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这是好事
作品:《七十年代重组家庭养娃日常》 楚葵在工位坐下正准备开缝纫机,毛童就来敲桌面。
“走,开会去。”
楚葵愣了下,发现其他人都没有动,快走两步追上了毛童。
“就我们俩吗?”
毛童点头,说:“蒋主任说是鲁厂长对我们上次交的设计稿有想法,其他人只要参与了,都给发了福利,你不用太紧张。”
楚葵点点头,“好吧。”
不怪她啊,这段时间她似乎过于抢风头了,考了个岛上的状元被部队和制衣厂都发了奖。
如果眼神能杀人,楚葵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所以这会突然来个有她的小会,她真难免要害怕了。
毛童笑笑敲了敲鲁厂长的办公室门。
鲁厂长:“进来吧。”
毛童和楚葵一进去就看到鲁厂长在画设计图,不过是在她们稿件的基础上,添了些东西。
蒋文佳早就在办公室里,毛童和楚葵来到蒋文佳的身旁,静静地看着鲁厂长改稿件。
鲁厂长抬头把改过的毛童的稿件递给她们看,说道:“来看看,然后提提意见。”
楚葵那份稿件,鲁厂长也有些下不了手,总觉得哪哪都合适,但是毕竟都动了毛童的稿件了,楚葵的若是一动不动,面子上就过不去了。
所以鲁厂长在小姑娘的夏季裙子上添了些花样,然而添了之后,又觉得有些冗余了。
毛童主动笑道:“鲁厂长不用给我面子勉强自己,小葵画的就是很不错。”
有台阶了,鲁厂长自然就下了,还故作惆怅地叹了口气,说道:“唉,我难得贴心一次,还要遭嫌弃。”
毛童用稿件挡了挡在偷笑的嘴。
四人在办公室里商量着新版衣服设计稿图,制衣厂要搞改革的事情,也就她们几个知道了。
鲁厂长还承诺,到时候厂子改了经营模式之后,让楚葵和毛童技术入股。在对于楚葵不久之后就要出岛这件事,鲁厂长给出了最有底气的支持。
从办公室出来之后,楚葵和毛童就闭口不提改革的事儿,反而说上了稿子里的衣服该用什么布料更合适。
这其实也是她们的分工,鲁厂长拉投资和客源,蒋文佳负责把关衣服的质量,楚葵和毛童自然是负责更专业的衣服设计以及布料的使用。
车间里的人看到她们进来的时候,原本都在窃窃私语的动静瞬间就停止了。
毛童板着脸,微微皱了皱眉,到底还是没说什么。
楚葵作为跟她们算是平级的员工,就更不会开口了。
-
部队里,同一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周平川在广城买房的事儿。
刘广涛家里的刘江刘海也都快要读高中了,岛上的高中却资源迟迟发展不起来。
现在岛上的中学生想要读高中,要么是考去广城的中学,要么就是去岛的另一侧高中里读书。
岛上的教学资源能有多好?为了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刘广涛自然是希望两儿子都去广城读书了。
刘广涛问周平川:“老周,你朋友还有没有熟人要卖房子的啊?”
周平川疑惑道:“你媳妇的娘家不就是在广城吗?”
刘广涛“啧”了一声,说道:“在是在,但是我媳妇娘家也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啊。”
在广城买了房,就能有本地学位,不用非得考到相应的分数才能有广城的高中读。
刘广涛对两个儿子的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估计两个都悬,
最关键是,周平川花的钱也不多,就直接买下了一套小洋房,这谁看了不羡慕啊?
周平川摇头说道:“肯定是没有了。”
“我买的那套原本也是我朋友他自己看上了,只不过是他们医院要评职称,他不好这么张扬所以才让给我罢了。”
听到周平川的解释,刘广涛又叹了口气。
不过他也看得开,毕竟这种好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哪能人人都像周平川有那么好的运气啊。
“那你媳妇和孩子岂不是以后都在广城了?”一旁的刘超问他。
周平川眼睛看着文件,听到了刘超的话,点了点头,“对啊,就算是回来,也得放假才能回来吧。”
刘超倒不是嫉妒,就是单纯在为自家媳妇惋惜。
毕竟邓翠萍好不容易在家属院里能有个一直说得上话的人,眼看着楚葵明年就不在家属院了,刘超都担心邓翠萍会难过了。
“两地分居,可不是件好受的事情。”叶国安一副过来人的模样,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办公室的人也顿时都闷笑起来了。
他们或多或少都是在崖州岛稳定下来之后,才让家属随军的。
即便不是,他们也都跟媳妇结婚久了,孩子们也都大了,不像周平川,还算是新婚燕尔的。
周平川和楚葵结婚这几年里,除了他要出任务之外,几乎就没有跟楚葵分开过。
更何况周平川这人,在部队里一天到晚冷着脸,而他的几个邻居最是清楚了,周平川其实特别粘着楚葵。
莫修明:“哎哟,也不知道某人受不受得住啊?”
周平川瞬间就看不下文件了,语气里都带着几分哀怨了,“不会说话就别说。”
“哈哈哈哈...”
办公室的人立马就幸灾乐祸起来了。
然而这时候,门口有了通讯兵敲门:“各位团长,上头说要去开会。”
办公室内的人瞬间收起了嬉皮笑脸,拿着笔和本子就跟着通讯兵去了会议室。
这次会议的内容除了接近年关,要严加注意岛上的安全之外,还格外提到了教育方面的问题。
部队鼓励家属院里适龄的人参加高考,此外还有个重要的消息就是——部队即将要在岛上的学校加建高中部。
高中部预计在明年八月前要完工,明年按时招生,九月正式投入使用。
刚刚还在为这件事发愁的刘广涛听到这个消息,眼睛瞬间都亮了。
如今高考恢复了,国家重视高等教育,岛上要加建高中部自然就不是闹着玩了。
最重要的是,扩建高中部之后,孩子们想要考高中也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后岛上的高中生们再也不用跑到广城或者县城里读书了。
“这是好事啊。”张政委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