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抱怨
作品:《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深夜,一艘小小的客船停靠在青州码头。
盛安的双脚如踩云端,被徐瑾年搀扶着慢慢走下船。
站在岸上缓了好一会儿,她迎着寒风长舒一口气:“总算上岸了,还是得买两匹好马,以后出远门就骑马!”
坐船实在太折磨人了。
徐瑾年扶住盛安往前走:“过完年我就托方兄云兄帮忙,看能否代买两匹好马。”
盛安举双手赞成:“只要能买到好马,多花点钱也无妨。”
青州城有宵禁,码头离盛园有一段距离,这会儿街道上没有拉客的牛车,夫妻俩就在沿河街道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大概是回到熟悉的地界,盛安心里安稳了不少,夜里被徐瑾年搂着睡得很香。
第二天醒来时天光大亮,夫妻俩赶紧收拾包袱坐牛车回到小楼。
今日才正月十四,小店要到正月十六才营业,这会儿盛家二老和徐成林都在家里。
看到突然归家的小夫妻,三位长辈很是惊讶,目光一阵上下打量,担心他们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盛奶奶关切道:“不是说要玩到上元节后,怎么提前回来了?”
盛安不想长辈们担心,嘴巴一张就扯了个完美的借口:“外面不好玩,玩起来还特别累,我觉得没意思就提前回来了。”
三位长辈听完果然没有怀疑,盛奶奶心疼地摸了摸孙女的脸:“瘦了瘦了,这些天在外面肯定吃不好睡不香。”
盛安一听,捏了捏自己的脸,手感一如既往的好。
看着老太太心疼的模样,她心里暖融融的,总算能理解什么叫“有一种瘦叫你奶奶觉得你瘦”。
昨晚睡得好,夫妻俩一点不觉得困,就待在一楼给三位长辈说起平州的所见所闻,只隐去池家和郑家兄妹的遭遇。
徐成林见识丰富,就听了个热闹,盛爷爷盛奶奶很感兴趣,时不时问上一两句,脸上露出新奇的神情。
盛爷爷感叹道:“趁年轻多出去走走是好事,不然等到我们这个年纪,想到处看看也走不动路喽。”
盛安心里不是滋味,面上露出笑容:“爷爷年轻着呢,下次我们一起出去玩。”
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太落后,不然放在前世二老这个年纪想去哪里都能去。
盛爷爷盛奶奶只以为孙女在哄他们开心,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中午一家人开开心心吃完饭,盛安独自一人来到前院的大厨房。
见大厨房的门开着,她以为宝蓝几个在做午饭,刚要径直走进去,就听到李大丫的抱怨声:
“那几个丫头太能玩了,一天天的就知道跟男人们出去胡混,咱俩吃口热乎饭还要自己做,真不知道主子看上她们啥了。”
这话太难听,一向沉默寡言的孙婆子忍不住开口反驳:
“大过年的,他们出去玩是得过主子的允许,你自己舍不得花钱骂他们做什么?再说他们又不是你的烧火丫头,你要吃饭自己做就是了,食材都是现成的。”
李大丫没想到孙婆子敢怼自己,顿时心里不舒服,开始摔摔打打:
“孙婆子,你别不知好歹!她们确实不是我的烧火丫头,可厨房里的事向来是她们做的,现在她们只顾着自己玩,我还说不得了?你这样捧她们的臭脚,也没见她们给你好处啊!”
孙婆子皱起眉头,看向李大丫的目光全是不赞同:“他们第一天出去玩,给咱俩带了一包桂花糖,昨天还给了你一包炒栗子,才一晚上你就不记得了?”
李大丫撇撇嘴:“这点小玩意算什么,我要是有他们那么多的月银,买的东西只会比她们更好。”
说到这里,她又开始吐槽起来:“同样是干活的奴才,凭啥他们每月能有好几两,咱俩一个月才一两,真是不公平!”
孙婆子脸色一变:“做人要知足,别家府里的粗使丫头,每月只有五钱银子,一年到头吃不上肉,咱们每月有一两银子够多了。”
见孙婆子处处反驳自己,李大丫担心她会暗中向盛安说自己的坏话,便不敢继续说下去,闷头往锅里舀了一瓢水。
二人的对话一字不漏的落入盛安耳中,她凝眉回忆李大丫平日里的表现,除了年前要求提前结算腊月的月银,并没有其它不妥的地方。
也有可能是她太忙了,没有留意到李大丫不妥的表现,晚些四个宝回来,就找她们问问吧。
盛安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就直接去了前院。
见院子里干干净净,没有枯枝败叶,几个雅间也没有落回,盛安就知道自己不在的几天,宝蓝几个没有偷懒。
没过多久,大门口的方向传来动静,是宝蓝书棋他们回来了。
看到院子里的盛安,八人先是一愣,随即惊喜的小跑过来。
“主子,您回来了?您上午回来的么?”
最活泼的宝秀第一个冲上来,手上拎满各种小零嘴,随着她的动作哗哗作响。
盛安知道她是个小吃货,见她买这么多吃食也不奇怪,笑眯眯地回道:“上午到家的,看你们一个个满载而归,在外面玩得很开心啊。”
宝秀嘿嘿笑,立即把自己最爱的两包糖炒栗子塞给盛安:“主子,这栗子可好吃的,就是吃多了容易放屁,您别贪嘴哈。”
塞个满怀,再一听这话顿时哭笑不得:“不是谁都像你一样。”
宝秀脸皮够厚,又往她怀里塞了一包炒花生:“主子快别说了,给奴婢留点面子罢~”
盛安接受小姑娘的“贿赂”,看向其他七人:“明日是上元节,给你们玩最后一天,从后天起开始做糯米酿,尽量多囤一些。”
八人齐声应道:“是!”
等八人放好各自买的东西,盛安单独叫来心细如发的书棋和宝云,问起李大丫平日里的表现。
书棋没有隐瞒,实话实说:“李婶手脚还算勤快,就是做事有些滑头,小人经常看到她偷懒,把自己负责打扫的地方推给孙婆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盛安的脸色,声音低了几分:“她很羡慕宝蓝几个每月领到的月银,总是让她们给她买好吃的。”
宝蓝几个不是小气的人,加上每月到手的月银确实丰厚,面对李大丫不算过分的要求,她们通常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