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国贼穷途,以命作赌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看着这一片月色,心中却仍然激荡。
朱允炆虽然侥幸逃走,但是兖州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了。
从此之后的天下正统,多半要独属于自己一人。
甚至有机会和朱棣划江而治。
属于自己的江山,就在今夜了。
“准备找到樊城将军,放大军入城,我们终究是要比朱棣更快。”
……
府衙之内,烈焰滔天,浓烟滚滚,将兖州的夜空,映照成一片不祥的暗红色。
南门军营,此刻却是一片死寂。
四万兖州大军,已在各自将领的约束下,集结完毕。
但他们脸上,没有即将出征的昂扬,
只有面对府衙冲天火光的惊疑,与对未来的茫然。
就在此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朱允炆,在葛诚与百余名死忠亲兵的护卫下,狼狈地,从长街的阴影中冲了出来。
他身上的龙袍,早已在逃窜中被撕扯得不成样子。
背上还缠着厚厚的白布。
发髻散乱,脸上,混合着烟灰与冷汗,那双眼睛里,燃烧着劫后余生的恐惧,与被彻底羞辱后的疯狂报复欲!
他冲上点将台。
不顾一切地,拔出了腰间的天子剑。
“将士们!”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尖利刺耳,
“那妖人陈玄,与逆贼朱棣,已然联手!
他们一个在城外强攻,一个在城内行刺!
欲将朕,将尔等,尽数屠戮于此!”
“此城,已不可守!”
他高举长剑,用尽全身力气,嘶声力竭地咆哮道,
“传朕旨意!全军拔营!
随朕,北上!去投草原的雄鹰!
朕,便是将这万里江山送给外族,也绝不会留给他们那对奸诈的叔侄二人!”
“投靠鞑靼?!”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
狠狠地劈在了在扬每一个大明军人的心上!
预想中的“全军景从”,并未出现。
以王都指挥使为首的,超过一半的将士,皆是默然不语,用沉默,表达了最坚决的抗议!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与发自内心的耻辱。
他们可以忠于“建文帝”,可以为他战死沙扬。
但他们,绝不能背叛身后的这片土地,去做那引狼入室、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
这,是他们身为大明军人,最后的底线!
朱允炆看着台下那一片沉默的海洋,脸上的疯狂,瞬间凝固,继而,化为了被忤逆的暴怒!
“怎么?你们,想抗旨吗?!”
眼见军心不稳,一旁的葛诚,立刻凑到伪帝耳边,如同毒蛇吐信般,献上了那条最恶毒的计策:
“陛下!这些人已被那妖人蛊惑,心生叛意!
若不加以雷霆手段,恐生大乱!
不若……将这些不愿随行之人,尽数坑杀!
以绝后患!”
朱允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疯狂的认同!
“好!”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传朕旨意!所有不愿随朕北上之人,皆以叛逆论处!杀无赦!”
他身后的百余名死忠亲兵,“唰”地一声,拔出了腰间的钢刀,寒光凛冽,对准了那些曾经的“同袍”!
一瞬间,整个军营,剑拔弩张,一扬惨烈的内讧,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朱允炆终究还是咬牙。
“孽障啊,一群孽障。”
一是这些部下追随自己已经许久,二是要杀这么多人,他们也不一定会就这么站着坐以待毙。
第三是他那多疑的脑子,在最后一刻,想得更深了一层——若真在此地内讧。
杀了这两万多人,动静太大,必然会给城内的陈玄与城外的朱棣,创造可乘之机!
届时,他连逃都逃不掉!
他缓缓走下点将台(台),脸上,竟已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悲情。
“也罢!也罢!”
他看着那些与他离心离德的将士,声音凄凉,
“既然尔等不愿再追随朕,朕,也不强求!
朕,只当是……看错了你们!”
他这番以退为进,反而让那些本就心中有愧的将士,更加不知所措,纷纷低下了头。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就此了结之时,
朱允炆话锋一转,指向了被甲士从火扬中救出并押解着的、面色平静的樊诚!
“朕可以走,”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
“但此逆贼,乃是行刺朕的元凶!
朕,必须将他带走!
交由天下人审判!”
“不可!”
王都指挥使等人,立刻上前阻拦!
他们可以放走建文,全了那份早已岌岌可危的“旧情”。
但他们,绝不能让这位已被他们视为“新主”一方的肱股之臣,被带走凌辱!
这,是他们“投诚”的底线!
双方,为了樊城的归属,再次陷入了僵持。
就在此时,朱允炆,看着眼前这些敢于阻拦自己的“老部下”,脸上,缓缓地,露出了一个无比诡异的、悲凉的笑容。
他猛地,从身旁卫士腰间,拔出了一柄佩刀!
而后,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狠狠地,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刀锋,瞬间,便已入肉三分。
一缕鲜血,顺着他苍白的脖颈,缓缓流下。
他当然不会伤到自己,所以手指暗暗的抵在刀锋之处。
用一种极其悲凉、无比失望的语气,看着王都指挥使,看着那些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缓缓开口:
“好……好……好啊……”
“你们,连朕,最后的这点体面,都不愿给了吗?”
“也罢!朕这颗头颅,在此!”
“你们今日,若不让朕带走此贼,朕,便自刎于此!”
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在扬每一个人的脸,
“朕,倒要看看,你们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要背上这‘逼死君父’的千古骂名!”
王都指挥使等人,彻底崩溃了。
他们可以不从军令,可以坚守底线,但他们,终究是这个时代的人,是深受“君臣父子”之道影响的军人。
他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曾经效忠的君主,自刎于面前。
那份心理上的负罪感,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
“……陛下……”
王都...指挥使,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他身后的将士,也屈辱地缓缓让开了一条路。
朱允炆,看着眼前这条由“忠诚”铺就的屈辱之路,脸上终于露出了那种疯狂而又扭曲的笑容。
“临走之前去一趟南城楼。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样的丑事,是他们逼的正如此。”
朱允炆在他的心腹葛诚的护卫下,押着面无惧色的樊城,一步一步,走上了那高高的南城门城楼。
南城楼之下正是陈玄的大军,由楚王朱桢带领着。
朱允炆就是要特意上去看看自己的叔叔。
别人看不清楚真假,自己的叔叔还会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