抉择了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窗外的阳光恰好掠过他冷硬的侧脸,将那双眸子里的狠戾照得无所遁形,那是压抑了半生的野心终于撕破伪装的模样。
朱元璋死死盯着他,枯瘦的胸膛剧烈起伏,喉间发出嗬嗬的声响,却硬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敢!”
朱棣冷笑一声,转身走向暖阁角落的鎏金架,那里挂着一柄朱元璋的天子剑。
剑鞘上镶嵌的宝石在昏暗里闪着幽光。
“有何不敢?父皇当年能让廖永忠沉了小明王,儿臣为何不能送您归天?这朱家的规矩,不就是您亲手立下的吗?”
朱棣握住剑柄的刹那,朱元璋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身子蜷缩成一团,明黄色的锦被上溅出点点暗红的血渍。
那声音凄厉得像破风箱,听得人心头发紧,可朱棣的手却没有半分迟疑,猛地抽出长剑,寒光乍起,映得他眼底一片冰寒。
朱元璋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朱棣一脚踹在胸口,重重跌回榻上,龙涎香混着药味和血腥味弥漫开来,他指着朱棣的手在空中颤抖,“逆子,你敢弑君弑父,就不怕天打雷劈吗?就不怕天下人戳你脊梁骨吗?”
朱棣挥剑斩断榻边悬挂的玉磬,清脆的碎裂声在暖阁里回荡。
“天下人?天下人只认坐在龙椅上的是谁,谁管这龙椅是怎么来的?当年您逼死小明王,天下人不照样山呼万岁?
父皇,是您教会儿臣,成者王侯败者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至于父皇你说的什么弑君弑父,呵呵,天家无父子,帝王只君臣,父皇你这么快就忘了?嗯?”
朱棣持剑,步步逼近朱元璋,剑尖离朱元璋的咽喉不过寸许,朱元璋能清晰的看见剑身映出的自己,鬓发如霜,满脸褶皱。
哪还有半分开国皇帝的威严?倒像个风中残烛的老朽。
可那双眼睛里的倔强却丝毫未减,死死瞪着朱棣,仿佛要将这逆子的模样刻进骨头里。
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今天竟然用剑指着自己。
“你……你这逆子!狼心狗肺!咱……咱早该……”后面的话被剧烈的咳嗽打断,他佝偻着身体,咳得撕心裂肺,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淌下,滴在明黄的锦被上,晕开一小片深色。
朱棣就那样站着,玄色的蟒袍衬得他面沉如水,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只有冰封的决绝和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
朱棣就那样站着,玄色的蟒袍衬得他面沉如水,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只有冰封的决绝和一种近乎残忍的平静。
他看着朱元璋咳得蜷缩如虾,看着他涕泪横流毫无体面,看着他一生维系的帝王尊严在死亡威胁前寸寸剥落,心中没有半分怜悯。
朱元璋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权力,身为皇帝,他想要的是唯我独尊,想要的是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可如今,成了个手无寸铁之力的老人了。
朱棣微微俯身,凑近朱元璋因愤怒和恐惧而扭曲的脸,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恶魔般的诱惑与威胁。
“父皇,儿臣并非不念父子之情,禅位诏书,您写了,您便是安享尊荣的太上皇,宫里的琼岛春阴、太液秋风,您想住到何时便住到何时。
史书工笔,儿臣自会让他们写下太祖高皇帝效法唐高祖禅位太子的仁德之名。
您不写,儿臣便只能以太子之名,在您病逝之后,合理合法的于灵前继位,无非是晚一点而已。
届时您丢了性命,落个壮志未酬的遗憾,而我依旧能坐上这龙椅,君临天下。
父皇,您想想,是您亲手写下传位于我的诏书体面,还是要我替您体面?”
朱元璋的咳嗽戛然而止,他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朱棣,里面翻涌着滔天的恨意、恐惧,还有一丝……绝望的动摇。
朱棣的话像毒蛇,噬咬着他最后的心防,“你……你敢!”
“儿臣敢不敢,父皇心中自有定论,今晚子时之前,儿臣如果没收到您的禅让诏书,那么儿臣会给你送来毒酒一杯。
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对了,顺便提醒你一下,现在已经不早了,你没有几个时辰慢慢抉择了。
父皇,勿谓儿臣言之不预也。”
朱棣直起身,将手中的天子剑“哐当”一声扔在朱元璋身侧的锦被上,剑身在被褥上弹了弹,发出刺耳的声响。
朱棣理了理褶皱的衣袍,转身便走,玄色的身影决绝得没有一丝留恋。
暖阁的门被重重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天光,朱元璋望着那扇紧闭的木门,又看了看身侧闪着寒光的天子剑,突然发出一声苍老而悲凉的笑。
笑声里混着眼泪和血沫,在寂静的暖阁里回荡,像极了困兽最后的悲鸣。
“咱这一生,杀过元兵、斗过陈友谅、平了张士诚、也防过群臣,临了竟要落得个子弑父的结局?哈哈哈。”
安权涛跪在一旁,冷汗直冒。
他能感觉到朱棣的杀意,如果今晚子时之前,朱棣没有收到禅让诏书,一定会杀了朱元璋的。
朱棣没有在开玩笑。
“陛下,这禅让诏书不管您写不写,都已经阻止不了太子要登基的事实,您何苦这么跟自己怄气?”安权涛冒死劝谏。
朱元璋扭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安权涛。
“你的意思是,要咱禅位?要咱学李渊?嗯?”
安权涛俯首在地,“陛下!活着,才有以后!可若是死了……人死万事休啊。”
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眸。
活着才有以后,多现实的一句话啊,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若说咱不怕死,谁信呢?
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怕死啊!
咱从一个乞丐,靠着自己的努力,或者说是幸运,站在了这风光无限、诱惑无限、也风险无限的潮头之上。
咱怎么可能不怕死!
死,就代表着咱会失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