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明再造,看今朝【4500字超级大章】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杨士奇还在为那篇檄文的惊天格局而心神激荡,陈玄却已经自己,拿起了纸笔。


    此前为了模仿建文帝的笔迹,他这一手字,练得自然是无比俊秀。


    此刻,陈玄却故意不写得那么工整,


    笔锋之中,带上了几分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他在一张空白的宣纸旁,提笔,落墨。


    一首足以让这篇檄文,真正封神拜将的“战诗”,一挥而就!


    “金陵王气黯然收,社稷飘摇似叶舟。”


    “燕云逆贼窥神器,漠北伪帝卖神州!”


    “当持利剑洗尘垢,誓开海疆拓荒丘!”


    “日月重光非前日,山河再造看今朝!”


    当最后一个“朝”字落下,陈玄掷笔于案。


    整个中军大帐之内,陷入了一种比死亡,还要沉重的寂静。


    杨士奇,这位大明文宗,此刻正呆呆地看着那张宣纸。


    他不是在看字,更不是在看诗。


    他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他看到了金陵城破,社稷飘摇的悲凉。


    他看到了燕王篡逆,伪帝卖国的无耻。他更看到了,眼前这位年轻帝王,那“手持利剑,清洗天下尘垢”的决心,和那“开辟海疆,再造山河”的、前无古人的浩瀚胸襟!


    他那颗属于文臣之首的骄傲,早已被碾得粉碎。


    而耿炳文与樊诚父子,这些铁血武将,他们的反应,则更加直接!


    他们或许不懂其中精妙的平仄对仗,但他们,听得懂那股杀气!


    听得懂那股豪情!他们听懂了那句“燕云逆贼窥神器,漠北伪帝卖神州”!


    这,便是他们此战,最大的“大义”!


    他们更听懂了那句“山河再造看今朝”!


    这,便是他们这些被压抑了数年的旧部,心中,最渴望的“希望”!


    “好……”


    耿炳文这位被贬多年的宿将,喉咙里发出了一声如同困兽般的低吼。


    “好一个‘山河再造看今朝’!!”


    他再也按捺不住,竟一把,从杨士奇手中,“抢”过了那张尚带着墨香的宣纸!


    “此等神作,岂能只让我等几人得见?!”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出了阵型。


    “老将军!”


    樊忠见状,也立刻跟了出去,眼中,是同样狂热的光芒!


    大帐之外,数千名天子亲卫,正顶着烈日,肃然伫立。


    他们看到自家主帅,竟如同少年人一般,激动地冲了出来,手中,还高举着一张写满了字的纸。


    耿炳文走上点将台,将那张宣纸,高高举起,用他那足以响彻整个军营的洪亮嗓门,嘶声高吼,将那首诗,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


    起初,士兵们只是不解。


    但当他们,听到那句“燕云逆贼窥神器,漠北伪帝卖神州”时,一股同仇敌忾的怒火,开始在他们的胸中,熊熊燃烧!


    而当耿炳文,用尽全身力气,吼出那最后一句——


    “日月重光非前日,山河再造看今朝”时!


    整个军阵,彻底,沸腾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举起了手中的长枪,跟着高吼:


    “山河再造看今朝!”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数千名士兵,数千柄刀枪,齐刷刷地,指向了天空!


    “山河再造!看今朝!”


    “山河再造!看今朝!!”


    那声音,汇成了一股足以让天地都为之变色的钢铁洪流!那不再是一句诗词。


    那是这支,刚刚获得了“灵魂”的军队,发出的、


    第一声,响彻云霄的……战吼!


    陈玄看着眼前这“万军归心”的景象,脸上,露出了平静的、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


    他转身,对着那个,早已被这一幕,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杨士奇,


    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发下去吧。”


    “让天下,都听一听。”


    “我大明的……心声。”


    当晚,讨贼檄文送出之后。


    中军大帐之内,烛火通明,将一张巨大的兖州府军事地图,照得纤毫毕现。


    陈玄一身常服,立于地图之前。


    他的面前,站着两位神情肃穆的大臣——文,是杨士奇;武,是龙江卫指挥使樊诚。


    另一份诈降书也已经写好,今夜就到了两人出发的时间了。


    此举实在是凶险,陈玄还要安置几句。


    帐外,是五万大军安营扎寨的沉沉呼吸声。


    而帐内,一场决定此战胜负,乃至天下走向的秘密“沙盘推演”,即将开始。


    “杨爱卿,樊将军,”


    “那替身,虽失了天下,却依旧是学了几分我的天子心性。


    其人,多疑寡断,外厉内荏。多疑多恨。”


    他见到你,不一定会相信你是真的投降,必定会有什么刁钻的问题以试探你我虚实。


    陈玄伸出第一根手指。


    短暂的思虑过后。


    “第一问,他必问动机。


    他会问,我兵锋正盛,为何要与他议和?”


    陈玄看着杨士奇,这个问题其实不算很难,给出了“标准答案”:


    “你要告诉他,因为朱棣势大,我等虽在江南新胜,但根基不稳,军心未附。


    唯有联合他,才能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勤王之师,共同对抗燕贼。此为,唇亡齿寒之计。”


    杨士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点头。


    陈玄伸出第三根手指。


    “按照我的推测。


    “第二问,他会想问我们要什么,如果要的太少,显得其中有诈,要的太多又显得我们贪心。”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朕也替你想好了。”


    陈玄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你要告诉他,我等不要他的土地,不要他的兵马,只要一样东西——大明附近的海岛。!”


    这个答案,让杨士奇和樊诚,都同时愣住了。


    他们想不通,为何在这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陛下要的,竟是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商贾之利?


    这个回答能让那替身满意吗?


    陈玄看着两个人疑惑的表情,笑了笑,这两个大明朝的臣子还没自己了解他们原来的这个皇帝。


    “大明朝周边海岛诸多。其实也算是不小的地产。这么说足以看见我们的野心。”


    “但是恰巧我们要的是海岛,不染指大明境内的土地,又能看得出我们没有那么有野心。”


    “更能看得出我们不过是想着偏安一隅,有着一些小聪明罢了。”


    “那替身材不至于前怕狼后怕虎,不至于担心给我们给的太多,又不至于担心我们要的太少。”


    杨世奇和樊诚两人显然是没太能够听得明白。


    毕竟他们两个没当过皇帝,不懂得谈判拿捏上的那一点点细微的尺度,尤其是像朱允炆这样的。


    你说他是傻子吧,他能把晚年的朱元璋哄得团团转,伪装的也快小10年。


    你说他聪明吧,被那些文臣们哄骗着。


    继位第一件事居然是向自己的叔叔们开刀,在柏被逼的自尽之后。既不想要了叔叔们的命,又想夺了兵权。


    优柔寡断,既要又要。


    如果当时他第一时间杀了那装疯卖傻吃猪屎的朱棣,可能都没奉天禁难了。


    “如果他问到这两个问题,你们尽管按照我说的答案不会出错。”


    “但如果还有其他的,朕,也算不出来了。”


    他的表情,变得无比郑重。


    “可能是让你当众辱骂朕,也可能是让你,亲手斩杀你身边的护卫,以表忠心。”


    “朕帮不了你,答案,也不在朕这里。”


    他看着杨士奇,一字一顿地说道:


    “只能,靠杨爱卿你自己的……临场应变了。”


    杨士奇的心,猛地一沉。


    他也不能全靠着陛下,如果这样要他还有什么用?


    交代完这一切,陈玄看着老将樊诚。


    “樊将军。”


    “臣在!”


    “你此行真正的任务,不只保护杨先生。”陈玄的眼中,闪爍着冰冷的寒芒。


    “利用杨先生吸引朱允炆注意力的机会,将整个兖州城内的城防部署、兵力配置、粮草储备,都给朕,摸得一清二楚。”


    “如果可以,夜半打开城门,如果不行,也要尽量放出消息。”


    “我们能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看你们二位了。”


    两人齐齐跪下,领了命令。


    当夜,月色如水。


    杨士奇与樊诚,带着一支百余人的轻骑,以及那五十万两作为“诱饵”的白银,悄然脱离了大部队。


    星夜,奔赴那座充满了未知与杀机的……孤城兖州。


    与他们一起走向远方的,还有那份天子檄文。


    …


    清晨时分。


    当那封由天子亲军,八百里加急,从前线送回的檄文原稿,摆在张德甫面前时,


    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江南首富,双手竟也忍不住微微颤抖。


    “还有一个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他缓缓展开那张,似乎还带着陛下体温的宣纸。


    只一眼,他便被那股,透过纸背,扑面而来的、金戈铁马般的杀伐之气,给彻底镇住了!


    “好……好文!好字!好诗词!”张德甫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一个,日月重光非前日,山河再造看今朝!“


    他立刻,将自己麾下,以及整个苏州城,所有最好的刻版师傅、印刷工匠,全都“请”到了张家府邸之内。


    将那份檄文,展示在这些浸淫了半辈子笔墨纸砚的老工匠面前时。


    整个工坊,瞬间,陷入了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寂静。


    “天……天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工匠,戴着老花镜,几乎将整张脸都贴在了那份原稿之上,他的声音,都在发颤,


    “老朽……老朽刻了一辈子的字,从未……从未见过,如此风骨,如此气魄的文字!”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这……这是何等的胸襟啊!”


    另一位来自对家“李家”印刷坊的、向来心高气傲的大师傅,此刻,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口中,只是喃喃地重复着:


    “都这把年纪了,看着想上场去杀敌呀……”


    张德甫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豪情万丈,当即下令:


    “诸位!此乃陛下讨伐国贼之檄文!


    是我等江南子民,向陛下,表忠心的最好机会!所有人,立刻开工!


    谁的作坊,能第一个,将这篇檄文,完美地印刷出来,我张家,赏银……一千两!”


    “轰!”一千两的巨赏,让所有的工匠,都疯了!这不仅仅是钱,这更是名!是能向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明,夸耀一辈子的无上荣耀!


    “张会长!此事,当仁不让,必须由我‘文墨斋’来!”


    “放屁!你们‘文墨斋’的字,软绵绵的,哪里刻的出陛下的龙威?!此事,还得看我‘翰林轩’的!”


    “你敢跟我抢?!”


    “抢的就是你!!”


    前一刻,还如同谦谦君子的老师傅们,此刻,竟为了谁能第一个,操刀刻下这篇天子之文的第一个字,而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当场,扭打起来!


    这,便是“天子之文”的魅力!它足以让最爱惜羽毛的文人,都放下所有的体面!


    最后,还是张家出面,才定下了“分工合作,同时开工”的规矩。


    整个张家工坊,灯火通明,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三日之后,十万份,散发着清新墨香的《讨伪帝檄》,已尽数印刷完毕。


    张德甫再次,于府前,召集了江南所有有头有脸的商号、船帮、脚行的管事。


    他将一箱箱的银子,摆在众人面前。


    “诸位!陛下有旨,檄文已成!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往江南十三州府!


    此去路途遥远,山高水长,凡愿为陛下,充当信使者,一人,赏银百两!快马,任挑!”


    然而,回应他的,却不是对银钱的渴望。


    而是一个,又一个,站出来的身影!


    “张会长!”


    一名年轻的秀才,第一个站了出来,他对着张德甫,重重一拜,


    “学生,虽无缚鸡之力,却也读了几年圣贤书!传达陛下圣谕,乃我辈读书人,分内之事!谈何赏银?


    学生,愿为陛下,分文不取,星夜兼程!”


    “愿意学习陛下。”


    “日月重光非前日,山河再造看今朝!”


    “说得好!”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也站了出来,他本是太湖水帮的一个头领,


    “我等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


    但我们知道,是陛下,派兵,剿灭了‘啸山虎’!是陛下,让我们这些跑船的,能安安稳稳地,吃上一口饭!


    今日,能为陛下跑腿,是我等的福分!谁敢要钱,便是忘了本!”


    “我等,愿为陛下效死!”


    “愿为陛下效死!!”


    一时间,群情激昂!商人们,献出了自己最好的快马!


    船夫们,献出了自己最快的飞船!


    无数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只为,能成为那个,替天子,传递声音的人。


    三日后,扬州城外。


    一匹神骏的汗血宝马,在发出一声悲鸣之后,口吐白沫,轰然倒地。


    马背上的年轻人,连滚带爬地,摔在了地上。


    他顾不得身上的伤痛,只是死死地,将怀中那个用油布,包裹了数层的包裹,紧紧抱住。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匹,已经为他,跑死了的宝马,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但随即,这丝不忍,便被一种更强烈的、如同火焰般的信念,所取代!


    他爬起身,一瘸一拐地,向着远方那巍峨的扬州城门,狂奔而去!


    他的声音,沙哑,却又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


    “京城急报——!”


    “天子檄文——!”


    “——诛国贼!复山河!”


    “日月重光非前日,山河再造看今朝!”


    ……


    ps:不好意思啊大大们,这几天审核把人搞得焦头烂额。每天都在改改改,不过更新是不会少的,就是有可能会迟,大家不用等第2天肯定就好了。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