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现在是怪我学得太好么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奉先殿内,烛火摇曳,将朱元璋和朱棣的身影拉长投射在朱红的殿柱上,如同两只对峙的猛兽。
殿外雷声隐隐,仿佛上天也在见证这场父子之间的殊死较量。
朱元璋的手指紧紧攥住龙椅扶手,指节发白,他怒视着身旁的朱棣,眼中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混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痛心。
朱棣闻言,嘴角扯出一个讥讽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举头三尺有神明?"朱棣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多年的愤懑,"你现在竟然跟我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猛地抬手,指向殿中供奉的朱家先祖牌位,"朱文正——你的义子,你的亲侄子,怎么死的啊?"
朱棣的声音如同淬了毒的利剑,"那时候,你有没有抬头看看,三尺青天上有没有神明?"
朱元璋的面色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朱文正的事情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青年将领,大明战神!
两万防守六十万,还赢了大明战神。
可他挡路了,他功高震主了,不得不杀。
不等朱元璋回应,朱棣继续咄咄逼人:"叫廖永忠沉了小明王,弑君的时候,你有没有抬头看看三尺青天之上有没有神明?"
殿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朱元璋瞬间变得铁青的脸色,小明王之事是他最不愿提起的往事,那是他通往帝位路上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却也是他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甚至自己自立为王的时候,小明王还没死,那时候就已经不使用龙凤年号了。
但不管怎么说,小明王才是名义上君!
"你叫我们这些嫡子给你小妾披麻戴孝,你宠妾灭妻的时候,"朱棣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明显的颤抖,"有没有抬头看看三尺青天之上有没有神明?嗯?"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龙案上的笔墨纸砚被震得跳了起来。"放肆!"他怒吼道,声音在殿内回荡。
但朱棣已经彻底豁出去了,多年的压抑、不满和愤怒在这一刻如火山般喷发。
"还有,你说你驱逐胡虏,"朱棣冷笑道,眼中满是讥讽,"那你给胡虏磕头上香,把胡虏给你嫡子当妻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举头三尺有神明啊?啊?"
朱元璋的胸口剧烈起伏,他没想到朱棣竟敢当面提起这些禁忌话题。与蒙古的联姻是战略需要,但在道德上确实站不住脚。
"你给爷爷改名儿,倒反天罡的时候,"朱棣继续毫不留情地揭着父亲的伤疤,"有没有想过你这不孝之举,被三尺青天之上的神明看得清清楚楚啊!啊?"
朱元璋的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红。修改祖谱是他为了彰显正统不得不为之事,但在儒家伦理中,这确实是大不孝的行为。
"你怎么好意思跟我说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朱棣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声音嘶哑,眼中泛着血丝。
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两人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对,我弑兄杀侄,我残害手足,残杀侄子!"朱棣突然笑了,那笑容令人毛骨悚然。
"那我那是为了自救!而自救必然冒犯根源!我有什么错!"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色,"自救?你大哥何曾亏待过你?雄英那孩子又何曾得罪过你?他才一岁多!话都说不顺啊!稚子何其无辜!"
"稚子无辜?"朱棣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笑声中带着几分癫狂,"你竟然能说出的稚子无辜这四个字?"
他猛地指向殿外,"朱文正被杀,他孩子那么小,你怎么不说一句稚子无辜,嗯?廖永忠被杀,他孩子年纪也不大,你怎么不说稚子无辜?"
朱棣的声音低沉下来,却更加令人心惊:"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因果报应而已!我们半斤八两!"
朱元璋被这番话震住了,他从未想过朱棣心中积压了如此多的怨恨。
他沉默片刻,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你就不怕来日你的后人,手足相残!"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变得苍老,"你开的好榜样啊!效仿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你可有想过以后!朱家的杀戮,永无休止!"
朱棣闻言,反而平静下来,他整了整衣冠,神情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他缓缓点头,语气坚定:"身后人不管身前事,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他直视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顿道:"杀戮怎么了?要坐这个位置,不杀戮坐的上来吗?手足相残或许是残忍,但那只是对朱家的残忍。"
朱棣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但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去的皇帝,有一个能力差的吗?能力强的皇帝,这是万民的福气!"
朱元璋怔住了,他没想到朱棣会从这个角度为自己辩解,确实,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的皇帝虽然不少,可以说他们私德败坏,也可以说他们残暴弑杀,但不能说他们无能。
“你……你……”朱元璋被朱棣气得不轻。
朱棣起身,一甩衣袖,“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父皇,这不是跟您学的?怎么,现在怪儿臣学得太好了?嗯?”
殿外雨声渐起,打在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父子二人相对而立,谁都没有再说话。
这一刻,他们都明白,有些裂痕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弥合。
“咱错看了你!”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
仿佛已经认命了。
“也许你昨天错看了我,可是今天呢,你又看错了,也许你明日还会看错,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
父皇,儿臣也不想多说了,言尽于此。
给你三天的考虑时间,如果写禅位诏书,让人联系儿臣。
三天之后,我没有收到你的回复,或者是回复不满意,那儿臣就灵前继位!
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棣最后看了眼朱元璋,直接转身离开了乾清宫,等候朱元璋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