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又熬过一年
作品:《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等书棋说完,盛安看向宝云。
宝云一向沉稳话不多,这会儿说起李大丫平日的表现,也没有添油加醋:
“李婶好奇心挺重,总是向奴婢等询问主子新教了哪些菜式,问做烤鸡和糯米酿的诀窍,奴婢等不肯透露,她也不会追问,只是过两天又会问起。”
平时盛安教四个宝烹饪技巧,不会特意提醒她们要保密,不得对任何人透露。
四个宝却很默契的把这些技巧纳入保密范围,哪怕是面对关系处成异父异母亲兄弟的书棋四人,她们也从未透露半句。
面对李大丫泛滥的好奇心,她们更不会说了。
盛安又问了几个问题,从二人口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李大丫。
喜欢占小便宜,干活爱偷懒,贪心不足,好奇心重,换言之可能有外心。
无论有没有,在盛安眼里,李大丫的表现不合格。
嗯,找个机会换掉吧。
盛安心里有了决断,叮嘱书棋和宝云:“我找你们了解李大丫的事,不要让她知道。”
书棋宝云连忙应下。
盛安没有回小楼,来到大厨房给隔壁院子的宁思涵准备晚饭。
临走前做的三道预制美食,早在前天就吃完了,这两天宁思涵的一日三餐,是他自己的厨娘做的。
盛安利用厨房现有的食材,很快做好了简单的三菜一汤。
清炒藕片,烩鱼片,爆炒花甲干,香菇红枣炖鸡。
盛安拎着食盒来到隔壁院子,意外发现宁思涵竟然下床了,浑身包裹严实的靠在屋檐下,听侍从给他念书。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宁思涵下意识看过来。
看清被一缕夕阳镀上一层金辉的盛安,他清冷的眉目放松,满是病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盛老板回来了。”
盛安加快脚步走上前,仔细观察宁思涵的脸色,发现并无异常才松口气:“宁公子的气色好了不少。”
宁思涵轻轻颔首:“托盛老板的福,让宁某大难不死又熬过一年。”
盛安心里同情这个一出生,就口不离药的侯府世子,嘴上谦虚道:“宁公子言重了。”
这时,得到消息的王胡两位太医匆匆赶来,盛安一下子闻到他们身上浓郁的药味,猜测他们刚才在整理药材。
看到盛安手里提着的食盒,胡太医的眼睛比夕阳更亮:“盛老板啊,这两天没有尝到你的手艺,公子吃饭都不香了,昨日一整天仅用了一小碗饭。”
就这一小碗饭,还是他们劝了又劝,世子才勉强咽下去。
一向谨言慎行的王太医也难得附和了一句:“公子的胃口被盛老板的厨艺养叼了,这两天厨娘的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盛安听出他们没有夸大其词,一时间为自己提前回来感到庆幸:“今日做的三菜一汤有些清淡,希望宁公子赏脸能多用一些。”
不是厨娘的厨艺不好,是她没有厨艺超级buff的金手指,无法完全激发食材的蕴含的能量,达不到宁思涵的身体所需。
很快宁思涵被下人抬进屋,贴身服侍的侍从先给他盛了一碗鸡汤。
这一次根本不用谁劝,宁思涵就被鸡汤的香气打开了胃口,不知不觉吃下满满一碗。
王太医和胡太医对视一眼,发自内心的感叹:世子能熬过这个年,多亏了盛老板啊!
这段时间他们日日给世子把脉,很清楚世子的脉象变化。
就在昨天和今天,世子没有吃到盛老板亲手做的饭菜,脉象就比之前弱了一些。
今天一下午,他们都在担心盛老板能否按时赶回来,就怕耽误几日世子的病情会再度恶化。
幸好,幸好盛老板提前回来了。
王胡两位太医暗暗庆幸,看向盛安的目光无比炽热。
盛安被看得无语,忍不住出声催促:“饭菜还是趁热吃更香。”
王胡二人呵呵笑,端起碗筷开开心心的吃起来。
等三人都吃完了,且宁思涵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盛安才收起碗筷准备回去。
却不想宁思涵出声问道:“盛老板提前归家,可是游玩途中遇到什么事?”
盛安有心抱上这条大腿,以应对三年后的死劫,想了想决定把平州池家的遭遇说出来:“是听说发生了一件大事……”
她用的是“听说”,将听来的消息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只是提到善敏郡主时,她不动声色的观察宁思涵的神情变化。
屋子里鸦雀无声,王胡两位太医神情间难掩郁色。
这个善敏郡主,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在京城欺男霸女就算了,跑到平州也惹是生非,就不怕哪天被寻仇横尸街头么?
相比之下,宁思涵神情格外平静,话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池家可惜了。”
盛安不知他是在可惜池老爷,还是在可惜被夺的渝朝免死金牌,一时没有说话。
胡太医直言道:“以善敏郡主霸道的性子,想要什么东西不会大半夜派人偷摸去抢,怕是有人借她的名头生事。”
盛安心下一动,她也是这么想的。
王太医看了她一眼,连忙对老伙伴使眼色,让他闭嘴别说话。
胡太医拒绝接收,神情严肃地叮嘱盛安:“善敏郡主不好惹,上次没对你动手是你运气好,以后再遇到一定要远远避开。”
这些年得罪善敏郡主的人,无论男女还是老幼,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就连他们太医院的太医,也有一个折在这位主儿的手里,就因为那名太医直言不讳,说她戾气太重致使肝脾不和。
当时善敏郡主拔刀便刺,咒骂那太医胡说八道,居心不良。
这一刺,刺中太医要害,在抬去太医院的路上就咽气了。
最后善敏郡主仅仅是不痛不痒的禁足三月,赔偿太医家眷五千两银子。
王太医见老伙伴什么都敢说,对他这张漏风的破嘴很无奈。
盛安看在眼里,真诚的向胡太医道谢:“我会小心的。”
宁思涵的目光落在她脸上,似是开玩笑似是认真地说道:“若有朝一日盛老板得罪善敏郡主,不妨说出宁某的名字,看在安南侯府的面子上,想来善敏郡主会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