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朱标之死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自己可不是原来的朱棣,自己是穿越者啊!
原来的朱棣:难道我一生的功绩,都洗不清我的罪孽?
现在的朱棣:千秋功过自有史书去记,至于是非对错……就交给后人去评价吧。
“老四,你知道为什么我的太子位不可动摇吗?”朱标看着朱棣的目光问道。
朱棣回答道,“当然是偏心!父皇和母后都偏心你这个嫡长子!”
朱标摇了摇头,”不,是因为你太像父皇了,父皇打天下,接下来需要的是我这样的守城之君,而不是一个开疆扩土的雄主!你、老二、老三,你们都不是做守成之君的料,你们登基必然开疆拓土,但民生就发展不起来了,所以父皇不会立你们的,四弟,你只看到了权力,却没看到责任。”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少在这说教!今夜之后,大明将由我主宰!而你只能在九泉之下看着了!”
“当时的话,不是戏言啊,你真的想做皇帝,自己的庙号、年号都想好了?永乐,这个年号真好听。
你当时说,这个年号的意思是,万望华夏百姓永享安乐!
可你做得到吗?
你开疆扩土,必然劳民伤财!甚至穷兵黩武!若说需要一个雄主做皇帝,你、老二、老三都合适!
可接下来的大明,是需要以文治天下!你们三个都不合适!
你做皇帝,你只会是个穷兵黩武的皇帝!是雄主,但却会是罪君!”
“闭嘴!”朱棣厉声喝道,剑尖垂下了几分。
朱标叹了口气,“魏国公,你跟着父皇打江山,真就愿意看到江山被老四带入深渊吗?”
徐达缓缓摇头,“你说你公道,他说他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以后的事情,臣是看不到了。
臣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能活个几年,现在就想着临了能有机会再风光一把,然后含饴弄孙。
其他的……就交给后人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臣不操心未来。”
徐达摇着头,后面的事情,自己哪里操心得到呢,自己只想着临了有机会再进一步,恩加九锡,称孤道寡。
等自己当了异姓王,自己就退下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好了,说了这么多,遗言也该说够了,如果没有了,大哥……你上路吧,你死之后,钟山在建的太子陵墓我还是会给你的,也算全了我们兄弟之间最后一丝情谊。”
朱棣站了起来,徐达也举起了手,身后的弓箭手弯弓搭箭,瞄准了朱标,只等一声令下,前太子朱标便于混乱之中被射杀。
朱标突然笑了,“老四,我其实一直很羡慕你,你那么像父皇,勇武果决,敢作敢当
而我……永远只能是那个循规蹈矩的太子,其实我也好累。
从小到大我一点权力没有,看似宠爱无尽,实则只剩宠爱,而你们呢,分封塞王,手握兵权,还有自己的封国。
父皇宠我,却从不信我,我先前监国,实则一点权力没有。
从洪武元年我被立为太子,从那一天起,我就活在一个金丝笼里,父皇给我最好的老师,最美的宫殿,最精致的衣食……
却从不让我碰触真正的权力,他让我读书,却不准我议政,让我监国,却事事都要请示。”
封地的官方称呼就是封国。
“他是个要饭的上来的,怎么可能舍得分权,他恨不得把所有权力都抓在手里,天下都按照他的意志走,哪怕你是太子,是帝国的继承人,可是在他没死之前,你只能是儿子!不能以帝国继承人自居……”
朱棣淡淡开口道。
朱标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挺直了腰板,脸上浮现出释然的微笑。
“是啊,好了,不说了,动手吧。
你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你是回不了头的。
而从我被册为太子的那一天开始,我也回不了头了,要么争,要么死。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啊!
一旦开始,无法中途退出,要么出局,要么死。
我是太子,我出局的结果就是死,你下令吧。”
朱标坦然张开双手,迎接着即将到来的箭雨。
想做李世民?呵呵。
来日午夜梦回,你……会不会被今晚的杀戮时常惊醒?也需要人为你守门才能安心得睡着啊?
朱棣也不再犹豫,“大哥,一路……走好。”
说着,朱棣抬起了手,那些士兵也拉开了弓弦。
当朱棣的手放下来时,箭如雨下。
朱标没有躲闪,第一支箭穿透他的肩膀时,他甚至笑了。
更多的箭矢接踵而至,他的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一般向后倒去。
直至……倒在血泊中。
垂死的朱标挣扎着抬起头,嘴角溢出鲜血,却仍带着那抹奇异的微笑。
“老四,记住……龙椅……很冷,冷得刺骨!你的心如果不比它更冷,你是坐不下去的,弑兄囚父,只是你杀戮的开始。”
说着,朱标缓缓闭上了眼眸。
徐达赶忙上前扶住朱棣,“殿下,你没事吧?”
下令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徐达担心朱棣真学了李世民,接下来做噩梦,睡不着,会梦见朱标索命啥的。
然而,朱棣的脸上很是平淡,看向了那一众士兵,“谁能告诉我,我大哥是怎么死的?”
听到这话,几个士兵面面相觑。
有个士兵胆大,站出来道,“回太子殿下!前太子是听到宫中惊变,误入战扬,不慎被乱箭射死。”
“好,记住了!所有人问你们,都得是这个回答,明白吗?”朱棣吩咐道。
“是,太子!”士兵们异口同声道。
朱棣看着徐达,眼神交汇间,徐达已然明白,只是点了点头。
表示这些人自己今晚都会处理好。
“东宫所有人,一个不留!”朱棣朝着东宫外走去,对众人吩咐道。
“是。”殿内众人领命。
徐达跟着朱棣一同离开,在他们身后,东宫内掀起一阵屠杀。
走出东宫时,朱棣对包围东宫的士兵吩咐道,“走,去坤宁宫!孤的侄子,还在那等着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