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汤和应诺帮忙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权力斗争,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朱棣要夺嫡,朱雄英必须死。
如果朱棣现在不杀朱雄英,等他长大了,或者说他这一脉的人长大了,肯定会找朱棣这一脉复仇。
永绝后患,很有必要。
“保儿,你能这么想,那就好了!你是太子表哥,也是摄政王的表哥,帮谁不是帮啊。”
李文忠摇摇头,“我先前答应你站队,我就不会反悔,不过你能不能告诉我,还有谁是盟友?”
“多的不能说,但我能告诉你,中山侯汤和是其中一个。”徐达回答道。
听到汤和的名字,李文忠眼睛一亮,“汤帅?那更好了,他在军中的威望,足以震慑甚至是镇压那些摇摆不定的将领,那需要我干什么?”
“阻击援军。”
徐达缓缓吐出四个字,玄武门之变一旦开启,勤王的军队绝对有,必须把他们拦住,直至尘埃落定。
李文忠听后,点了点头,“好!但是我家二丫头以后……”
“我以摄政王岳父的身份做保,推他做淮西第三代扛鼎人之一!来日位极人臣!”徐达回答道。
李文忠盯着徐达的眼睛,徐达坦然对视。
最终李文忠点了点头,“成交。”
和李文忠谈完之后,徐达就送李文忠出去了,李文忠也得去暗中联络亲信了。
同时,徐达把汤和也请来了,同样是以商议边防军务的名义,汤和也来了这个密室,这地方汤和很熟悉了。
汤和打量着这间密室,手指拂过墙上悬挂的布防图,突然笑道,“要到密室里来说了?你这里还挂着九门布防图,看来是有大事啊。”
徐达没有接话,而是反问道,“鼎臣,你我相识多年,我只问你一句,若摄政王举事,你可愿相助?
你若不愿意,我也不怪你,只要你别出卖我就行,若你还念着和陛下之间的同乡之情,那你还是不参与的为好。"
密室一时寂静,只听得见烛芯燃烧的轻微噼啪声。
汤和突然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苍凉。
“同乡之情?他朱重八还记得与我汤和的同乡之情?他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当年他爹死后连裹尸的东西都没有,是我给他找来了一卷草席给他爹裹身下葬的!
后来他要饭,出家当和尚被赶下山,我遇到他时见他可怜,带他从军!
他刚投军时不过是个小卒,我都已经是千户了!后来要不是他娶了大姐,当了大哥,他凭什么坐江山?
没有我带他从军,他早就不知道饿死在那个犄角旮旯了!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我汤和立下多少战功?结果呢?
开国六国公,你徐达、李善长、冯胜、邓愈,这四个人做国公我没意见。
还有李保儿,他虽然是晚辈,但他的战功卓著,我也认!
最后一个是常茂,他继承的是常遇春的功勋,我也认了。
可多我一个就不行吗?
最后只给了我区区一个中山侯!他朱元璋可曾念过半分同乡之情?”
徐达轻叹一声,汤和按照资历,绝对的是淮西的老大哥了,比徐达从军还要早。
毕竟徐达都是后来朱元璋招进来的。
而且汤和的战功不小,不管是出于情分还是战功,汤和都不该只是个侯爵。
“鼎臣,不就是国公之位嘛,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了,你敢不敢拿?”徐达询问道。
汤和一把抓住徐达的手腕,“说吧,摄政王打算怎么干?”
徐达一字一顿道,“效仿唐太宗旧事,复玄武门之变!”
“好大的手笔!这可是豪赌啊,赢了是从龙功臣,败了就是诛九族的大罪!”汤和笑了,坐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
徐达目光如炬,“没错,所以我才要问鼎臣兄你敢不敢干?”
汤和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在密室内回荡,“有何不敢!夺嫡又不是造反,这个天下依旧姓朱,我们依旧是朱家之臣,我们又没有叛国,我有什么不敢干的?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徐达指着布防图上玄武门位置,“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控制玄武门,用大炮强攻的话,动静太大,容易打草惊蛇。”
汤和眯眼细看地图,“管着九门的是郭英,他姐姐是陛下的郭宁妃,恐怕不好说服。”
“正是难在此处,郭英与我们不是一路人,他是保皇党!”徐达叹了口气。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伪造他的一份调令就是了,我去想办法!”汤和拍着胸脯道。
“你若能搞定此事,其余再无后顾之忧!我保你进位国公!”徐达眼睛一亮。
汤和摇了摇头,“不够!这风险太大了,只一个本该属于我的国公之位不够。”
徐达笑了笑,不怕汤和不开口要,就怕汤和什么也不要,“可以!再给你进位太子六保之一,或者兵部尚书!”
汤和端起一杯茶,递给徐达,“好!既然如此,这桩买卖,我汤和做了!”
徐达接过茶杯,“鼎臣,还有一事,你得帮着我一起弹压军中将领,不然我担心防不住。”
汤和听后,询问道,“这次有多少人参与?你要带多少兵马?”
“人不多,就你我两个,再加李保儿一个,我主攻,他阻敌,你稳后方,兵马只带八百人。”徐达如实回答,汤和可是妥妥的徐达盟友。
听着徐达的话,汤和沉思了一会儿。
“问题不大,毕竟摄政王这些日子每个月五百万两银子砸下来,军中将领这人情得领,动乱的应该不多,只有陛下的那些亲信,我能搞定。”
“好!那咱们分头行动,明天晚上行动!”
徐达和汤和碰了碰杯,两人都将杯中茶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杯茶就当是提前喝的庆功酒了,喝完之后,汤和也离开了,也要开始安排行动起来了,时间有点紧啊。
徐达则是走向祠堂,在祖宗牌位前郑重上了一炷香,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列祖列宗在上,咱们徐家兴衰,就在此一举了,还请列祖列宗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