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六叔!!!怎么连你也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兖州南城门之上,火把猎猎,将朱允炆那张因疯狂与恐惧而扭曲的脸。


    映照得忽明忽暗。


    冰冷的刀锋,死死地抵在樊诚的喉咙上。


    这位铁血猛将,纵然浑身浴血,脊梁却依旧挺得如同一杆标枪。


    城楼之下,是死寂。


    八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片,如同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这座高高的城楼之上,汇聚在那道被火焰与阴影包裹的君王身影之上。


    而在大军阵前,那面绣着“楚”字的王旗。


    在夜风中,显得格外的醒目。


    朱允炆的目光,终于越过了千军万马,死死地,锁定在了那面他再熟悉不过的王旗之上。


    有救了,自己真的有救了,


    如今陈玄还在城中统领八万大军的竟然是自己的叔叔。


    那,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那因恐惧而嘶哑的嗓音,在这一刻,竟是带上了一丝孩童般的委屈与期盼,


    他高声呼喊,喊的,不是官职而是血脉相连的称谓!


    “六叔!!”


    “六叔是我啊!我是允炆!”


    城下,楚王朱桢那苍老的身躯,猛然一震。


    在看到城墙之上那人的面孔之时,再看到那个神态。


    他忽然一瞬间就分别出了两个人的不同,有一种不好的强烈预感在心中蔓延。


    此人给他血脉相连的感觉非常之重。


    他身旁的将领,能清晰地看到。


    这位老王爷那双握着缰绳的手,青筋毕露。


    城楼之上,朱允炆见状,更是看到了希望!


    自己或许不用逃了。


    或许这八万大军也能被自己守着用。


    陈玄啊,陈玄你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位是我所有王爷中最疼我的亲叔叔吧。


    “六叔!!!!!”


    “他们害我,他们害我啊。”


    朱允炆迫不及待地,将那些只有他们二人才知晓的、早已被岁月尘封的秘辛,一件一件如数家珍般地,抛了出来!


    “您还记得吗?儿时在武昌府,您带我去钓鱼,我不慎掉进了湖里,是您!


    是您亲自跳下水救的我!


    为了此事,六婶还与您置气了三天!”


    “您还记得吗?我十五岁那年,您送我的那本《资治通鉴》,扉页上,还有您亲笔写下的‘慎思笃行’四个字!


    那本书,我至今还带在身边!”


    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的真实。


    每一个字眼,都狠狠地敲在楚王朱桢的心上。


    从刚才见到这一位,他就忽然发现了两个侄子之间的不同。


    此刻城墙之上这一位说的,他每一个画面都能记得起来。


    他的身体,开始因为这些无比真实的细节,而剧烈地颤抖。


    他那双看过一甲子风云变幻的老眼之中,已是浑浊一片,充满了挣扎与痛苦。


    是真的……这些,都是真的……


    也就正是在此刻陈玄樊忠等人,也终于是在护卫之下来到城墙之外。


    看看到此情此景,陈玄脸上面色无变,心中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若是此刻楚王变节,那自己的8万大军还真的危在旦夕。


    而且所说的这些细节啊,就陈玄自己是绝对说不上的。


    陈玄此刻已经不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别人说不准。


    楚王朱桢此刻却已经完全肯定明白了,到底谁才是真的朱允炆?


    如此,自己真的是危险了。


    城上城下,所有人都以为楚王朱桢,会在这无法辩驳的亲情铁证面前彻底动摇。


    然而,楚王,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那浑浊的老眼,看过了城楼上那个他再熟悉不过的侄儿。


    而后,又看过了远处,那依旧在燃烧的府衙,


    看过了城下,那些脸上写满了惊恐与迷茫的兖州降兵,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城墙的另一侧。


    这位虽年轻,却敢于孤身入城,敢于喊出“朕可死,天下不可乱”的“新君”身上。


    他内心的天平,在“私情”与“公义”之间,做出了最终的,也是最痛苦的抉择。


    他爱自己的侄儿。


    但他,更爱这个,他父亲一手打下的万里江山!


    他迎着城楼上那张充满期盼的脸,用一种无比沉痛,却又坚定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


    “……够了。”


    这两个字,让朱允炆脸上的期盼瞬间凝固。


    “六叔你说什么?”


    “这8万大军加上我城内的4万大军,足以和朱棣抗衡。”


    “之前对于藩王的事情是我不对,我改我都改。”


    “孽畜!!!!本王说够了。”


    楚王的声音,在夜风中传遍了整个战扬:


    “本王记忆中的允炆,虽仁厚却绝不会,挟持忠臣以为质,裹挟大军行此叛国之举!”


    他猛地抬起手臂,那根微微颤抖的手指。


    如同一柄最锋利的剑,直刺城楼之上的朱允炆!


    而后,他对着三军,发出了他此生最痛苦的宣告:


    “此人,虽有陛下之容,却无陛下之德!


    乃是乱我大明江山之……国贼!”


    “竟然还想着借老夫之口蒙骗于天下众人,难不成老夫会看不穿你的伎俩?”


    “不——!!!”


    朱允炆的表情,从期盼,瞬间凝固,继而化为不敢置信的绝望。


    他发出一声凄厉的、不似人声的尖叫:


    “六叔!我是你亲侄儿啊!!”


    “六叔!!!!!!”


    “你睁开眼睛看看侄子。”


    “我不信你两眼空空了。”


    陈玄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心中却无半分轻松。


    这个谎言已经有了瑕疵,如今楚王虽然为了江山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但是血肉亲情必定摆在那里,这已经是一个隐患了。


    而朱允炆经历了自己六叔的背叛之后,显然更加疯狂了。


    那张因绝望而扭曲的脸,在火把的映照下无比狰狞。


    他手中的钢刀,狠狠地压在了樊诚的脖颈上,划出了一道血线!


    “好!好!好!”


    他嘶声力竭地,对着已经走在城楼另一侧的的陈玄咆哮,


    “你们都逼朕!你们都想让朕死!”


    “陈玄!朕只问你最后一句!”


    “你若再不承认你是假的,再不给朕磕头认错,朕,便先杀了他!!!”


    “你不是喜欢装吗?喜欢虚伪吗?


    你不是能骗过天下人吗?


    你不是群臣有爱吗?


    朕倒要看看你愿不愿意为了一个臣子给朕认错,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着。


    他的命重要,还是你的名义正统重要。”


    刀锋,又深入了一分。


    樊诚的脖颈上,鲜血,汩汩而流。


    “陛下绝不可如此!!!!!!!!”


    “臣宁死不愿意,担如此大的罪名。”


    樊诚知道自己的陛下是什么样的人品,所以他更加害怕自己的陛下会为了自己而放弃正统之名。


    所以大声地向自己的儿子樊忠呼喊道。


    “快射箭!!!!!!!!”


    “吾儿!!!!快射箭!!!!!”


    “让我和这伪帝一起死得其所。”


    陈玄看着樊诚那张毫无惧色、甚至还带着一丝鼓励之色的脸,心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想起了樊诚在府衙中的死战,想起了他在城门前“同生共死”的誓言。


    他曾许诺,不让忠臣,流血又流泪。


    身旁的樊忠手颤抖着,眼泪止不住的从眼眶留下。


    可他也在颤颤巍巍中拉起了弓箭。


    陈玄一把阻止了樊忠的行动。


    他猛地上前一步,对着城楼,高声喊道:


    “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