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朱棣的册封大典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七天后。
礼部安排的册封大典全部到位。
储君位不可久旷,值此非常之时,朱棣接受群臣的奏请,即刻入主东宫,以正名分。
朱标一家人依旧躺在奉先殿。
但是,皇宫里却暂时撤下了白幡,挂起了红绸。
为朱棣举办起了册封大典。
崭新的太子衮冕,尺寸已经改好了。
今天的应天府皇城内外,旌旗猎猎,金甲曜日,自奉天门至承天门外,御道两侧肃立着三千禁军,红袍金铠,执戟佩刀,肃穆如山。
午门城楼上,黄罗伞盖迎风招展,九重宫阙在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宛如天宫琼宇。
寅时三刻,奉天殿前钟鼓齐鸣,声震九霄,左右文武百官分列两班,文官紫袍玉带,武官甲胄煌煌,皆俯首恭立,静候大典开始。
朱棣身着四团龙太子衮服,头戴远游冠,腰系九环玉带,在鸿胪寺官员引领下,自东阶缓步登殿。
由于朱元璋在养病,马皇后闭门不出,那就只有朱樉来为朱棣授册了。
长兄如父嘛。
礼部尚书张开圣旨,再度念了一遍朱棣的册封圣旨,确立朱棣的太子正统地位。
这圣旨内容没写错、黄绢是真的、写圣旨的也是朱元璋、玉玺也是真的,那这道圣旨确立朱棣的太子地位,谁能反对?
毕竟,朱棣又没有矫诏。
这是正儿八经出自朱元璋手里的圣旨。
礼部尚书念完圣旨,殿外礼炮九响,声如雷霆,回荡皇城。
朱樉将代表太子的金册金宝交给朱棣。
太子受册毕,礼乐大作,奏中和之曲。
太常寺赞礼官高呼,“百官朝拜太子!”
文武百官,皇室宗亲,诰命夫人等通通跪下行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三呼千岁,朝拜储君。
也至此,朱棣这个太子也名正言顺了。
正儿八经从王爵向上迈出半步,成为了储君!
【叮咚!检测到宿主进步,成为太子,获得进步奖励!请宿主注意查收。】
圣旨公布的那一刻,朱棣名正言顺,进步奖励也随之而来。
接下来,礼官迎着徐妙云缓缓从承天门正门走进来。
徐妙云一身翟衣,戴着九翚四凤冠,一步步走向朱棣。
徐达看着这一幕,笑着捋了捋胡须,终于是成了。
满朝文武当中,表情不一,不过只要朱棣不乱搞,现有局面不崩塌,徐家未来就是真正的与国同休了!
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妙云,你怀有身孕,不要跪了。”
徐妙云正准备跪下,朱棣扶住了徐妙云。
一旁的礼部尚书忙道,“太子殿下,这不合规矩。”
“你怎么这么迂腐!孤的规矩就是规矩!赶紧干你的活儿!”朱棣瞪了眼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撇撇嘴,张开了圣旨。
这时候,徐妙云还是跪了下来,“殿下,礼不可废!这大礼必须走完的。”
“唉,那谁,你念快点。”看到徐妙云直接跪下了,朱棣也不好再说什么,而是催促礼部尚书念圣旨流程快点。
礼部尚书长叹一声,真无奈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定位,风化肇始于宫闱,家国攸基,礼教首重于内则,太子正位东宫,宜择贤淑,以承宗庙之重,辅佐储君,共襄盛治。
咨尔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毓秀名门,禀性端慧,德容兼备,温恭有仪。
幼承庭训,通诗书而知礼,长娴妇道,秉柔顺而持躬,宜登储副之尊,允协天人之望。
今特遣使持节,册封徐氏为皇太子妃,赐以金册宝印,授以翟衣九翚之冠,昭其贵也。
尔其克勤克慎,奉先祖之明训,惟孝惟诚,佐元良以成德,内助之贤,当思椒殿之规,母仪之范,永固磐石之基。
布告天下,咸使知闻,钦哉!”
礼部尚书朗声念完了册封的圣旨,随后接过女官手上的金册宝印,递给了徐妙云。
徐妙云伸手接过,朱棣躬身扶徐妙云站起身。
徐妙云站在朱棣的身边,和朱棣一同享受着这万丈荣光。
这一刻,天下在脚下,群臣在脚下。
这一刻,权力的滋味儿,是那么的让人着迷。
“跪!”
司礼官朗声高喊。
群臣再度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接受百官朝拜,地位宣告被承认。
乾清宫内的朱元璋,已经满头白发,丧权、丧子、丧孙的打击,已经让朱元璋苍老了很多,心脉大损,听着外面钟鼓齐鸣,礼炮不停,就知道这是大典的动静。
而现在,能有什么大典?
无非就是朱棣当太子了而已。
“他大哥尸骨未寒,尚未下葬,他就这般急着入主东宫!他就那么急吗?”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但又无可奈何。
一旁的安权涛叹了口气,“陛下,当年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就继太子位了。”
人家李世民兵变成功的第三天就上位,那时候李建成的尸骨寒了吗?
现在朱棣好歹是比李世民多等了几天。
这挺给面子了啊,真的是。
“他都不让咱出去送标儿最后一程,不让咱见标儿最后一面!这个逆子!”朱元璋越说越委屈,眼眶红了起来。
“陛下,您要是只吊唁懿文太子,那肯定不会拦着的,可是您要是说出什么惊天之言怎么办?”安权涛提醒着朱元璋。
你要是保证出去不乱说话,朱棣可能还能让你出去见见朱标最后一面。
可你要是出去就大喊什么朱棣兵变囚父之类的,那朱棣怎么可能放你出去?
虽然朱棣有传国玉玺,这对朱棣影响不大,到时候朱棣宣称朱元璋得了脑疾就行,但终究是癞蛤蟆爬脚面,他不咬人,但膈应人啊。
朱棣怎么可能放朱元璋出来?
奉天殿外,册封礼毕,朱棣和徐妙云乘金辂出午门,沿御街巡行,以示皇恩浩荡。
应天城内,百姓夹道欢呼,山呼千岁。
沿街彩棚高搭,舞龙戏狮,锣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