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这家伙,真勇啊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龙椅之上,朱元璋的脸色由铁青转为酱紫,最后涨得如同熟透的猪肝,他胸膛剧烈起伏,颌下花白的胡须簌簌直颤。
不是因为年老,而是那几乎要冲破顶冠的滔天怒意。
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沉重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炸开,惊得正在摸鱼的徐达一哆嗦。
“干什么,干什么!逼宫吗?造反啊?一个个的,披着官袍,食着君禄,如今倒要联起手来逼咱的宫!你们是不是也要学宫门口那些佞臣一样,拿血溅丹墀来逼咱就范?”
他凌厉如鹰隼的目光扫过阶下这群平日里毕恭毕敬的臣子,此刻他们虽低着头,但那紧绷的下颚、紧握的拳头,无一不透着一股无声的抗拒。
这抱团取暖、公然施压的景象,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帝王心坎上。
特么的……
别忘了是谁给的你们今日的荣华!是谁在扶持你们江南一系!
都他娘的背叛咱了是吧,都要转投摄政王了是吧!
“臣等不敢。”众人躬身一礼,忙站回原位。
然而那语调里的敷衍,那微微抬起的、毫无惧色的眼神,分明写着有何不敢?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钉在裴进步身上,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的火焰喷涌而出。
“裴进步!你三缄其口,以为咱就拿你没办法?你别忘了,商部衙门里,可不只有你裴进步一颗脑袋!”
裴进步闻言,非但未露怯意,反而像是被点燃了某种底气,那抹轻笑更加明显了,他微微抬高了声音,清晰的话语回荡在大殿。
“陛下息怒,臣自然不敢忘。只是……陛下也别忘了,商部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臣等皆出了事,商部运转停滞,国库岁入锐减,民生发展无继,这朝廷……要蒙受多大的损失?这江山,又要凭添几分动荡?”
裴进步的话语如同淬了冰的钢针,精准地刺向朱元璋最在意的命脉,大明的根基。
这已不是进谏,而是赤裸裸的、以帝国命脉为筹码的威胁!而这底气,正是源自商部铁板一块的经营,以及近乎垄断的权力架构。
朱元璋猛的站起,宽大的龙袍袖带起一阵劲风,额角青筋暴跳如虬龙,朱元璋怒极反笑,声音也是陡然拔高。
“放肆!好!好一个商部尚书!好大的狗胆!真当咱离了你们商部,这大明江山就转不动了?朕就不信!没了张屠夫,朕就得吃带毛猪!来人!”
“在!”殿门外,两名身披金甲、手持沉重金瓜的魁梧武士应声而入,步履沉重,踏在光洁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冰冷的金属反光映照着殿内众人或惊恐、或复杂、或幸灾乐祸的脸。
朱元璋戟指裴进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寒冰,“把这个目无君上、祸乱朝纲的逆臣给咱拿下!押入天牢,斩监候!”
斩监侯三字,如同惊雷炸响,仿佛宣告了这位权倾一时的商部尚书的末日。
这已不是朱元璋的一时之气,而是对这份嚣张跋扈、威胁皇权的彻底清算,此前种种容忍,换来的竟是今日奉天殿上的公然要挟!
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初你屡屡犯上,咱都忍了,没想到今天竟然敢在这奉天殿威胁帝王!
“遵旨!”金瓜武士声如洪钟,大步流星地走向裴进步。
就在朱元璋以为裴进步会瘫软求饶时,裴进步却出乎意料地抬起手,轻轻一摆,动作竟带着几分从容的优雅,仿佛只是拂去衣袖上的微尘。
裴进步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甚至带着一丝嘲弄,“不牢二位动手,牢房的路,裴某认得,自己去!”
裴进步整了整身上的囚服,竟不看那两名武士,径自转身,一步一步,稳稳的向殿外走去。
就在他即将踏出奉天殿那扇象征着权力巅峰的高大门槛时,脚步微微一顿,他侧过头,目光穿越殿内肃立的群臣,精准的投向高踞龙椅的朱元璋。
那眼神里,没有恐惧,没有哀求,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毫不掩饰的轻蔑与不屑—,仿佛在看着一个色厉内荏、终将被大势所裹挟的困兽。
那道冰冷刺骨、充满挑衅的目光,被朱元璋一丝不落地捕捉到了!
瞬间,一股无法形容的暴怒混合着被彻底藐视的屈辱感,如同岩浆般冲上头顶,朱元璋只觉得眼前发黑,浑身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宽大龙袍下的身躯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几乎要支撑不住。
他死死攥住御座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发出轻微的咯咯声。
殿内死寂,落针可闻,群臣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屏住了,只听到皇帝粗重压抑的喘息和裴进步逐渐远去的、不疾不徐的脚步声。
“这家伙,真勇啊,不愧是摄政王手下头号先锋!”徐达看着裴进步离去的背影,甚至还感觉到一丝惭愧。
自己都不敢这么硬刚朱元璋。
而裴进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竟敢敢为了朱棣做到这个地步,来日朱棣若是成龙,裴家恐怕要一跃成为文臣之首了。
而且裴进步还这么年轻,一旦朱棣上位,他必然进入中书省这个权力核心。
只要他信念坚定的跟着朱棣走下去,那么朱棣当多少年的皇帝,他就得是多少年的宰相!
裴进步自斩退路,这副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让许多人都为之侧目。
其实……没有退路才是更好的路,不是么?
因为没有了退路,那就只剩前进这一条路。
“退朝!”朱元璋几乎是咆哮着吼出这两个字,声音嘶哑,充满了疲惫、狂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绝。
那吼声在空旷的奉天殿内回荡,久久不散,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最后一声压抑的雷鸣。
朱元璋要去太庙,要去质问朱棣这个混账逆子。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行礼送别朱元璋,所有人都意识到决战开始了。
摄政王党要是挺过去了,就再也没人按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