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在这苏州城,本官就是王法。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一声雷霆暴喝,从府内传来!
年轻的将军樊忠,手持一柄尚未擦拭干净血迹的长刀,大步流星地从府中冲出,
身后,跟着数十名同样杀气未消的龙江卫精锐!
他根本不理会那些将长枪对准自己的府兵,身形如电,几个箭步便冲到了吴知府的马前,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一跃而起手中那柄冰冷的钢刀,已经稳稳地,架在了吴知府那肥胖的脖子上!
“你……你想干什么?!”
吴知府吓得魂飞魄散,裤裆里传来一阵温热,
“本……本官乃朝廷命官!你敢动我,便是谋反!”
“谋反?”樊忠的眼中满是鄙夷与不屑,
“就凭你这酒囊饭袋,也配谈谋反?我只问你我等为民除害,剿灭‘啸山虎’,你为何要恩将仇报围我恩主府邸?!”
吴知府被刀锋逼得不敢动弹,但听到这话,反而找到了主心骨,胆气顿时壮了回来。
他挺起胸膛,色厉内荏地尖叫道:
“樊忠!你好大的胆子!本官问你,你身为龙江卫指挥,无兵部调令,无本府手谕,竟敢私自带兵出营,跨境剿匪!
你可知,这是何等大罪?!”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樊忠的头上。
“什么私自出营,我那是奉…”
知府嘴角一斜,狠狠的瞪着樊忠。
“什么命令?拿出来让本官看一看。”
樊忠是个军人,他可以不怕死,但他不能不敬军法。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驳起。
他可以说自己是奉了“密令”,可那密令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拿出来吗?
他可以告诉百姓自己是受了皇帝的命去围剿,这没有什么关系。
能让皇帝陛下受更多百姓的爱戴百利而无一害。
可在官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要走程序的。
要证明自己说的话,就得拿出命令。
这知府还不知到底是谁的人,说不定就是燕王朱棣的走狗,拿出密令,岂不是害皇帝陛下深陷困境之中。
甚至有可能会泄露了皇帝陛下的部署。
他的手,微微一滞。
吴知府见状,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厉声喝道:
“本官念你剿匪有功,暂且饶你一命!还不快快束手就擒,随本官回府衙,听候发落!”
樊忠的脸,涨得通红。
他有天大的委屈和愤怒,却被这“军法”二字,压得死死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不能陷皇帝陛下于困境之中。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一个平静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吴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杨士奇一袭儒衫,不急不缓地,从张家府内走了出来。
吴知府看到他,眼睛一眯身旁的李公子立刻凑上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吴知府闻言,更是嚣张到了极点。
他看着杨士奇,用一种看蝼蚁般的眼神,鄙夷道:
“哦?原来是京城来的,一个区区的……文渊阁待诏?正七品的小官?”
他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七品芝麻官,竟敢勾结军中悍将,私调兵马!
这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给本官跪下!”
杨士奇看着他,脸上非但没有半分惧色,反而,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吴大人要论品级,你是从四品,下官是正七品,下官见你确实该行礼。”
杨世奇品级并不大。
陈玄现在能掌握的朝政确实很小,大部分官吏提拔都还在燕王朱棣的手中,所以杨世奇虽然有权,但是一直还只是低位分。
此事也给杨世奇提了个醒,恐怕回去要提醒陛下早早地掌握提拔官员的权利才行。
要不然他出来行事,竟然会被这等酒囊饭袋给为难。
杨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但下官不明,其一按大明会典,非正式朝会公堂,下官并无跪拜上官之礼。
吴大人是想在此地,私设公堂吗?”
“其二,龙江卫乃京营,直属天子,其兵马调度,何时需要向你这区区一个地方知府报备了?
吴大人,你是想僭越本分干预京营军务吗?”
吴知府被这两句话,噎得脸色一变。
他本就是个草包,哪里懂这么多规矩,他恼羞成怒地咆哮道:
“你……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
杨士奇却不理他,继续说道: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吴大人,你知道我是谁不重要。”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
“重要的是,你知道我是奉了谁的命,来此地的吗?你又可知樊将军手中的那道军令又是出自谁的手笔?”
“我管你是奉了谁的命!”吴知府被他那眼神看得心中发毛,贪婪与恐惧最终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他知道,今日若不能将这些人拿下,他日死的就是自己!
管他什么后续的惩罚,就说这些家伙作乱犯上,反正到时候死无对证。
他指着杨士奇,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
“在这苏州城,本官就是王法!”
“来人!!”他对着周围的府兵,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将这妖言惑众的乱臣贼子,连同那姓樊的,一并给本官拿下!若敢反抗,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