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拜官收将,星火白岩

作品:《大秦:开局扮演霍去病,打造仙秦

    半月之后,肤施大营。


    秋风如刀,吹动着旌旗猎猎作响。


    寨墙之外,黄沙漫天,铁甲肃肃。


    而此刻,营中主帐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秦特使率仪卫三十,自咸阳八百里飞骑,风尘仆仆而至。


    主帐正中,设立朱红拜坛,金匾垂额,旌节齐列,肃然威仪。


    嬴良披玄黑战袍,正襟而坐,身姿挺拔如枪。


    他已沐浴更衣,身上洗净血痕,神色清冷,剑眉锋利。


    帐外,列营将士早已聚于广场,刀盾林立、旗帜如云,三千铁鹰锐卒静候宣旨。


    特使朗声高诵,声音传遍营寨:


    “奉天承运,大秦祖龙诏曰——”


    “三公子嬴良,星夜突袭苍狼南寨,破敌焚营,未折一兵;斩韩图苏德,逐哈达,功勋赫赫,实为边塞之奇兵!”


    “今赐号‘偏将军’,封虎符一枚,准节制边军两千,另赐上品龙虎丹三丸,金帛五百匹,马匹百骑,以彰战功!”


    “着其即日起,设偏营,自调精卒,任独断之责,准不受边帅庙堂掣肘!”


    “钦此——”


    话音落,军中震动。


    虎符金灿,立于案上,散发出摄人气息。


    那是权力的象征,意味着自此一役之后,嬴良已非咸阳宫中任人打压的庶子,而是真正立于兵权之上的——大秦将帅!


    蒙恬亲自率众将士入帐拱手:


    “贺偏将军!”


    “贺公子!”


    “愿随公子,策马破敌,饮血封侯!”


    嬴良目光微敛,面色平静地接过虎符,只淡淡颔首:


    “谢陛下赏识,谢将士拥护。”


    “此役……非我一人之功,乃三军奋战之果。”


    他言简意赅,语气平稳,却更显出一种年轻统帅的沉稳与锋芒。


    至此,三军归心,偏将之名,彻底坐实。


    然!


    就在诸将散去不久,偏帐之后,忽有一骑急奔而至。


    风沙中,一人披半旧战袍,头盔未整,背后长刀,竟是副将——李骁!


    他下马不语,径直走至偏将大帐前,双膝重重跪地。


    “末将李骁——特来请罪!”


    嬴良本在案前翻阅军图,听闻声音,微微抬头,见是李骁,眉头却并未皱起。


    “请何罪?”


    李骁双手奉上佩刀,眼中满是羞愧之色:


    “当初肤施初战,末将有眼无珠,不服调令,私下议论公子指挥,扰乱军心。”


    “而今公子三破敌寨,斩将连捷,威震边地。”


    “李骁惭愧难当,愿负荆请罪,自废副将之职,听候发落。”


    话落,他真就将佩刀横摆案前,重重一叩首,额头磕地,沙尘四起。


    帐中寂静数息。


    嬴良目光淡然,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想起初入军营与李骁之事。


    李骁。


    本是蒙恬将军帐下正五品骑都尉,战功卓著,但性情倨傲刚烈,向来眼高于顶。


    当初嬴良调他来铁鹰营协防,可李骁对咸阳城里无能的三公子——嬴良早有耳闻,所以就当着传令兵的面,摔了调令。


    并扬言“宁死勿从儿戏之局!”


    可昨夜……


    李骁亲自带人扼守侧翼高地,亲眼目睹嬴良率三百铁鹰,如神兵天降焚寨破敌,杀得匈奴狼骑溃不成军。


    据说……


    李骁回来后,对着昨晚焚毁敌寨的方向,整整站了一夜!


    今晨又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这。


    军中知晓李骁与嬴良之事的人本就不多,正巧,这些人此刻都聚在帐内。


    大家看完李骁,又将目光投向嬴良的位置,就等看戏了。


    然!


    嬴良却缓缓站起,踱步至案前,先是拾起桌上李骁的佩刀。


    噌!


    一道龙鸣声在帐内响起。“好刀!”


    嬴良看了眼刀身,随后一把将刀口架到李骁的脖子上。


    刀口的冰凉先是让李骁虎躯一震,随之他并没有多言语,淡然的闭上眼。


    “当日你与我不合,争权于营,有违军纪。今我为偏将军,按道理我都能砍了你。”


    嬴良握刀的手微微用力,登时一条血线从李骁脖颈处滑落。


    帐内其余将领见此,心底是想给李骁求情的,但这会惹的人是嬴良——大秦三殿下。


    于是没人敢上前求情了,好在嬴良也没让大家等太久,继续说道。


    “然你于白岩山一战,斩敌三十七,箭无虚发;北关突阵,护左翼不退,救伤卒九人。”


    “功过相抵,你还觉得自己有罪吗?”


    李骁听闻此言,先是虎躯一震猛楞在当场,随即缓缓抬头:“将军——”


    嬴良回身将案几上的副将印拾起,重新放到李骁手中。


    “若你是来请罪的,此刀我收。”


    “若你是来归我的,此印我还。”


    李骁听得直发愣,喉结滚动呼吸都滞住了。


    良久,他双目一红,再次重叩三次,声音低哑:


    “末将李骁——愿随偏将军左右,从此唯公子之令是听,赴汤蹈火,绝无二心!”


    嬴良终于轻轻一笑,挥袖转身:


    “起来吧。”


    “本将所求,并非屈服,而是并肩。”


    李骁这才霍然起身,却又长躬不起。


    也从此刻起,李骁就将这条性命交给了嬴良——这位大秦三殿下。


    甚至于看到日后三殿下荣登大典的时刻,只是想到此处时,李骁心底扬起一股不能亲眼看到的怅然感。


    ***


    当夜,风急!


    白岩山下的一处村落中。


    熊熊大火正在村中肆虐,火星飞扬,照亮大片的山林枯木。


    其间有一伙骑马拿刀的匪兵,他们正追赶一群平民百姓。


    百姓中有年老幼童,跑不得多时就停下了。


    可迎接他们的是,身后的一记快刀,以及他们嘴中算不得响亮的惨叫。


    村内剩下的妇孺们,他们如同猎场上作为奖品的羔羊。


    年轻些的,当场会被追上的匪兵一把拢进马背上,随之是布帛撕裂之声,与女人的惨叫声,求饶声。


    老些的,要不是被当场杀掉,要不就是被聚拢到一处。


    等明日天亮一起送去白岩山北麓前哨大营,当营中的洗衣做饭的老妈子。


    大火在蜿蜒如长蛇的白岩山里,如同黑夜里的烛火,一闪即逝。


    可夜晚太长了。


    在这村子掐灭的时候,旁边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火点骤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