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要是他早出生两年,绝壁要与表哥争一争
作品:《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看着聘礼担子走远,听着周围人对嫂子的恭维声,张三姑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大姑见她耷拉着脸,赶紧给了她一肘子:“大喜的日子你这样像什么话?赶紧笑一笑别让外人看笑话。”
三妹真是个糊涂蛋,也不怕弟妹瞧见了误会,以为她对大侄子的亲事不满意。
张三姑还真是不满意,面对自己的亲姐姐也没有隐瞒:“不知道他们一个个怎么回事,好好的城里姑娘不娶,非要到乡下扒拉媳妇。”
她看好的后生是这样,自家亲侄子也是这样。
这一个中了秀才,让一个乡下妞成了秀才娘子。
另一个大手笔给丰厚的聘礼,都能娶上两个城里媳妇了。
“要娶媳妇的是大奎,他爹娘都没意见,你胡咧咧个啥!”
张大姑没好气地瞪着张三姑,忍不住在她脑门上戳了戳: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当初瑾年就没看上大妞,你心里再不舒坦,人家也没有对不起你们母女!”
大妞这孩子是不错,踏实勤快,就是性子太沉闷,模样也随了老张家人,徐家小子看不上多正常。
他娶得那个媳妇才是他喜欢的,不然也不会护的跟眼珠子似的,容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要怪就怪大妞命不好,千找万挑嫁了个会打媳妇的玩意。
“大姐,我心里就是不说服,早知道大妞的日子过成这样,我就该让她跟大奎凑一块。”
张三姑捂着胸口,眼眶一片通红:“当时觉得嫂子不是个好的,怕她是个会磋磨媳妇的恶婆婆,我才没有提这一茬,没想到她对未过门的媳妇这么大方。”
抬出门的八台聘礼,加起来值二三十两银子,要是大妞能嫁给大奎,以后享福的就是大妞了。
看着异想天开的妹妹,张大姑叹了口气:“大奎和大妞是表兄妹,算是一起长大的情分,大奎要是对大妞有心思,哪用得着你提这茬。”
说罢,她安慰一脸悲色的张三姑:“晚些咱们一起去找大妞,要是她还在婆家挨打,咱们就把她婆家砸了。以后大妞挨一次打,咱们就上门砸一次,看她婆家心不心疼。”
张三姑却迟疑了:“这、这样不好吧?大妞还要过日子,他们一气之下拿大妞撒气怎么办?”
张大姑恨铁不成钢:“你就是个窝里横的玩意儿,咱们不去打砸给大妞出头,大妞在婆家过上好日子了么?”
张三姑瞬间不说话了。
姐妹俩的声音不算小,站在她们后面的盛安听了一耳朵,对窝里横的张三姑也很无语。
难怪跟小姑姑嫂不对付,就这性子这脾气,小姑不嫌弃才怪。
张家离槐树村不远,张大奎三兄弟送完聘礼,在张家吃了一大碗红糖鸡蛋,就一个个笑容满面的回来了。
张小奎很有眼色的凑到盛安面前,分享送聘礼的经过:
“看到我家送过去的聘礼,村里的人都惊呆了,以为我们走错地方,亲家叔婶笑得别提多开心了……”
三十两纹银的聘金摆出来后,张家的一众亲戚个个看呆了眼,不停地夸招娣嫂子有福气,不仅找了个城里婆家,这婆家还这么厚道。
他看到招娣嫂子眼睛都红了。
这下子,招娣嫂子对他家肯定满意,以后嫁过来能跟大哥安心过日子。
盛安纳闷道:“小姑小姑父定下聘礼前,没有跟招娣的爹娘商量么?”
张小奎点点头:“商量了啊,亲家叔婶让我家看着给,他们不挑我家的礼,爹娘就自己准备了。”
说到这里,他一脸羡慕:“我家真有钱,三十两银子的聘金说给就给,以后我娶媳妇,爹娘肯定也会给这么多,我媳妇的娘家有福了。”
盛安哭笑不得:“你媳妇还没影呢,就羡慕起你媳妇的娘家了?”
而且张叔张婶这么疼招娣,肯定不想她被婆家看轻,那三十两银子八成会让招娣带过来,说不定还要另外陪嫁一些东西。
“嘿嘿,我马上十六岁了,快到娶媳妇的年纪,我娘巴不得我和二哥早点娶媳妇,让媳妇给我们洗衣做饭。”
张小奎有些害羞地挠了挠头,对娶媳妇这件事显然很积极。
瞅见表哥徐瑾年过来了,他顿时来了精神凑上去问道:“表哥,你娶姐姐的时候给了多少聘金?”
徐瑾年神情一顿,如实说道:“没有聘金。”
张小奎瞪眼,难以置信:“没有聘金?你竟然没给姐姐聘金?”
徐瑾年拍他的脑门:“当时给了三两银子,爷爷奶奶退回来了。”
张小奎一言难尽,眼里全是控诉:“姐姐这么好,你连一两银子的聘金都不给,真是便宜你了!”
盛安憋住笑,上前同这傻孩子解释:“当时你舅舅病重,家里的银子都掏空了,我爷奶哪好收你舅舅的救命钱。”
张小奎的小脑瓜终于想起这一茬,忍不住对盛安竖起一个大拇指:“表哥能娶到姐姐,真是烧八辈子高香了!”
他外公外婆那么讨厌,竟然歹竹出好笋生出他娘和二舅舅这一对好儿女。
他三舅舅三舅娘那么坏,竟然歹竹出好笋生出走狗屎运的瑾年表哥。
呜呜,他也想娶个做饭好吃,还会宠他的漂亮媳妇!
要是他早出生两年,绝壁要与表哥争一争。
见小表弟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徐瑾年一眼看穿他的小心思,牵起盛安的手就往屋里走:“别理这个小傻子,我们去吃饭。”
盛安忍俊不禁,爱怜地摸摸张小奎的脑袋:“该上席了,快去厨房端菜吧。”
张小奎幽怨地看着夫妻俩的背影,垂头丧气地去厨房端菜。
徐翠莲和张屠夫舍得花钱,五桌席面的菜肴很丰盛,让张大姑他们吃得特别满足。
盛安的胃口不错,拣着喜欢的菜肴吃了不少。
散席后,一些远房亲戚陆陆续续离开了,盛安帮着收拾桌子,烧水洗锅刷碗,才拎着徐翠莲塞的猪肉同徐瑾年父子回去了。
一行三人回到小楼,意外看到谭家兄妹。
谭晴柔不好意思地道明来意:“姐姐,明日我和哥哥回金陵,想带几只烤鸡几坛糯米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谭振林脸皮就厚多了,直接点明数量:“需要十只烤鸡是坛糯米酿,不知嫂子方不方便做。”
盛安笑道:“十只烤鸡而已,明天我给你们烤上,糯米酿给你们留了,不过只有五坛。”
原本提前做了不少糯米酿,奈何实在太受欢迎,连她留着自家人的喝的都被买走了。
要不是提前给姜夫子和谭振林三人留出二十坛,并放在另一处仓库,只怕这二十坛也没强行买走了。
“五坛也够喝了,多谢嫂子!”
谭振林很是欢喜,指着堆放在角落里的东西说道:“我也给嫂子准备了年礼,嫂子莫要嫌弃。”
盛安的注意力都在兄妹俩身上,还真没留意到角落里的年礼,闻言随意看了一眼,才发现角落里满满一堆,最显眼的是几匹布。
“你们俩也太客气了。”
盛安无奈地看着谭晴柔,很清楚这几匹色彩鲜亮的布料是这姑娘挑的。
谭晴柔眨着圆圆的大眼睛:“我们没跟姐姐客气,这不还要麻烦姐姐给我们做烤鸡。”
盛安揉了揉她的脑袋:“这有什么麻烦的,等你们年后回来,我和瑾年做东请你们来家里吃饭。”
谭晴柔还没来及说话,谭振林直接抢答:“好好好,我一定空着肚皮过来!”
这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徐瑾年简直没眼看:“你和夫子家相距不远,将夫子的五坛糯米酿一起带上。”
谭振林满口应下。
天色渐暗,兄妹俩没有多留,带着十坛糯米酿离开了。
盛安和徐瑾年整理他们送来的年礼,除了五匹色泽和质感极佳的料子,还有一箱茶叶,一箱坚果,一箱点心,都是青州城的老字号。
整理完这些,盛安来到前院找四个宝,让她们明天早起处理二十只鸡,她要烤一炉子送人。
鸡是提前采购好的,就养在马厩那里,一共有五十多只,不需要大清早往集市上跑。
晚上盛家二老回到小楼,问起张家定亲宴的事。
得知张家给了三十两银子的聘金,盛奶奶很为张招娣高兴:“这孩子有后福。”
以后不会有人笑话招娣,说她是刘家不要的媳妇,还会反过来认为刘家不好。
徐瑾年默默记在心里,洗漱完没有直接上床,来到书房并关上门。
见他如此神秘,盛安心里好奇极了,鬼鬼祟祟的趴在房门上。
徐瑾年耳力极佳,看着房门嘴角上扬。
他故意发出一点动静,自言自语说着什么,果然听到房门上传来指甲刮过的声音。
下一刻,房门被推开,盛安保持贴门偷听的姿势,脸上扯出礼貌不失尴尬的笑容。
随即,她像是什么都没翻身一样,小身板笔直地走进来。
见男人仅着亵衣,领口微微敞开,露出精致锁骨和胸肌,盛安眼里一片灼热,视线在他身上来回巡视:“你是不是背着我干坏事?”
徐瑾年眼底的笑意更浓,举止慵懒的摊开双手,领口因为他的动作敞得更开:“没有。”
盛安的眼睛都看直了,完全控制不住蠢蠢欲动的色心,直接上手探向男人的胸口,还冠冕堂皇的找借口:“你肯定藏着秘密,等我找到你就完了!”