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好消息

作品:《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王太医和胡太医调整了药方,隔天宁思涵就要泡一次药浴,还要配合针灸拔除早已渗透骨髓的残毒。


    这样的治疗过程异常痛苦,盛安光是听着都觉得难受,很担心宁思涵身体太弱无妨扛过这一关。


    为此她精心制定了一份食谱,每天变着花样给宁思涵准备一日三餐。


    不知是宁思涵意志力强大,还是食补起了大作用,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终于传出好消息。


    “有用,这个法子有用,世子体内的残毒在慢慢减弱!”


    王太医激动的热泪盈眶,花白的胡须不停地颤动:“世子,您再坚持三个月,三个月后您体内的毒素就能彻底拔除!”


    胡太医的反应也好不到哪里去,像个老小孩一样围着宁思涵的浴桶转:“没想到还有彻底拔除毒素的一天,这个好消息得尽快递上去,好安太后她老人家的心!”


    王太医一听,立马反驳:“急什么,等三个月后再报也不迟。”


    这个老胡一把年纪了,还不如十岁小孩稳重。


    世子从小不在安南侯膝下承欢,与安南侯感情疏离,安南侯对世子这位长子有几分慈父心,他们外人猜也能猜到。


    况且安南侯府那位二公子素有才名,如今在国子监读书,与多位皇子私交甚笃,满京城都知道世子一死,他就是板上钉钉的侯府继承人。


    若是现在就传出世子病情好转,即将痊愈的消息,难免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暗中对世子不利?


    这半年里,他上报的全是坏消息,只为让世子能够安心养病,不被居心叵测之人惦记。


    老胡远离京城太久,都忘记高门大户里腌臜事了。


    被老伙伴一提醒,胡太医终于找回理智,讪讪笑道:“我就是随口一说,上不上报还不是你做主。”


    听着王胡两位太医的话,宁思涵沉静的眸子多了几分柔和:“幸有两位大人倾力救治,思涵才能活到今日。两位大人的救命之恩,思涵永世不忘。”


    王太医和胡太医不敢居功,连忙行礼谦虚道:“世子言重了。”


    宁思涵浅笑:“两位大人不必谦虚,待思涵痊愈归京,必向太后和圣上为两位大人请功。”


    王太医和胡太医很高兴,再次行礼谢恩。


    他们远离亲人陪世子南下养病,十年如一日为世子的身子殚精竭虑,为此夜里睡觉都睡不踏实,就怕世子一病不起。


    如今世子感念他们的付出,要为他们请功,他们自然希望带着荣耀回到京城见到家人。


    这时,王太医开口道:“我们能找到拔除世子体内毒素的法子,还要多谢盛老板,没有她为世子烹制一日三餐,世子的身子也无法承受住烈药针灸之痛。”


    以前不是没有试过这种方法,只是每试一次世子会更加虚弱,根本无法抵抗残毒的侵蚀。


    后来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唯恐缩短世子的寿数,让世子无法等到痊愈的一天。


    胡太医感慨道:“若是早日遇到盛老板就好了,如此世子也能少受残毒折磨之苦。”


    王太医见他又在说胡话,忍不住吐槽:“盛老板才十七岁,你是指望盛老板踩着凳子给世子做一日三餐?”


    胡太医瞪着他:“踩着凳子又怎么了?你看不起矮子啊。”


    王太医:“……”


    他是看不起矮子么?


    这个老胡是越来越不讲道理了。


    听着两位太医的话,宁思涵不禁莞尔,出声制止他们的拌嘴:“幸得盛老板相助,年前我才能转危为安,他日回到京城,也要为盛老板请功。”


    王太医笑道:“理应如此,若是能求得圣上降旨,特赐盛老板入太医院,想来在盛老板的帮助下,太医院能治愈更多的疑难杂症。”


    胡太医像个应声虫,立马附和他的话:“对对对,这样的人才不入太医院太可惜了!”


    他们至今不清楚盛安是如何让食材拥有如此强大的食补功效的,之前还特意去大厨房观摩,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最后只能归结于盛安的厨艺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食材的食补功效。


    其实这么猜想也没错,盛安的金手指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食材的能量,达到对身体没有负担的食补效果。


    盛安来送饭,就从胡太医口中知道了宁思涵体内毒素减弱的好消息,连日的担忧瞬间一扫而空,心情不错的回到盛园。


    然后在大门口看到谭晴柔的马车。


    盛安快步走进院子,就看到特意候在树荫下的少女。


    谭晴柔像只活泼的雀,轻身飞奔至盛安面前,亲昵的挽住她的胳膊:“盛姐姐,好久不见,我好想你~”


    盛安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外放的一面,忍不住笑着捏了捏她柔嫩的脸蛋:“姐姐也很想你,要不是你哥哥说你会回青州,我就要写信去你家问候你了。”


    去年谭家兄妹回金陵过年,年后回青州的只有谭振林。


    一问才知道老家的亲戚没有走,谭晴柔只能留在金陵陪姑母家的表姐。


    思及此,盛安关心道:“你表姐回去了?”


    谭晴柔脸色微僵,摇了摇头轻声道:“她去京城了。”


    盛安一愣,去京城?


    她姑家在东兴府老家,离京城千里之遥,她表姐去京城,难道是京城有亲戚?


    很快,谭晴柔给出答案:“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我表姐被京城来的一位贵人看上,前日贵人离开金陵,便带她一起回京。”


    盛安心里一突,蓦地想起与善敏郡主同行的那位六公子。


    看谭晴柔的脸色,这件事情怕是不怎么光彩,盛安理智的没有细问,转移话题道:“今日弄到了牛肉,一会儿让你尝一尝我做的牛肉羹。”


    谭晴柔眼睛一亮:“那我有口福了。”


    她在金陵能吃到牛肉,可是盛姐姐做的牛肉却是没有吃过,她一定要好好品尝,晚上回去馋哥哥。


    盛安被小姑娘这副馋样逗笑了,带着她往大厨房走:“有一大块呢,能做不少牛肉羹,回去的时候给你哥也带一份。”


    这次能一下子弄到五斤上好的牛肉,还是托了谭振林的福,不然哪里有牛肉的消息根本不会传到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