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双生子不详?歪理!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退朝之后。


    朱棣回了东宫,心情格外的好。


    功臣世袭罔替,太多后人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了。


    现在嘛,混也可以混,就是混不了几代了,如果后人不争气,一代一代下来,终究会成为普通百姓,彻底退出权贵阶层。


    不想掉下去就只能努力立功。


    朱棣独自穿过曲折的回廊,廊下悬挂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应和他愉悦的心情。


    后园中,徐妙云正坐在一株盛开的海棠树下,她身着淡紫色绣金凤纹的常服,腹部已经明显隆起。


    见朱棣走来,她眉眼弯弯地起身相迎。


    "殿下,怎么笑得这么开心?"


    朱棣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妻子:"慢些。"他温热的大手自然而然地覆上徐妙云隆起的腹部,"孤今日在朝堂上办成了一件大事。"


    徐妙云任由丈夫牵着自己走向凉亭,"可是您先前说的关于功臣世袭的事?"


    "正是。"朱棣扶着妻子坐下,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温热的红枣茶,"孤一想到那些功臣之后,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就想给他们找点事儿做,如今没了与国同休,若后人无才无德,终究要沦为庶民,但也更激励他们立功向上。"


    徐妙云抿唇轻笑,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殿下,十代国公,也不如一代封王啊,那些功臣之后若有本事,自会挣得更高爵位,何必死守着祖荫?反对的人不会多的。"


    朱棣闻言大笑,笑声惊起了园中几只雀鸟:"妙云啊妙云,你总是这般通透。"他伸手轻抚妻子脸颊,"孤有时觉得,你若为男子,做个一朝宰执也不是不可能啊。"


    徐妙云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臣妾可不想做男子,现在这样很好。"


    朱棣的目光落在徐妙云隆起的腹部,忽然微微蹙眉:"妙云,孤总觉得你这肚子比寻常三个月的要大些。"他伸手比划了一下,"上个月还没这么明显。"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随即笑道:"殿下忘了?您之前说希望臣妾怀的是两个,说不定真被您说中了呢,殿下奉天承运,言出法随……一下子成真了也可能啊。”


    朱棣没注意到徐妙云语气中的异样,兴奋地握住她的手,"若真是两个,孤倒希望是对龙凤胎!一儿一女,正好凑个好字。"


    凉亭中忽然安静下来,徐妙云垂眸不语,长睫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龙凤胎好,就怕是双胞胎。”


    "怎么了?"朱棣敏锐地察觉到徐妙云的情绪变化。


    徐妙云抬起头,眼中带着几分忧虑,"殿下……您不知道吗?若是双生子……是不祥之兆。"


    朱棣眉头一皱:"胡说什么?"


    徐妙云声音轻柔,却掩不住其中的颤抖,"相宅经里说了,双龙同渊必起萧蔷之祸,所以如果是双生子,通常会送一个出宫,永不得回,更有甚者……杀。”


    朱棣脸色骤变,"荒谬!这是哪个混账说的?这是歪理!妙云,你是在担心这个吗?"


    徐妙云眼中泛起水光,轻轻点头:"臣妾……臣妾只是害怕。"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声音坚定如铁,"怕什么,怕孤会按照那等陋习行事?妙云,你听着,无论是龙凤胎还是双胞胎,都是你我的骨肉,谁敢动他们一根汗毛,孤灭他九族!"


    徐妙云的眼泪终于落下:"可是殿下,若是两个男孩……朝臣们……"


    朱棣冷笑一声,"朝臣?哼,当今之域中是朱家的天下,不是他们的!孤说可以就可以!"


    徐妙云怔怔地望着丈夫,似乎不敢相信这番言论出自未来帝王之口,在她的认知里,皇室向来最重规矩,尤其是涉及继承大统之事。


    朱棣看出妻子的疑虑,“妙云,帝王家也是家,为何不能有寻常百姓的天伦之乐?"


    园中一阵微风拂过,海棠花瓣纷纷扬扬落下,有几片沾在徐妙云的发间,朱棣伸手轻轻拂去,动作温柔得不像那个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残杀手足的摄政王。


    徐妙云声音哽咽,"殿下,臣妾只是担心……"


    朱棣打断她,"无须担心,孤已命太医院最好的太医随时待命,产婆也选了最有经验的,你只管安心养胎,其他事情有孤在。"


    他说着,忽然单膝跪地,将耳朵贴在妻子腹部:"让孤听听小家伙们是不是在闹腾。"


    徐妙云被丈夫孩子气的举动逗笑,轻轻推了他一下:"才三个月,哪能听到什么动静。"


    朱棣却一本正经:"孤分明听到他们在说父王英明。"


    “殿下,双生子,一碗水怎么端的平?皇位终究只有一个,臣妾担心……”徐妙云大胆的说起了另一个担忧。


    朱棣摆了摆手,“天下这么大,拘泥于大明这点地方干什么?想称朕建制,那就去开疆扩土的打,打下来都是他的封地。”


    徐妙云正要说话,忽然腹中一阵抽痛,不由得轻呼一声,“嘶~”


    朱棣立刻紧张起来:"怎么了?可是不适?来人!传太医!"


    徐妙云拉住朱棣的手,"不是,殿下,臣妾好像感觉到孩子踢了一下臣妾一下。"


    朱棣松了口气,随即又兴奋起来:"踢了你一下?才三个多月,这么小就会踢人了?定是个将才!若是女儿也无妨,像她母妃一样文武双全更好。"


    徐妙云掩嘴轻笑:"殿下今日怎么尽说些甜言蜜语?"


    "肺腑之言。"朱棣笑着把徐妙云揽入怀中,徐妙云靠在朱棣肩头,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地。


    她知道,有这样一个丈夫,这样一个父亲,他们的孩子一定会平安喜乐地长大。


    “殿下!殿下。”这时候,一个很不合群的声音过来打断了。


    徐妙云赶忙从朱棣怀中起身坐好。


    朱棣皱着眉,“嚎什么呢,皇帝驾崩了啊?真的是。”


    “不,不是,陛下没驾崩,是中书平章政事裴进步裴大人求见,说是有事儿禀报。”太监躬身道。


    “让他到大厅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