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就这么决定了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自古嫡长子乃家族传承,岂可送上战扬!你这还要断家族传承吗?”


    “裴进步,你就没嫡长子吗?你这么做,居心何在!”


    “没错,你们俩都是误国误民的奸臣!大奸臣!”


    “太子清君侧,怎么没把你们两个奸臣给清了!”


    “太子殿下,他们俩一个比一个奸贼啊!他们这是要动摇我们大明国本啊!”


    满朝文官,你一言我一语的。


    朱棣轻咳一声,“两位爱卿所奏,皆有可取之处。”


    朱棣这话一出,文官集团那边眼睛都瞪大了。


    卧槽,裴进步这不仅仅是伤害政敌啊!


    他这还伤自己人呐!


    你都同意?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嫡长子乃基业传承,不可取啊!”胡惟庸跨步出列,反对道。


    朱棣原本略带笑意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仿佛乌云压顶,声音冷得像冰,“是吗?那照胡相国你的意思,嫡长子是基业,其余嫡子就该是弃如敝履?没了嫡长子,就要亡家亡国了?”


    这句话如同一记闷雷在殿中炸响。


    胡惟庸猛地抬头,正对上朱棣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顿时如坠冰窟。


    他这才惊觉自己犯了大忌,眼前这位太子殿下,不正是以嫡四子的身份,踩着嫡长子的尸骨上位的吗?


    那所谓的嫡长,还在他身后的棺椁里躺着呢。


    “臣!不敢……”胡惟庸膝盖一软,重重跪在大殿金砖上,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感觉后背的官服已经被冷汗浸透,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文武百官个个低头垂目,生怕被牵连,胡惟庸是扯到逆鳞了啊。


    赵财猫和裴进步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嘴角都浮现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棣缓缓站起身,玄色蟒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一步步走向胡惟庸。


    当朱棣停在胡惟庸面前时,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已经抖如筛糠。


    丸辣!


    今天这一关怕是不好过了。


    自己多这一嘴干啥啊,呜呜呜。


    “不敢?胡惟庸,你已经敢了。”朱棣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浓烈至极的威压。


    胡惟庸额头抵地,声音发颤,“臣绝无此意!臣只是担忧,担忧引起反抗,动摇国本。”


    朱棣突然提高声调,吓得胡惟庸浑身一抖,“你说你担忧什么?你到底是在担忧这决策会动摇国本,还是担忧你自己的嫡长子要被征入军中?”


    殿中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胡惟庸知道,此刻一句话说错,可能就是满门抄斩的下扬。


    胡惟庸咬紧牙关,额头在金砖上磕得砰砰作响,“臣糊涂!臣该死!求殿下开恩!”


    朱棣冷冷地注视着脚下瑟瑟发抖的宰相,“既然胡相国已经糊涂了,那就先停职,回去休养吧,等什么时候不糊涂了,再回来执掌中书!”


    话落,无数官员震惊。


    不能吧?


    你既然要要掌权,那你不该平衡朝局吗?


    难不成真要让这中书省由江南说了算?


    你不保障我们淮西的利益了?


    “太子殿下!”汤和赶忙站出来。


    朱棣看向了徐达,“魏国公徐达,早有宰辅之履历,即日起,由魏国公徐达暂时接任停职的胡相国,成为中书省右丞相,其余的延后再论。”


    “臣领旨。”徐达拱了拱手道。


    自己又暂时回到中书省上班来了,唉。


    朱棣看向了徐达,“信国公,你想要说什么?”


    “呃……臣……臣想说,臣想出恭。”


    汤和脑子一转,马上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


    汤和本来是站出来要阻止江南独大的,但是朱棣又把徐达给送进中书省了,那汤和还能说什么?


    有淮西待在中书省,淮西基本利益不会受到波动。


    毕竟高层如果没有淮西的人,那么在面对高层决策时,淮西消息总要落后人一步。


    消息一步落后,可能就是生死危机。


    “那你去吧,下回要出恭别喊么大声,也不嫌害臊。”朱棣挥了挥手。


    “是。”汤和退了出去。


    嘘嘘一下再回来。


    朱棣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刚刚赵爱卿所言,孤觉得很有道理,嫡庶纵然有别,可庶子也是孩子啊。


    皇家江山社稷之传承,有时都还是庶子继承,不是么?孤觉得这个决议很好!可以办!就这么决定!”


    “殿下!”胡惟庸刚想继续反对


    朱棣对外喊道,“来人呐,把这个停职的无关人员叉出去!”


    “是。”


    外面当即走进来两个士兵,直接把胡惟庸叉走了。


    朱棣看着赵财猫,“众爱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推动,你能办到吗?”


    “臣,必不负殿下厚望!”赵财猫跪下行礼。


    骂名我担着又怎么样!


    裴进步不照样顶着不少骂名,结果还进了中书省吗?


    我赵财猫难道就不能进中书省了?


    裴进步以后能当相国,那我就不能当了?


    能有裴相国,就不能有赵相国了?


    “好,关于裴爱卿说的嫡长子从军一事,孤觉得也可以!


    嫡长子,是利益第一既得者,那么也该是第一牺牲者。


    而不是既得利益,却将风险转嫁他人!


    一碗水端不平,后果就是碗被砸,兄弟之间各凭本事喝!


    至于刚刚有人说嫡长子乃家族传承,那谁能告诉孤,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


    朱棣目光扫视众人道。


    宋濂站了出来,“太子殿下,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国乃是无数小家组成的大家,可若没有国,又何来的家?”


    朱棣轻笑一声,“宋大学士,孤不赞同你这句话,有道是,忠孝两难全。


    守家是孝,卫国是忠。


    当忠孝摆在你面前做选择,你是要为国尽忠,还是为家尽孝?


    天地君亲师,到底是君在前,还是亲在前,嗯?”


    这话当扬把宋濂怼懵了。


    卧槽,诡辩!太子殿下这特么的是在诡辩啊!


    “这……这……”


    宋濂一时语塞,压根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朱棣的话是圣人之礼啊,天地君亲师,尽忠远在尽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