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玄武门之变(一)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李文忠看着晨光中整齐排列的营帐和操练的士兵,嘴角微微上扬。
“将军到!”
随着传令兵的一声高喝,整个军营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士兵们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向这位开国功臣行礼。
李文忠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众人,落在远处一个正在校扬上指挥操练的身影上。
“周德兴!”李文忠高声唤道。
那人闻声转身,看清来人后立刻小跑过来,单膝跪地,“末将参见将军!”
李文忠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副将,“起来吧,随我走走,其他人正式训练。”
“是。”周德兴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李文忠向来雷厉风行,今日却显得格外悠闲。
两人沿着校扬边缘缓步前行,身后跟着几名亲兵。
李文忠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德兴啊,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周德兴一愣,随即答道,“回将军,自至正二十年起便在您麾下了,匆匆一晃,已近二十年了。”
李文忠喃喃重复,目光投向远方,“真快啊,一晃你都跟我近二十年了,当年大都督还在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亲兵了,现在一晃,我都马上四十岁了,你也老了不少。”
周德兴脸上露出怀念之色,“将军,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哪有不老的道理啊。”
李文忠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直视周德兴的眼睛,“对摄政王,你觉得如何?”
周德兴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有些措手不及,谨慎地回答,“摄政王英明,他每个月拔下来五百万两银子,我们都能分到不少,也确实改善了许多人的困难,大家都感念摄政王的恩情。”
李文忠拍了拍他的肩膀,“懂得感恩就好啊,明晚之前,秘点五千亲信骑兵聚集。”
周德兴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五千骑兵?将军,是有作战任务了吗?那您有圣旨吗?”
李文忠听到这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你的意思是,没有圣旨,不能调兵?”
周德兴的喉结上下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将军,原则上来说,要是没有圣旨,那无诏调兵,可是罪同谋反的……”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成了耳语。
李文忠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罪同谋反?你的意思是圣旨能指示,我就不能指示了?我问你我能不能指示!”
周德兴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后退半步,连连点头,“能!能!能!可是……将军,没有圣旨和虎符也调不动兵啊。”"砰!
李文忠一脚踢在周德兴的屁股上,力道之大让这位久经沙扬的将领踉跄几步才站稳。
“你他妈跟老子玩这套?虎符是他妈调将军的!不是调士兵的!老子问你,老子能不能调动你!”
周德兴捂着火辣辣的屁股,脸色涨红,“能,能。”
“那你能不能调动下面的军队!”李文忠步步紧逼。
周德兴咽了口唾沫,艰难地点头,“能!能!”
李文忠一把揪住周德兴的领子,将他拉到面前,几乎鼻尖相触,“那你他妈的还有什么问题?老子不会害你的!照办就是了!”
周德兴太了解这位上司了,一旦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是,将军。”周德兴最终屈服了,声音里带着几分委屈和无奈。
李文忠这才松开手,脸上怒容瞬间消失,又恢复了那副和蔼可亲的模样,“这才像话,记住,明天晚上天黑之后,我要看到五千精骑全副武装在校扬集合,必须是亲信!明白没有?”
“末将明白。”周德兴低头应道,却不敢直视李文忠的眼睛。
李文忠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大步走向中军大帐,斗篷在身后猎猎作响,周德兴站在原地,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心中翻江倒海。
突然要调兵……恐怕要有大动作了。
可是能怎么办呢,将军发话了,照着办呗。
反正出了事儿,还有个高的顶着。
汤和则是今晚约了郭英出来吃饭,让人秘密潜入郭英的府上,在伪造的调令上,盖上印章。
徐达则是在调动心腹,从各个军营当中借调几个人出来。
八百就八百!没什么干不了的!
……
当天晚上,北宫折颜潜入太庙,见到了朱棣,并说明了情况。
朱棣一听,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叫北宫折颜拿刀来,朱棣划破衣袍,写下了一道勤王的诏书!
表示朝中有奸臣吕本,蒙蔽圣听,以至忠臣下狱,贤王囚禁。
值此国难之时,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百姓计,特诏魏国公徐达领兵奉诏,勤王锄奸,匡君辅国,清君侧,靖国难!
王诏写完之后,朱棣盖上了传国玉玺的大印,由北宫折颜带出去交给徐达。
朱棣突然叫住了要离开的的北宫折颜,一脸凝重地问道,“等等,天策卫的训练结果如何了?”
北宫折颜见状,连忙站直身子,恭敬地回答道,“回禀主子,天策卫的训练已经初见成效。”
朱棣听后,微微颔首,“今晚,你亲自带领训练好的天策卫,守住摄政王府!我担心有些人会狗急跳墙,对王妃不利。”
北宫折颜深知徐妙云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毫不犹豫地应道,“是,主子!属下遵命!”
朱棣点了点头,接着又叮嘱道,“记住,务必保护好王妃和她腹中的孩子!绝不能让她们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北宫折颜单膝跪地,抱拳说道,“主子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亲自守在王妃身边,以命护王妃安全!”
朱棣看着北宫折颜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他相信北宫折颜的能力,也相信天策卫的实力。
只要有他们在,徐妙云和孩子应该能够安然无恙。
“下去吧,大明的天,也该变一变了!”
朱棣挥了挥手,这种事情最好的准备就是没有准备,才有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