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决定开海禁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这时候怎么会闹倭寇?
沿海倭患不是常有之事吗?地方卫所自行剿灭便是,何至于四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朱棣眉头微皱,抬手一挥,“呈上来。”
“是。”传令兵快步进殿,单膝跪地,双手奉上军报。
朱棣接过,迅速拆开火漆封口,目光扫过纸上的墨迹,脸色骤然一沉,他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缓缓合上军报,目光如刀,扫视群臣。
“众爱卿,依你们所见,沿海倭寇,究竟是何情况?”
朱棣没有直接说出军报内容,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这一问,让朝堂上不少江南出身的官员面色微变。
丸辣,怎么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呢?
众人沉默片刻后,汤和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平心而论,所谓倭寇,其实有三种。
其一,是真正的东瀛倭寇,乘船劫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其二,则是因陛下所定寸板不许下海的国策,沿海百姓无以为生,被迫落草为寇。
其三,则是当年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旧部,战败后逃亡海上,盘踞岛屿,时常袭扰沿海。”
朱棣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信国公,所言极是,这四百里加急所报之事,既有真倭寇,也有海匪作乱,但最关键的,是沿海百姓因海禁所迫,纷纷投靠倭寇,使得倭患愈演愈烈!所以,孤以为,海禁之策,该重新议一议了。"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开海禁?”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殿下!海禁乃陛下所定之国策,岂能轻易更改?若贸然开海,必致倭寇猖獗,祸乱沿海!”
“是啊,殿下,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完全顾不到沿海,若是开海禁,恐怕沿海百姓必遭荼毒啊。”
“海禁不能开!不然沿海必闹倭寇啊。”
朱棣冷笑一声,“哦?那依诸位爱卿之见,如今沿海倭患日益严重,又当如何?”
一众官员一时语塞,有官员支吾道,“臣以为,可……可加强卫所兵力,严加巡视。”
这话一出,朱棣嗤笑,“加强卫所?朝廷每年拨给沿海卫所的军饷,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剿倭上?又有多少进了某些人的腰包?”
此言一出,站出来反对的那些官员脸色煞白,不敢再言。
这时,都察院右都御史陈瑛站了出来,沉声道,“殿下,海禁一开,西洋商人便可自由往来,届时,我大明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价格必然大跌,民间商贾如何生存?”
朱棣目光一冷,“陈爱卿倒是很关心商贾啊。”
陈瑛心中一凛,但仍硬着头皮道,“臣只是为国计民生考虑……”
朱棣猛地一拍御案,“好一个为国计民生考虑,那孤问你,如今沿海百姓因海禁无以为生,被迫投靠倭寇,这又算不算国计民生?而且你一个督察员的,管什么商部的事?你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吧!”
陈瑛哑口无言,“臣……臣……”
朱棣冷哼一声,继续道,“海禁一开,朝廷可组建水师,剿灭海匪倭寇,同时开放贸易,让沿海百姓得以谋生,西洋商人亦可合法通商,朝廷还能收取关税,充盈国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然而,反对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殿下,海禁一开,倭寇必定更加猖獗啊!”
“是啊,西洋人狼子野心,若趁机入侵,如何是好?”
“没错,大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战力的水师,更没有合适的战船,打不得海战啊!”
“殿下,海禁一开,恐怕倭寇更加频繁的袭扰海疆,于民生不利啊!”
“大明现在还没有能力解决海上问题,殿下,三思啊!”
朱棣冷笑,“诸位爱卿,到底是担心倭寇,还是担心自己的生意?”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
许多江南官员脸色骤变。
他们反对开海,并非真的忧国忧民,而是因为海禁之下,他们垄断了走私贸易!
丝绸、瓷器、茶叶……这些紧俏货物,只有他们能通过走私渠道卖给西洋商人,价格翻倍,利润惊人!
一旦开海,朝廷直接管控贸易,他们的暴利将不复存在!
朱棣冷冷扫视群臣,最终目光落在裴进步身上,“裴爱卿,你是商部尚书,开海禁容易冲击商业,你认为该不该开?”
裴进步毫不犹豫,“臣以为,开海禁势在必行!”
朱棣猛地起身,“好,即日起,孤决议开海禁!设立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组建水师,剿灭倭寇!凡有阻挠者,以大逆律论!”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江南集团的官员们面如死灰,却无人敢再反驳。
他们知道,朱棣的决心,已不可动摇!
海禁的利益,终究是要还给朝廷了。
我们江南最近是怎么了,怎么感觉在走霉运?什么都盯着我们江南来!
“中书省拟旨,着谢成去沿海组件水师顺便塑造战船,以备来日扫灭海匪倭寇,以定海疆太平。”
“遵旨。”徐达领命,目光瞥了眼朱棡。
谢成是朱棡的岳父,到目前为止,连个爵位也没有。
朱棣这么安排,很明显这是送战功给谢成啊。
毕竟,让你亲自练一支军队去对付海匪这种非正式武装力量,你如果都对付不了,还能指望你开疆扩土,封侯拜将?
“晋王,你也去一趟沿海吧,代天巡狩,抚慰万民,查一查海疆那边出什么情况了,为何倭寇屡屡犯边,孤许你节制登州、金州、莱州、复州、威海、松江、太仓、宁波、台州、温州、福州、泉州、漳州、广州、潮州、廉州、琼州、大沽口、双屿港等沿海地区军政大权,三品以下官员,孤许你封、授、赏、罚之权,更可先斩后奏。”
朱棣也知道朱棡不乐意待在自己手底下称臣俯首,至于送去封地躺着,那还不如拿来当牛马用用。
朱棡听到朱棣的话,抬起了头。
“我?”
朱棣笑了笑,“三哥,我大明还有第二个晋王吗?”
“节制这些地方的军政大权?”朱棡诧异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